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建筑空間形態中線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順其自然的日本建筑
日本傳統建筑對木架構的使用固然與日本盛產的木材相關,更與其民族對美學的認知有關。日本民族建筑美學特征的格局,尤其在廟宇和宮殿上保留了中國的形質,但在結構方法、空間布局、裝飾藝術風格和對細節的追求等方面都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格。日本建筑的美學特征在于回歸自然,極平易親和。設計更注重細節,刪減繁瑣的裝飾,線條是常見的藝術表現要素,整體清凈淡雅,細致而樸素。多元素共同作用使日本建筑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摒棄了厚重的結構形式,選擇了相對輕巧靈活的發展方向,逐步形成日本獨特的傳統建筑風格。
二、日本傳統建筑中線的形象與表達
(一)線的形態知覺
線在日本傳統建筑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情感通過屋檐、門、窗的基本輪廓將日本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錯落有致的線條構成了隔斷、犬矢來等其他室內外裝飾。與此同時,設計師清明的心靈、正直的心態也融入住宅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線的形態知覺必須依附于具體的事物。在日式建筑構件中主要是直線和部分相對規則的符號化曲線,水平線的平靜、舒展,曲線的傾向動態,與體、面相比,細長線型所依附的具體建筑具有明顯的精致感和輕巧感。日本傳統民居更注重的是建筑的實用性,建筑沒有豐富的形態色彩的變化,因色彩質地變化而構成的千差萬別的線型在傳統日本建筑中極難被發現,構件中的線因保留了材料本身的質地,造型效果并沒有太大差異。單調線型依其空間組合編排形式差異得以構成不同的線構件樣式,木材構件之間的組合也是很單純的垂直水平直線組合,很少采用曲線。日本傳統建筑中線的運用精妙而又隱喻,為了更加準確地獲得日本傳統建筑視覺語言的特點,必須從形狀、大小、質地等多因素進行把握分析,從空間構成、組合編排多方面捕捉觀察,才能排除錯誤信息干擾,從而得出結論。從造型的角度來看,基于木結構的傳統日本建筑具有平直的線條、分明的棱角,整體造型清晰。典型的仿唐建筑唐招提寺,屋檐較平直,出檐更加深遠,以直線為主的拱眼壁經過灰白顏色的樸素修飾,使清晰結構輪廓線更加明顯。日本最具傳統特色的建筑當屬京都民居町家,町屋歸于自然,外立面以情調淳樸的格子而聞名,形成了典型的沿街立面空間和完整的城市空間意象。在日本傳統建筑中很難發現材料色彩有區別的平面線條或經過粉飾的構件線。建筑者摒棄了這類平面的色彩線,而是運用裝飾感更強的長板門廊、柵欄以及平行密楞的窗格柵,沒有冗余裝飾,更鐘情于材料本身的顏色和質地。作為町家建筑外墻角所特有的構件犬矢來,它本身是建筑一層墻裙位置的竹制構件,具有保持墻壁清潔和隔離雨水的功能。然而,這些構件通常彎曲成平緩的曲線,使得構成夾角的斜線與彎曲的弧形藝術相結合,以呈現建筑物的柔美。受文化環境影響,和建筑特征區域差異較為明顯的就是輪廓線上的韻律。町屋建筑的構成是院落式布局,建筑的一個面朝向街道,建筑結構中二坡屋頂、廡殿頂、歇山頂等典型的屋頂形式使建筑物的體形和輪廓線變得愈加豐富,構成中世紀的京都街景。日本典型傳統民居的分布中,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富山五箇山民居,屋頂的輪廓線就像兩只手掌合在一起,屋頂的坡度很大。因地域的氣候、文化背景等不同,民居建筑本身的空間分割、建筑造型和輪廓線都具有典型特征。日本建筑的面闊很小,相比較中國對屋頂進行的種種組合略顯單調,一般采用彎曲屋頂,上折屋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本建筑屋檐輪廓線的形態知覺受氣候影響慢慢形成了很深的出檐,受中國建筑文化的影響,其有了更明顯的起翹。平安時代的京都有更為典型的水平延展的日本建造。這一時期建筑布局被打破,建筑特征得到發展,文化的合流以及藝術手法的改變使線型變得更自然,裝飾風格突出。
(二)線的邏輯性
日本傳統建筑的筑造與中國的斗口制類似,柱子、板壁等構件均采用一定的規格尺寸。日本的模數制以三尺作為基本單位,平面尺寸是該單元的整數倍,建筑構件根據模數進行生產。在日本傳統建筑構件表面,線的邏輯分割形成新的建筑部件實體。線依本身的分割功能按照一定的規格尺寸在日本傳統建筑中起到了造型作用。線改變尺度,調整相應的比例關系,使得模數應用更廣泛。在日本傳統建筑中,地面、墻壁、障子、柵欄等界面及構件的造型設計根據邏輯尺寸進行不同比例的排列,增加了尺度層次的柔性變化,也具有更好的裝飾意義。此外,日本的模數制有更高的創造性,町屋建筑有一些重要組成部分,如室內推拉門和障子也嚴格按照此模數進行建造。房屋的布局和立柱的布置必須適合這種有彈性的模數化系統,所有獨立的室內活動空間的軌跡都位于榻榻米的結合線上,頂部則形成一個連續的水平裝飾帶。