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美學在文學經典中回歸路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義務教育階段正是青少年階段打下對傳統美學初印象的最好時期,認識并認同傳統美學不光能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還能增加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歸屬感。本研究在強調傳統美學地位及其面臨危機的同時建設性地提出改進意見,旨在幫助義務教育階段的傳統美學文化以經典作品為載體,更好地回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生活。
關鍵詞:義務教育;傳統美學;回歸路徑
當今在偏理科的學習、就業趨勢下,文科整個大群體逐漸滑出主流,經典閱讀的地位更是如此。傳統美學也因缺少研究和專門學科而逐步蒙塵。在義務教育階段,幫助孩子們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加文化自信,傳統美學和經典作品承載著傳承經典文化和傳統精神的使命。這種長期熏陶、充滿中國傳統美的氣息能幫助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更好地認識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為將來的繼承和弘揚打下良好基礎。本研究著重于將傳統美學重新帶回公眾視野,幫助傳統美學更好地在義務教育階段回歸,從而弘揚傳統精神和文化。
一.傳統美學的具現化
說到傳統美學,傳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屬于美學的范疇。留存至今的只有少數精神和更少數的物質文化遺產。許多傳統美學都以貼近生活的方式保留。有些是陽春白雪,有些是下里巴人,但無一例外,都能在現代生活中發現其影子。在我們周圍,就有許多傳統美學的具現:如女生喜歡穿漢服走在街頭,她們把傳統穿在身上,把美學烙在言行,傳統美學內化在她們的心里,外化在她們馮虛御風的姿影中。傳統美學具現化的又一實例為雕刻核桃的手藝人,他們巧奪天工的技藝無不讓人嘆服,很難想象那么精致的核舟是出自這布滿老繭的粗糙雙手上。故宮進行文物修復的工作人員更是把這當成一種榮耀,一種使命。還有我們周圍形形色色熱愛傳統讀物、經典作品的人們,他們身上都閃耀著傳統之美。在遠離傳統農耕生活的現代,傳統美學似乎只能以類似方式體現。但其實它不光以物質化的方式具現,也以精神化的方式具現。傳統美學在現代建筑景觀、現代文創設計、數字化攝影中都有體現,相關文論也不乏,如邵琛寓(2020)的《傳統園林美學在現代建筑景觀中的運用研究》、丁以涵(2020)的《試論傳統漆器美學在現代文創設計中的運用》、李慶國、王曉云和郭顯峰(2019)的《數字化時代的攝影技術與傳統美學的融合》等。但對比其他學科的論文數量,美學這一學科的論文顯得有些單薄。并不是這一學科沒有作用或不重要才導致相關研究數量相對稀少。正是因為它太重要,重要到能分散在生活很多方面,才導致它的地位不被重視。水袖丹青、楊花扶柳、白墻瓦黛、淡藍卷草。如果要結合特點形容它們,將它們含括在一個具體的名詞里———不是現代的休閑美學,只能是傳統美學。在遠離傳統生活的現代,為何傳統文化、傳統美學遲遲沒有消失在我們現代生活里?為何已是破損不堪的楠木還要修修補補?為何風雨交籌之下破損的古跡還要翻新?
二.傳統美學的現代化新道路
傳統美學之于我們而言究竟是什么?以王開嶺(2010)為代表的作家們已經放棄了現代化傳統經典作品,他們為傳統美學另辟蹊徑。著重在美學二字上,他們把傳統解釋為傳統精神,然后以生活為載體闡釋傳統精神和道理。這樣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辦法,他們沒有先入為主地只關注傳統二字,而是有所放棄。這其實就是一種浪漫主義的精神。吳志遠(2019)將“摹仿”作為傳統美學藝術論的核心概念,并把“再現”作為分析美學藝術論的核心概念。他在《從摹仿到再現—傳統美學與分析美學藝術論核心概念轉變研究》中提出:柏拉圖“理論式”立場認為文藝世界是摹仿現實世界,而現實世界又是摹仿理式世界,只是“影子的影子”,我們無法在其中獲得真理。屬于文藝作品分類的傳統經典作品按這套理論來說,也是無法“獲得真理”,只是對現實世界的摹仿。亞里士多德卻認為,文藝作品遵循著一定的原理對現實進行描摹或想象,并不低于現實世界。甚至有人將其解讀為文藝作品因其描繪的現實事物的普遍性高于現實世界,也就是說“文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142張耀天和李羽茜(2020)著重講述了中國當代休閑美學體系的產生,也同時點出了整個中國傳統美學在當代的窘境和危機。他們提出:“中國當代休閑美學的誕生,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的成果,也是當下人為了擺脫經濟壓力、現實壓力,尋求個體精神解放的結果。”但同時科技發展也給中國當代休閑美學帶來了重大危機。這份危機為中國傳統美學共享。中國的美學史帶有農耕文化和儒道文化的色彩,中國傳統美學也是以這兩者為宗旨。但在農耕文明不是底色,甚至開始陷入僵化的現代,傳統美學與生活的溝壑日漸加深,到現在已達天塹的程度。與作品的時代、內容遠離無疑是傳統美學在當代難以回歸的主因。傳統美學何時回歸、傳統美學如何回歸都成為了許多學者研究的重點。一些優秀美學作品也順勢而生,如《美學概論》(2003)、《古典之殤》(2010)。
三.傳統美學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回歸路徑
