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湖湘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湖湘工藝美術產品工藝精美,蘊含深厚的湖湘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風韻。經濟全球化發展為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將湖南工藝美術產業做大做強,對弘揚湖湘優秀傳統文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助推湖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該文梳理湖湘傳統工藝美術的現狀,并對湖湘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湖湘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現狀——內容豐富,發展良好
湖湘工藝美術品是湖湘人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審美趣味和民俗習慣的歷史積淀,體現了湖湘人民的生活態度,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勤勞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湘楚文化的熏陶下,結合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生產、生活實踐,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湖湘工藝美術技藝。種類繁多的湖湘工藝美術可整合歸為十大類。隨著湖南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建設文化強省戰略的實施,湖南工藝美術行業依靠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資源優勢、技藝優勢得到了快速發展,“從整體來看,全省工藝美術產業已形成以長沙的湘繡、瀏陽的煙花和菊花石雕、醴陵的瓷器和煙花、永興的銀飾、張家界的砂石畫、湘西的民族工藝品等為代表的幾大工藝美術特色區”①。根據湖南省文化廳公布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5月,湖南工藝美術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數量分別為27項、9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6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53人。根據湖南工藝美術協會官網公布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5月,全省傳統工藝美術行業已有5000多家生產企業,近200萬從業人員,其中亞太工藝美術大師3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4人,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146人,高級工藝美術師682人。全行業正呈現出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行業影響日益擴大的良好發展勢頭,一些瀕危的傳統工藝美術品類如邵陽的翻簧竹刻、洞口的墨晶石雕等得到了有效傳承和發展。
二、問題——人才匱乏,內涵缺失
當前,湖南省工藝美術行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但存在一些問題,如人才匱乏、創新不足、品牌弱勢等。這些問題束縛了行業的發展。
1.人才匱乏,傳承斷層
工藝美術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人才老齡化現象嚴重,人才斷層現象突出。根據已公布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5月,湖南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平均年齡超過67歲;湖南省傳統美術類的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的平均年齡超過63歲,50歲以下的傳承人僅1人。這說明湖南工藝美術優秀人才整體年齡偏大,中青年數量較少。目前,湖南省工藝美術企業多是手工作坊起家,發展狀況參差不齊,一些廠家局限于小作坊的經營管理模式,缺乏對企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和對行業人才的培養。手工制作的低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低迷,導致一些年輕人不愿意投入工藝美術行業,一些傳統工藝的傳承出現斷層,如益陽小郁竹藝、隆回的灘頭年畫等,因人才的流失一度面臨失傳的危險。
2.創新不足,文化內涵缺失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為工藝美術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對利益的過度追求往往使人們容易忽略工藝美術內在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一方面,部分工藝美術從業者過度追逐經濟利益,在產品制作過程中放棄對工藝品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的探索和追求,使產品缺乏應有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當前年輕人的審美趨于全球化,部分年輕人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湖湘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較少,難以領悟工藝美術精品蘊含的文化內涵,導致一些工藝美術從業者缺乏精益求精、打造工藝美術精品的動力。
3.品牌弱勢,產業發展不足
湖南省工藝美術企業眾多,但手工作坊式的小企業生產的產品趨于雷同,缺乏創新和個性特征,缺乏品牌意識,缺少對消費者品牌情感的持續培養,缺少對產品文化內涵的宣傳。以湖南省文化名片湘繡為例,湘繡產品本身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放眼整個湘繡市場,沒有一個值得大眾信賴、具備鮮明個性特征和較高知名度的品牌。湘繡和蘇繡同居中國“四大名繡”之列,但如今湘繡產業不及蘇繡產業的發展。2005年,國際高檔裝飾品市場,蘇繡占比80%,湘繡則僅為5%;國內市場方面,蘇繡占60%,湘繡僅為30%;2011年,在“四大名繡”中,湘繡的市場占有率僅為10%左右。
三、發展——共同發力,協同創新
要做大做強湖南工藝美術產業,振興傳統手工藝,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湖湘人民的大力支持。我國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升級,對生活品質的需求不斷提高,必然帶動工藝美術品市場需求量的擴大,這對整個工藝美術行業而言,是一個復興和振興的機遇。工藝美術從業者要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工藝不斷創新,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1.加大政策投入,培養優質人才
政府在推動湖南工藝美術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應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從制度層面為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提供保障。一是規范湖湘工藝美術市場,加強質量監督和市場監管工作。引導企業建立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行業標準,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設立專項資金,扶持鼓勵工藝美術企業赴國內外參展,拓展湖湘工藝美術市場。二是助推湖湘工藝美術優質人才培養。為中青年從業者提供多渠道的培訓途徑,引進高校教授加入培訓師資隊伍,完善培訓知識體系,加快行業杰出人才的培養速度,加大工藝美術杰出人才的扶持力度,鼓勵各級各類學校參與工藝美術人才培養工作。
2.宣傳優秀文化,傳承文化內涵
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其內涵的優秀文化,一是應大力宣傳湖湘傳統優秀文化,提高民眾的民族審美意識。新聞媒體應主動承擔宣傳湖湘優秀文化的責任,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活動,營造文化氛圍;各級各類學校可根據學校實際,開發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工藝美術從業者應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改變“重技術輕文化”的觀念,將傳統文化融入工藝美術產品中,精益求精,既注重技藝的提升,又注重知識素養的提高,潛心創作,力爭創作出更多工藝精美、內涵豐富的精品。
3.樹立創新意識,打造品牌效應
工藝美術工作者必須不斷求新、求變,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工藝不斷創新,從而制造出更多高質量、能滿足人們物質精神生活需要的工藝美術品。在工藝美術行業樹立創新意識、創作藝術精品的基礎上,全行業應樹立品牌意識。獲得大眾認可的品牌能大力提升競爭力,湖湘工藝美術產業要想在國內外競爭中搶占市場,必須重視品牌的創新和宣傳,搭建立體化宣傳推廣平臺,通過多渠道、多途徑進行品牌宣傳,確立品牌的定位和價值觀,注重與消費者的情感交流,培養消費者的品牌黏性,通過打造知名品牌傳承湖湘優秀文化。《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一系列文件的出臺,為傳統工藝的振興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湖南省工藝美術行業要抓住這個機遇,充分發揮湖南工藝美術品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助推湖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湖南省文化廳.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分布圖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
[3]新機遇下長沙工藝品行業發展路徑探析.
作者:包文婷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