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終身教育理念下成人教育的發展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成人教育因其生源缺乏、質量下滑、發展乏力,使社會對成人教育的關注度減弱、認可度下降。在構建終身教育以及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迎來轉機。本文通過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現狀以及全民終身教育下高校成人教育的轉型動力和發展策略。從創新培養目標,轉變教育觀念,構建開放式教育模式,因人施教幾個方面為高校成人教育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為實現終身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成人教育;終身教育;轉型發展
1引言
成人教育有別于普通全日制教學形式,通過整個教育過程,使社會成員中成年的人增長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和業務水平,或使他們有新的工作及研究方向,在個人的全面性發展和參與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兩個方面,使他們的觀點和行為得到改變。而終身教育是人們在一生各階段當中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主張在每個人最需要受教育的時候,以最簡便實用的方法提供基本理論知識和實用的實踐技能。很多國家的教育重點改革已經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方針。成人教育作為傳統學校教育的一種,是傳統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教育制度,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成人教育廣泛的社會性、全民性、靈活性等特點,與終身教育很相似。但是,成人教育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不解決,就會制約成人教育的發展并影響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1]。根據時代的發展特征,在終身教育體系的背景下成人教育如何進行自我突破與轉型,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本文對此提出一些見解。
2成人高等教育的現狀
近幾年,隨著總體生源量的不斷下降,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并且社會上各式各樣辦學模式層出不窮,導致成人高等教育生源數量嚴重下滑。數量下滑的同時,學生整體質量也出現嚴重下降,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使社會對成人教育的關注度減弱、認可度下降。成人高等教育生存面臨如下問題:
2.1招生對象單一,生源匱乏成人高等教育以學歷教育為主,需經過成人高考的統一選拔,這樣就損失掉一些年齡偏大又急需獲得教育機會的生源。近年來,因為普通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使得高考落榜生和中職校生源進一步減少。盡管錄取分數線一降再降,然而生源的壓縮所帶來的生源質量的下降,還是出現了計劃多于生源的情況。
2.2教育教學形式單一,難以符合學生剛性需求成人教育教學形式主要以脫產、函授、業余為主,除脫產外的函授及業余學習形式主要以課堂面授及自學為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缺乏探討符合成人發展的教學計劃以及培養目標,一味根據普通高校同類專業的內容進行刪減,未添加成人特色。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成人學生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對于成人學生而言提高技能水平,更好適應崗位需求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但是成人教育當前的教學手段的單一,難以滿足成人學生的教育需要。
2.3誠信缺失,社會認可度低由于成人招生市場的魚龍混雜,生源質量下降,加上成人教育重“管理”輕“教育”,重“結果”輕“過程”,成人教育中出現的考風考紀差、作業抄襲、論文等現象,嚴重損害了成人教育的威信。很多學生形成了“只要有錢就能搞定一切”,“入了門,就等于拿到了畢業證”的錯誤理念。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用人單位對成人教育的認可度大打折扣,對成人文憑不予承認,嚴重動搖了成人教育的地位。
3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背景下的轉型動力
隨著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的提出,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系列成人教育需求:社會轉型帶來的人員結構的變化,新興行業就業崗位的出現,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需要,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等一系列問題,都必須通過成人教育得以完成。所以,成人高等教育不僅未走到盡頭,而且前途一片光明,動力十足[2]。
3.1成人教育是構建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的基石首先,學習型社會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社會成員在學習觀念上的認同。學習型社會發展得到社會各界認同的重要原因是其能夠將學習負擔轉化為一種社會發展的人力資源優勢,而成人是社會發展重要的人力資源。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實行的成人教育是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因此可見,成人教育是學習型社會構建的基石[3]。
