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非遺”下的民間文學傳承與保護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的民間文學,在其保護傳承的認識中一直存在著關于保存的本真性與活性之間的爭論。且當今的民間文學愈加商業化,社會活動的拓寬使得民間文學賴以生存的傳承場域出現了近乎斷裂的局面,看似頂著非物質文化遺產浪潮發展的民間文學,在當下生存機制已然發生了改變。
【關鍵詞】非遺;民間文學;現狀;傳承與保護
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在此影響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逐漸取得新的文化話語權。“截止到2018年4月,國家已公布的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民間文學類項目共有175項,占總數的9.5%。”[1]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研究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成立,其中不乏有部分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加入進來的,為新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帶來新的問題。
一、“非遺”視域下民間文學多元化發展特征
(一)“口傳心授”的交互模式文字創造之后,大部分勞動者未能獲得讀書寫字的機會,一段時間內,大眾的交流、互動、創作和表演主要依靠口頭語言。“群體中彼此間的知識經驗的總結、反思、交流以及傳播,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交互模式。”[2]在過去封建王朝統治制度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內心情感的宣泄以及觀念意見的表達往往沒有適當的出口,于是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創作出歌謠、笑話、俗語等口頭文學來調侃俗世,評論時政。但這類表達也有明顯的缺陷,一是流傳的時間不長久;二是傳播范圍受限。
(二)來源于集體的創作成果與作家文學存在顯著差異的集體性特征,是民間文學的根本屬性。作家文學是一個人創作出的,而民間文學所呈現的創作源泉則是一群人,一個集體性場合的勞動成果。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和傳播者是同為一體的。一個文本的產生流傳是依靠集體的力量,一段原始的歌謠最初可能只有那么兩三句話,但在一代一代的傳誦中,不同的傳播者依據自己的理解不斷豐富其內容,構造更為完整的故事情節,久而久之,流傳下來的就是一則長篇敘事文。
(三)應時而變的文本信息變異性是民間文學的本質屬性。受不同價值觀念、知識經驗的影響,個體在發出文本信息時,作出的選擇不同,接收文本信息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民間文學的奇妙之處就在于你永遠想象不到手中的文本到底存在多少種變化。“在同一時間段內,同一個人在不同場景中講述的文本會發生變異。”[1]講述人在農忙、祭祀時的文本講述,也是與其他時間段的講述存在一些差別的。簡言之,選擇最恰當的時機去搜集相關素材,是學者們進行田野調查普遍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
二、當下民間文學的生存境遇
(一)生存機制發生轉變1.傳承場域由全民參與轉變為內部傳承。人是維系民間文學作品生存命脈最為重要的元素,民間文學時刻秉持“以人為本”這一理念。現實情況卻是,在很多傳統文化村落,多以老年人為主要常駐人口,青壯年外出務工,少兒群體都走進課堂接收學校系統化、正規化傳統教育,故事講述的既定場域因此發生改變,甚至缺失了。“這與傳統社會中民間文學全民性質的創作與參與狀況形成鮮明對比。”[3]2.傳承情境由任性而發轉變為擺拍式講述。雖然目前民間文學仍以口頭傳播為主,但受到時間、地點、人際交往以及受眾場所等復雜因素的影響,民間文學的傳承情境不可避免地發生著變化。“一些原本任性而發、任情而唱的民間文學講述變成了應時而述、應景而講的擺拍式講述。”[3]在一些民間文學作品素材采集的過程中,民間文學講述人或傳承人要面對鏡頭機械地重復著故事的講述。為了塑造故事的真實性,還會找當地的一些群眾來扮演聽眾,而講述人則是在這種“被塑造”的環境下進行講述。3.傳承方式由口頭傳播轉變為多維互動。隨著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多媒體影音設備,甚至人人擁有的手機,都可以成為民間文學采錄的工具,口口相傳不再是民間文學僅有的傳承方式。作為體驗者來說,從口口相傳轉變為視聽多維互動的感知體驗,能夠有選擇地享受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學,不失為一件好事,但也或多或少扼殺了一部分口述傳承的生機與活力。4.研究范疇由文本分析轉變為田野作業。民間文學從本質上看屬于文學一類,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學創作。如今民間文學的研究重視田野、遠離文本,并希望“由田野作業獲得人類文化的普遍性知識或特別地區的地方性知識。”[4]總體來看,文學研究應該是立足于作品文本進行分析,“田野作業和語境分析,只能是一種服務于民間文學作品的科學記錄、合理闡釋手段,而不能成為民間文學研究的本體。”[5]
(二)保護機制面臨挑戰1.傳承人老齡化問題嚴重。必須承認,現階段各民族民間文學都面臨失傳的危險。過去羌族地區流傳著一句諺語“會說話就會唱歌”,但如今北川6萬多羌族人口當中會用羌語進行自由交談的已不到20人,會唱多聲部民歌的就只有3個人了。2.保護傳承目的存在功利性。“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5]在各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過程中,一些現象尤為引人注意。如盲目爭搶其歷史故事溯源地,用商業化手段去打造所謂的名人效應,甚至將GDP的增長與當地的“非遺”項目申報掛鉤,并且在記錄傳承人講述時,還出現故意杜撰部分傳承內容、夸大傳承影響等現象,這種局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意在傳承文化獨特性的設立初衷背道而馳。3.呈現兩極分化保護不均的態勢。在現階段“非遺”項目申報過程中,項目關注的保護對象呈現兩極分化狀態,“神話、傳說在申報項目中所占比例較大,甚至還出現多地互搶發源地、競爭申報權及聯合申報的白熱化現象。”[3]這是由于神話傳說中“非物質”抽象形式亟待通過名勝古跡、地方史實等實物形態的“物質”來表現,因此通過這類“非遺”項目在打造區域品牌文化、提升區域名人效應、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就顯得更為高效。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助推了在工業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民間文學不得不一步步淡出老百姓的生活,僅存活于學者們的研究領域和歷史記憶當中。4.靜態化、非活態性的保護。當下開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活動,大多是靜態的、“非活態”性的,大都是將民間文學文本搜集整理、出版成冊后儲存在圖書館或博物館內供世人閱覽。這雖然是將這些珍貴文本保護起來了,卻阻斷了其在流傳中的應時而變和不斷革新,使得部分類型的民間文學只能僅存于民眾的記憶中,這種脫離真實講述場合而進行的非活態傳承,對當今民間文學的生存以及持續發展并無多大功效。
