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城市防洪工程現狀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和社會經濟情況
袁河新余境內主要水利工程有馬灘電站攔河壩、江口水庫主壩和袁惠渠滾水壩、二化溢流壩、袁河閘壩橋五座。袁河河道坡降約為0.2‰,現有跨河建筑物有:新電公司灰管橋、新周鐵路橋、市溢流壩、浮橋、新余公路橋、袁惠渠袁河倒虹管等。孔目江城區內河道上現建有孔目江大橋、景觀壩、浙贛鐵路橋、通濟橋等跨河建筑物。新余市是一個以鋼鐵、新能源工業為主體的多門類新興工業城市,除鋼鐵、新能源外,還有采礦、化工、電力、機械、電子、建材、紡織、食品、印刷、皮革等。新鋼公司是我省骨干企業,鋼鐵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約70%以上,光伏產業基地就在新余,錳鐵產量居全國首位,以生產合成氨、尿素為主的江西第二化肥廠和前衛化工廠,新余肉類聯合加工廠,都是省內同類企業的大廠。江口水電廠和新余發電廠裝機容量共43.5萬kW。新余市從1983年復市以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至2011年底擁有人口114.03萬人,全市耕地面積6.28萬hm2,其中水田4.88萬hm2,全市生產總值779.21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70.74億元,財政總收入111.27億元,市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8個,浙贛線貫穿市區北部約20km,有樟樹至新余、新余至吉安、新余至上高公路通過市內,有核工業部二十五公司、新余市軍分區、武警支隊駐扎城中。
1城市防洪工程現狀
新余市城區的袁河兩岸,從1999年城防工程開始建設以來,已建成沿江路勝利南路口至孔目江入袁河口北岸防洪堤(墻)3.81km,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其中沿江路勝利南路口至袁河公路大橋北岸防洪墻,全長1509.6m。護岸段長486.5m,采用仰斜重力漿砌石式,防洪墻為砼仰斜式、衡重式、半重力式。已建成譚口村至至閘壩橋南岸防洪堤6.14km,按2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護岸長度為3.74km,為預制塊護岸。其余大部分河段均是天然河道,既無圩堤又無防洪墻。孔目江兩岸從1999年城防工程開始建設以來,已建成新開河口至茶山路口段西岸堤(墻)7.05km,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其中通濟橋至浙贛鐵路橋段防洪墻長1136.3m,防洪墻為砼衡重式、半重力式。已建成下村河出口至孔目江大橋、西家渡至閘壩橋段東岸堤5.82km,按2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已建的防洪堤未形成防洪封閉圈。由于城區尚未形成整體防洪工程體系,經分析現有防洪能力為10~20年一遇。
2城市防洪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城市防洪安全的影響
新余市城區段防洪工程除已建的22.82km防洪堤(墻)外,其余河段基本未設防,既無圩堤,也無涵閘,防洪工程與治澇工程不配套,沒有相應的治澇工程設施,目前尚未構成整體防洪體系。城區東面的孔目江東岸的圩堤,雖經1995年秋對原有險段進行加固,但防洪能力仍然偏低,只能抵御略高于10年一遇的洪水。該工程在加固除險時,未進行孔目江的水面線設計,堤線加固缺乏系統考慮,加上城區河道彎道多,河床窄,洪水下泄不暢,致使城區洪澇災害時有發生。袁河大橋下游約300m處,在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間,由新余市城投公司沿河修建排污管開挖的土方堆積在管道兩邊土方約2萬m3,占用河道斷面灘地6000m2,大部分為死水斷面,中高水會將疏松廢土隨流而下,淤塞河道,抬高附近河段水位約0.3~0.4m[1]。在現通濟橋下游約15m處殘留著老通濟橋的四個橋墩尚未拆除,通濟橋現有斷面相對偏小,再加上下游橋墩阻水影響,中高水提高上游水位約0.4~0.6m[1]。“95.6”洪水就是橋墩阻水原因之一,導致上游水位抬高,孔目江左岸圩堤潰決。
對城市防洪工作的思考及對策
(1)合理制定城市防洪規劃。城市防洪標準要與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并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城市防洪規劃必須服從于流域防洪規劃;既要為城市提供防洪保障,又要與城市功能相協調。城市防洪工程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洪工程的布置要與城市的道路、交通、景觀、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建設相結合。城市防洪規劃應為城市規模的擴展提出防洪保障措施。
(2)加大資金投入,提高防御洪水標準,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設步伐。新余市城市防洪工程大多由于建設的先天不足和管理的后天失調,造成工程防洪能力降低,要進一步加快步伐,爭取中央、省更多專項資金的投入和市、縣(區)地方財政收入、水利建設基金、防洪保安資金投入。要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實行中央、省、市、縣多渠道籌措資金。對原有堤防工程進行改建、擴建,使之達到相應的設防標準。新建開口地段的防洪建筑物,形成完整封閉的防洪包圍圈。同時,加快治澇和調蓄設施建設步伐,與防洪工程相配套,共同作用,洪澇兼治。工程建設中,要加強工程建設程序管理,嚴把立項關;加強招投標管理,嚴把參建隊伍關;加強質量監督和工程監理,嚴把檢查驗收關;加強施工合同管理,嚴把法制關。
(3)綜合治理城區河道清障。河道設障縮窄了河床行洪斷面,削弱了行洪能力,使水位抬高,是防洪的最不利因素。新余市區現通濟橋老橋墩由市交通局在2012年12月底以前負責拆除。淤塞河道由新余市城投公司在2012年12月底以前負責清理。堅決禁止擅自在河道上設障。
(4)加強對城市防洪工程的依法管理。要加大執法力度,與新余市水行政監察支隊合力打擊市區河道違章建設,對違法行為依法給予處罰,對違章建筑堅決拆除,共同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確保行洪能力不受人為影響。
(5)加強城市防洪預警系統建設,提高應急響應能力。突發性災害天氣是城市防洪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應加強城市防洪預警系統的建設,提高預警精度,并快速有效傳遞。要提高城市的應急響應能力,提高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加強城市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和配合。(本文作者:彭穎頻 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