3.2提升終身學習能力是成人教育改革目標推進終身教育的發展,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特點,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終身學習之路。當代成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有效提升社會整體和學習者個體的學習能力,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在推進終身學習發展過程中,通過社會、市場等平臺和途徑,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之間建立起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又相互矛盾的聯系[4]。這種緊密的聯系促使成人教育必須進行深度改革,與終身學習體系共同邁步,兩者之間進行信息的交流與交換,確定自身定位,開拓新的發展途徑。所以,成人教育是形成學習化社會的主要渠道,是構建終身教育的關鍵。如果沒有系統科學的成人教育體系,就不會有終身教育體系的普遍實行;對成人高等教育不加以重視,那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成了空談。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及創新為推進終身教育的普遍實行、構建全社會終身教育體系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其特殊的優勢是其他任何教育體系均無法取代的。
4成人高等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背景下的發展策略
4.1創新培養目標,適應社會需要對于目前傳統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學歷教育為主,而各種高層次的崗位培訓發展不全面,進行轉變教學理念的討論和改革,提出“產教對接、學需契合”的教學原則,重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形式下,幫助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方法,促進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為構建終身教育打下基礎。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掌握能力,包括信息的獲取、整理分析和加工運用等。成人只有學會如何學習,才能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用豐富的知識量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不被社會淘汰。
4.2轉變學歷教育觀念從“學歷教育”轉變為“學力教育”,是成人教育變革的重要途徑。學歷僅僅是一個人學識水平的基本標志,而學力是反映一個人全面素質的根本要素。“學力是最可貴的生命力,最活躍的創造力,最本質的競爭力”[5]。在這個開放的時代,人們越來越接受終身教育理念和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因為成人高等教育以社會成人為對象,不僅要重視其育人功能,更要注重成人在接受教育時乃至教育后的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在終身教育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以不同時段出現的價值取向為標準,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學歷取向類型、職業取向類型、學力取向類型。而實現從學歷取向到學力取向的轉變,從追求學歷教育到追求學力教育,才是成人高等教育走向終身教育的關鍵[2]。
4.3打造“學分銀行”,構建開放式的教育模式《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構建靈活的開放式終身教育體系,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針對成人教育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動力不足、層次參差不齊的特點,可在人才培養和考核方式上改革,實行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銜接,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結合,建立開放靈活、選擇多樣、學有所教的教育“立交橋”,建設“學分銀行”,實行學分制。建立的學分銀行要為學習者搭建終身學習的橋梁,并做好學習成果認證管理中心和轉換服務的平臺作用[6]。目前成人教育的學歷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習型社會的改革發展,實行開放式的教育模式勢在必行。
4.4打造“社區學習平臺”,因人施教建立社區學習平臺,方便社會人隨時可學,隨處可學,養成時時學習的習慣,不僅提高了文化水平,也提升了自身的整體素質,這為創建學習型社會起到引導作用。終身教育可以為社區教育提供理論指導,是社區教育的立足點和歸宿;社區教育為終身教育的實現奠定現實基礎,是終身教育的切入點和抓手。高校成人教育應貼近社區教育,實現資源有效整合。從“德、智、體、美、勞、藝”等多角度開設課程,不僅立足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職業道德的樹立、成人教育校園文化的塑造、生活的需要,并且考慮到社會學生的現實困難,因材施教[7]。
5總結
在全民終身教育的理念下,學習型社會建立的形勢下,大力改革發展成人教育,會更好地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完成及完善。而作為高校成人教育而言,深刻認識成人需求,以學生為本,以提高成人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為核心,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課程體系和管理機制,才是其發展之關鍵。隨著科技的進步,時代的發展,高校成人教育應體現要生存、發展,就要終身不斷學習的觀念。結合當下成人教育的現狀,對高校成人教育進行大膽創新是高校成人學歷教育必走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柱國.論成人教育改革的途徑與方法[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4(2).
[2]陳聯.終身教育理念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轉型[J].高教探索,2011(1).
[3]張見等.學習型社會背景下成人教育發展動力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8).
[4]鄭義寅.終身學習發展與成人教育變革[J].成人教育,2012(10).
[5]中共中央黨校編輯部.第二部分———學習力[J].領導決策信息,2002(28).
[6]孫立新等.成人教育研究的新進展與未來趨勢[J].教育研究,2015(6).
[7]談傳生,等.終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成人教育模式轉型發展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3(1).
作者:潘蕓 單位: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