三、“非遺”視域下民間文學傳承與保護路徑研究
(一)強化政府部門的主導地位政府應該強化主導地位,在政策和資金方面提供幫助,文化部門應該設立專門的民間文化監督管理部門,為民間文化研究與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氛圍。“由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學藝術作品,即是由相關群體通過集體的努力而不斷發展形成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因此過短的保護期可能起不到保護的作用,結合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自身的特點來規定其保護期限。”[6]這就更需要從頂層設計方面來統籌制定落實相關政策措施,以期能夠維護創作人或傳承人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傳承人保護和傳承機制的建設民間文學是以人為核心、以生活為載體的口傳藝術,是一種“活著且流動的”文化。“文化部已公布民間文學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有77名,僅占總數的3.88%。有31個項目只有一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面對傳承人匱乏的困境,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做好傳承人保護工作和傳承機制的建設。摸清傳承人家底,做好“非遺”傳承人的摸底登記,加大對“非遺”傳承人的激勵力度和扶持力度,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主動吸納和培養新一代“非遺”傳承人。
(三)健全保護傳承的“非遺”數字化體系傳統的“非遺”保護工作主要是通過紙質的載體進行保存,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還可以借助現代影像和數字化手段。“截止到2012年,在‘中國記憶——民族民間文藝基礎資源數據庫’中以數字化方式保存的民間故事(包括神話、傳說)44萬則,諺語36萬條,歌謠10萬余首。”[8]數字化儲存具有永久性、海量性、便捷性和快速性等優勢,健全保護傳承的“非遺”數字化體系,有助于“非遺”項目通過各種新穎的數字化手段被社會各界所認知。
(四)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傳播方式在自媒體發展迅猛的今天,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借助網絡來進一步擴展其傳播范圍。想要得到更為有力的傳承與保護,需要“采取更加具體、生動、靈活及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傳播形式,線上線下傳播相結合,讓依賴互聯網且樂意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群體及‘非遺’傳承人都處在一個統一的體系中,共同致力于民間文學類‘非遺’的傳播與傳承保護。”[9]
四、結語
民間文學在特定時期承載了一定的社會功能而存在和快速發展。“現代經濟文化的發展,使原生態的民間文學趨于衰落;但新生態民間文學,就因其尖銳有力地針砭時弊而具有強大生命力。”[10]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口頭文化的可貴之處和非物質文化的樸實無華。在這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期,民間文學尤其應該抓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潮這一機遇,順應時展潮流,不斷豐富完善,在新時期重新煥發光彩。
參考文獻:
[1]呂寧.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以“伯牙子期傳說”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8,14-15.
[2]陳映婕.民間文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
[3]詹娜.非遺語境下的民間文學現狀及保護困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7-58.
[4]陳建憲.走向田野回歸文本——中國神話學理論建設反思之一[J].民俗研究,2003(4).
[5]馬知遙.非遺保護的困惑與探索[J].民俗研究,2010,(4):46.
[6]彭梵.論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以中國為視角[D].華東政法大學,2014,10.
[7]李榮啟.論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J].藝術百家,2018,(1):218.
[8]李松.從“十大集成”到國家民間文化基礎資源數據庫建設[J].中國文化報,2014(3).
[9]華偉.湖北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媒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33.
[10]劉守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百年歷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5):66.
作者:位:付佳怡 王美婭 魯煒中 單西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