張耀天和李羽茜(2020)闡述道:“中國傳統美學對世界美學的貢獻在于,它把作為審美主體的人和審美客體的世界融為一體,消彌了西方認為審美過程主客二分的傾向,而是以主體客體的融合所產生的審美之境成就了審美的動因,也實現了審美的目的。”可見,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世界不可分割。而在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們是審美的主體,他們所能接觸的客體也是一個很小的世界。而要讓這客體中的這樣的主體學習中國傳統美學,必須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以下提供幾條傳統美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回歸的路徑:
1.以經典作品為載體。經典作品為熏陶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們傳統美學的載體,旨在給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一顆能在日后生長出枝繁葉茂的“美學大樹”的種子。它的枝干不光指向傳統美學的未來,更指向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它的枝蔓描繪的不光是傳統美學的藍圖,描繪得更是中國傳統精神的藍圖。因此,經典作品在宣揚中國傳統美學中擔任的角色舉足輕重。
2.經典作品通俗易懂化。經典作品回歸的難處不光在于時間的悠久、修補破損話本等物質問題,更在于對其中內容的注釋問題。不光是文字注釋,語音上古代與近現代、現代都需要解釋說明。很多古代聽起來對仗工整的詩,到了現代卻讓孩子們一頭霧水,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這種詩文錄入教材,對孩子們來說無疑增加了記憶的難度。詩和音律常常是分不開的,然而這種難以用如今的發音進行押韻的詩文,只能迫使孩子從內容來記。但是古詩從來都是先從音開始的。有許多音,如土話發“日”的音已經消失。這些音的消失、改變都增加了傳統美學尤其是經典作品回歸的難度。傳統美學中的經典作品是現代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們所能接觸最多的傳統美學的具現化。傳統美學、經典作品產生于生產力、科技進步,但也因為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而陷入危機。許多經典作品也因為年代久遠,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們來說,十分晦澀難懂。于是,在整個社會要求傳統美學回歸的大背景下,如何讓孩子們讀到通俗易懂的優質經典作品、如何讓孩子們通俗易懂地讀到優質經典作品成了教育部門和各大出版社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3.加大經典作品閱讀量。但問題又再次擺在了眼前,不是所有作品都可以浪漫的。比如讓無數孩子們頭疼的四大名著和各類經典,它們的精神之所以為一個時代的精神,是因為它們是在故事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只有有了那些制度、故事、人物,才會有流傳百世的精神、道理。要真正讓孩子們“體會并理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現代無法完全做到。現代生活與古代、近代生活相去甚遠,老師與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經典作品中描述的現象或物體,只能費盡心力地去用身邊相近的例子來解釋,生硬地拿出作品里的某一東西來與現實作比,讓孩子們更難理解,最終與經典作品的溝壑加深,收效甚微。因此孩子們應該加大閱讀經典作品的數量,從書中加深理解、觸類旁通,厚積厚發才行,萬不可操之過急,強迫孩子們短暫、強硬地理解。雖然現今很多的經典作品還是半文言文的形式,雖然對孩子們來說依舊有些難懂,但卻是穿透黑暗的一束有力光柱。半文言文輔之以注釋,大大降低了閱讀困難。這也加快了傳統美學文化回歸的進程。經典作品的融入會幫助傳統美學的回歸,而傳統美學文化的回歸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最終幫助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們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加他們的文化自信,讓他們在感受傳統美學的魅力的同時繼承傳統精神。
參考文獻
[1]邵琛寓,傳統園林美學在現代建筑景觀中的運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年21期,143頁.
[2]丁以涵,試論傳統漆器美學在現代文創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20年07期,100-101頁.
[3]李慶國、王曉云、郭顯峰,數字化時代的攝影技術與傳統美學的融合[J],《數字通信世界》,2019年09期,59頁.
[4]吳志遠,《從摹仿到再現—傳統美學與分析美學藝術論核心概念轉變研究》[D],安徽大學,2019.
[5]張耀天、李羽茜,從傳統到現代:中國當代休閑美學的本體論之思[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20年05期,1-6頁,17頁.
作者:嚴碧霞 王靜芝 單位: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