邏輯化的模數制使得施工有了統一的秩序,任何空間都很容易布局。線具有區別于體、面的靈活性,在協調比例等方面能夠以合適的比例達到建筑目的,相比其他更有優勢。在具體的傳統建筑造型設計中,以建筑中常用的線分割的方法求得恰當的比例。例如,建筑形式簡潔明了的伊勢神宮的鳥居,一對立柱、兩端懸挑,尺度比例是否和諧、裝飾意義是否得當,簡單到添減一根線的問題,且再無其他裝飾,邏輯化的模數制在這里起到關鍵的作用。日本傳統建筑中除了非常嚴格的模數制之外,還有一些有意思的比例參考,大都取自自然環境。例如庭院景觀中的枯山水,砂石構成的流動曲線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設計師可以按范圍大小、空間形狀等調節砂石的曲線弧度以及與之搭配的其他參數,時間流轉,空間形態變化,而山水卻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三、線在日本傳統建筑設計中的解讀(功用觀)
有很多杰出的日本傳統建筑是以線的表現為主的,綜合一切傳統建筑及建筑的各個部位發現,其中都涉及線的設計問題,線在日本傳統建筑中具有多方面的表現力和特殊功能。日本傳統的木構架建筑的美感很大程度上是具有構造作用的結構線所賦予的,所謂構件造型所承擔的實用功能就是未脫離美學觀點的基礎,從固有的功能出發,線條的利用和改造使它的實用功能更加強大。日本傳統建筑中梁、柱等線形構件及室內外墻面上凸出的裝飾線等,都是具有充實量感的實體線。例如日本許多老町屋商鋪的外觀設計,通過穿插及疊加等不同組合方式增強建筑外觀的審美效果,營造不同的空間環境,有利于增強建筑外觀的整體意象。傳統建筑構成日本街道的文化特點,就町屋而言,線對其立面的組合構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常使用線的編排等方法求得富有變化的沿街立面。這些立體的實線構成形體間的縫隙及界面上的凹槽,又能呈現若有似無的線狀空間,同時具有隔離街道、劃分公共空間的功能。這種以空間背景的實線與虛線組合具有空間滲透的效果,往往使線的構成物帶有一種特別的魅力。町屋作為日本中世紀以來城市住宅的典型樣式,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半透明的格柵使生活和公共區域有效區分,不至于開門面街同時又遮擋街上行人的視線。當然,由于格子柵欄的過濾,室內運動變化著的光影線顯得幽暗朦朧,更增添了日式微妙的室內外關系,這種民居建筑雅致且玄妙深邃。日本傳統的室內裝飾也極少運用繁雜的曲線,室內特征明顯,簡潔有序,清晰的線條勾勒出空間范圍。例如,深色直線勾勒出榻榻米的幾何外形與地板區分,露出木質自然形態的梁柱以及上端出現的水平裝飾帶,有效地劃分出隔間和其他功能區域。優雅的隔扇常做成幾何方格形,增添室內的居住氛圍和格調。浮想日本街景,始終代表民族性的特征不會改變。日本傳統建筑設計中體面相交形成的立體轉折的棱線以及建筑物的邊緣線,特征突出,使日本建筑主體性格鮮明的外觀和結構特征清晰地呈現,在淺色天空的映襯下,建筑中沉色的屋頂與大量木材本身的自然形態使屋檐優美的輪廓線鮮明地展現出來,多數現代建筑空間中線的表現變化不大,探究其原因不外乎傳統的質地更加具有民族性,使受眾對建筑物整體的形狀特征甚至對日本建筑文化有深切的感受,隨意變化反而給人十分不適的視覺感受。日本傳統建筑外界面設計中所有立面線型都是形成和語言的重要依據,在現代建筑空間設計中合理搭配,創造出既有傳統審美又有現代情調的設計不易。
四、結語
縱觀日本建筑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本建筑設計師越來越重視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如今室內外設計中線的廣泛應用,正說明它具有極其強大的使用基礎。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線依附于周圍的建筑環境都將成為建筑空間設計中的要點之一。寄希望于日本傳統建筑設計藝術中線的表現與環境藝術關系的研究,如何將結構線、裝飾線等更加完美地融入建筑空間設計,使其與周圍建筑環境的藝術風格融為一體,將幾何元素導入其中,形成具有特色的現代建筑空間設計,將為推動建筑空間設計藝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探索作用,對于所有設計師來說將是一門長久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浜本隆志.“窗”的思想史:日本和歐洲的建筑表象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張彪.日本京都民居建筑[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
[3]城市設計研究所.日本的城市空間[M].東京:彰國社,1968.
作者:凌澤晨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