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鋼琴音樂作品的組織結構與演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國鋼琴音樂誕生于二十世紀初期,此后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音樂作品,早期的《搖籃曲》《牧童短笛》,建國后誕生的《花鼓》、《瀏陽河》、《太極》等等都是其中優秀的代表。這些時代不同、類型不同的鋼琴音樂作品不僅代表著中國鋼琴音樂的成長與發展,而且反映著中國人民的精氣神、體現著中國的風土人情以及燦爛的中國文化,從鋼琴音樂文化的視角上看,這是外來文化與中國本土音樂的融合,推動著中國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但是現今對鋼琴演奏者的教育大多是從西方音樂文化起步,并且在演奏與練習中大多使用西方鋼琴教材,致使演奏者的知識結構過于偏重西方而忽視本土音樂作品,在此后演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時也容易將其與外國音樂作品同樣對待,忽視本土作品的獨特性,對其中深層的演奏技術與風格把握不準確。針對以上問題,積極探索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組織結構與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其中,結構是音樂作品的基礎組成,不同于西方鋼琴作品具有固定的體裁、規律性的體系,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結構獨特性顯著,具有體裁多樣、靈活變換的特征,融合了中西音樂結構的雙重特質。產生如此差距的根源在于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形成途徑的多樣化,包括古典音樂作品的改編、民間民族音樂的改編、借鑒西方技術的創作等等,不同的創作來源產生不同的音樂結構,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時準確把握,這是一個相對復雜困難的過程,下面進行詳細論述。
二、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組織結構與演奏
(一)古曲改編而成的結構
中國鋼琴音樂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古曲的改編,比如《梅花三弄》、《夕陽簫鼓》等等,這些作品在中國古曲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在曲式結構與音調等方面極大地保留了中國古典音樂風貌,具有中國音樂原汁原味的風格。對于這類作品的演奏,應當首先了解其創作根源以及基本的發展歷程,從而充分理解音樂結構存在的形態,并明確其功能作用,促使演奏者在演奏中準確把握結構的表現形式,達到借用西方樂器來表現中國音樂獨特之美的效果。以鋼琴曲《陽關三疊》為例,它由黎英海根據隋唐時期琴歌改編而成,歌詞出自唐代詩人王維,又名《陽關曲》。曲名“陽關三疊”,是以古曲中以疊奏的手法加以呈現,共三次疊奏,雖有變化但基本旋律線條相同,由一個樂段與副歌組合而成。鋼琴曲中也重點保留了這一特色,曲式特點以及全曲的整體結構分布基本與古曲保持一致。所以,演奏者在演奏這一類音樂作品時應當注意根據其結構根源進行相應的處理,準確區分中國音樂作品中的變奏與西方音樂中的變奏的差異,真正演奏出具有中國音樂韻味的疊奏。
(二)民族民間音樂改編而成的音樂結構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這也是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創作的又一重要來源。器樂作品與民歌是民族民間音樂的兩大類,這兩種音樂形式與鋼琴結合靈活多樣,既可以保留原有的音樂結構,也可以對其進行改組重建。首先在民族器樂的改編方面,《二泉映月》就是典型的例子,將二胡曲改名為鋼琴曲,民族器樂的曲調與西方樂器融合,形成獨具中國民間風格的鋼琴曲。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演奏充滿即興的色彩,但總的來說具有重疊式樂曲的特點,曲調多次變化重疊,鋼琴曲同樣保留了這一結構形式,演奏者在演奏時要從音樂結構的根源來體會它的功用以及樂曲表達的真正意義。第二,民歌是中國音樂寶庫中的奇葩,為鋼琴曲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民歌本身簡單、短小的特性決定了它不能直接照搬在鋼琴曲中,必須進行一定的改編,使得簡單的民歌創作為龐大的交響性鋼琴作品。《瀏陽河》、《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鋼琴曲都是在民歌的基礎上進行結構上的變化創作而成的。
(三)結合西方音樂結構
近代以來,西方音樂以及大量的作曲技術傳入我國,對我國作曲家的思想理念與創作形式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所以產生了大量運用西方作曲技術來創作中國鋼琴音樂的作品,這些作品將西方音樂的結構原則以及中國音樂形式進行充分的融合,借用西方技法來表現中國風貌。這樣的創作模式在近現代廣泛應用,也是演奏者最為熟悉的方式,在演奏時相對容易掌控。
(四)其他結構
當前音樂風格日益多樣化,中國傳統音樂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作曲家們正在積極探求創作音樂的形式,除上文提到的三種創作模式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類型的鋼琴作品。例如趙曉生的《太極》,將西方音樂的“奏鳴曲式”與東方音樂“大曲”結合,產生“奏鳴大曲”的結構原則,這是兩種曲式的融合,同樣也是兩種文化、兩種思想的碰撞結合,呈現出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結構形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鋼琴演奏與教學中,對于中國音樂作品的研究與探索是相對薄弱的環節,上文對中國鋼琴作品中所體現出的音樂組織結構模式進行研究。同時,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其音樂結構多樣,演奏中尤其需要注意,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的音樂結構,促使其與鋼琴形成完美的結合,演奏出具有中國韻味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李玉峰.試論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組織結構與演奏[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02:74-78.
[2]李松蘭.試論中國鋼琴學派的萌芽[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管建華.全球殖民時代與后殖民文化批評時代中西音樂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國音樂,2012,02.
作者:楊咪咪 單位:西安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