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從興趣出發探索職業教育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現階段,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也無法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開發新的教學模式,不論是“校企合作”“工學一體”“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模式,其關鍵詞都應該是“興趣”。只要學生能夠接受并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就是好方法。
關鍵詞:學習興趣多工種工學一體
一、當前我國的工業發展現狀及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
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把樹立“抓職業技能教育就是抓脫貧,就是抓發展”的思路,特別是對于貧困地區及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要穩定脫貧增收,一定要找準脫貧攻堅的“金鑰匙”,探索更多更為有效的辦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著眼于學校職業技能教育、群眾職業技能培訓、企業產業扶貧、勞務輸出技能培訓等,推動就業能力提升,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隨著社會加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企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工需求與勞動力供給存在結構性失衡,企業用工難問題日益突出。能否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已成為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技工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人才強國戰略”重要實施對象,重點扶持、發展對象。它幫助了許多九年義務教育后學生的教育問題。通過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一方面學生的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并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先進的生產工具(智能制造平臺)得到了應用,先進智能制造系統、高端生產手段得到了應用。提高了我國的制造業水平,國家的綜合國力得以進步,一舉兩得。
二、新教學模式探索
傳統的教學模式(機械式灌輸與劃一或模塊式教學)在現階段新經濟形勢下,已不能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也無法滿足當前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用人需求。結合當前的經濟環境、學生畢業就業及企業用工需求的緊迫性,高效實用的教學模式該如何應用呢?“校企合作”“工學一體”“理實一體化”等模式該怎么合理選擇和開展?事實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好不好,要在實踐中實行。當前技校學生中大多存在的情況有:手機依賴癥(如何化劣勢為優勢)、理論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夠、興趣差(如何通過實際的生產環境或有趣的生產環節引導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不論是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只要學生能夠接受并有較高的學習效力就是好方法。所以,筆者以為,開發出學生愿意去學的教學載體,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過程,采用有別于輸灌式教學的有興趣的教學形式,是我們當前比較迫切的任務。不論是什么樣的教學形式,只要學生能學、想學、好學,都可以適當的采用并應用,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有效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所以開發新的教學模式不論是“校企合作”“工學一體”“理實一體化”等模式,其關鍵詞應該是“興趣”。進入技工學校學習的學生一般理論水平比較弱,如何讓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是作為技校教師常常考慮的問題。如何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有水平,并得到社會企業的認可,也是技校教師常常深思的問題。一方面學生、一方面教師、一方面企業,面對不怎么好學的學生,作為技校教師肩上承擔著更大的責任。發展技工職業教育,其目的就是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那么到底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型人才?如何更有效、快捷地培養呢?筆者認為,教師需要深入到企業當中去,去體驗企業的運作,了解企業對什么人才有需求,認識企業不同的崗位能力要求。針對專業崗位,總結、提煉出專業的崗位能力要求。回到學校不脫離社會需求并選用企業典型加工任務,或者開發與之相類似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比較有針對性的教學載體,開展相對應的能力培訓。當前數控常見的教學模式,學校的各個課程教學計劃安排,例如《車工實訓》《銑工實訓》等分別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進行教學。對學生來講,只是單獨學習零件加工里面的某一個工種,相互之間沒有聯系。導致學生認識比較片面,不利于學生培養,不符合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不利于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所以筆者提出,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進行多工種聯合實訓的教學模式,然后再對各工種所加工的零件進行組裝、裝配;甚至對制造加工、組裝出來的具有一定功能作用的機械構件進行調試。最后應用于生產生活中去。工學一體化教學,能讓學生看到生動的綜合件,對所學的技能真真切切地有所體會,解決了學生學習“興趣”相對不高的現狀。
三、對應常見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指數分析
目前,各兄弟技工學校常用的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果各有差異。筆者根據收集的資料及信息分析,按五顆星衡量,對各教學方法下的學生學習興趣做了一定的分析。
1.校辦工廠
校辦工廠,就是學校模擬工廠的設備配置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形式。多年前,由于社會整體的生產力水平不高,設置校辦工廠是有效的、可行性的解決實踐環節的方案。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校辦工廠一方面設備配置跟不上社會工廠水平,導致學生學習內容與先進技術略有脫節,造成學生學習能力的缺失。同時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個別教師有時不能堅持培訓教學的初衷,沒有將學生學習興趣及效果放在第一位。學生興趣指數:★★★
2.訂單式校企合作
訂單式校企合作,最大的優勢是服務生產企業。企業跟學校合作進行訂單式培訓,學校根據企業的生產對人才的各項崗位技能需求進行培訓。培訓出的學生不用崗前培訓直接前往與學校合作企業就業,極大地滿足了企業的需求。同時在此過程中,企業對學生給予一定的資助,使貧困學生更能順利畢業就業。唯一不足的是,雖然學生的學習也比較有針對性,但是就怕企業的需求比較單一,學生學習的專業理論及專業技能過于片面,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限。學生興趣指數:★★★
3.引企業進學校
個別學校沒有自己的校辦工廠,但是學生的實踐環節一樣可以在學校里面完成。這就是企業進駐學校,企業與學校合作。企業進學校后,學校免費提供場地等各項優惠條件給企業,然后企業安排設備及技術人員培訓學生實踐環節。企業與學校得到互補,各取所需。學生實踐的內容比較貼合社會實際。但是,就怕企業為了生產,安排比較單調的實踐生產環節讓學生學習。同時,利用學生實習時間充當廉價甚至免費勞力,而不顧學生學習內容及興趣。所以需用充分溝通合作的教學實踐內容及方法,如果溝通得當,不失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興趣指數:★★★
4.傳統2+1辦學模式
2+1這種教學模式是目前實行的比較多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兩年時間在學校學習,包括理論基礎及專業實踐課;還有一年的時間是下企業頂崗實習。這種學習方式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就是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多為專業理論基礎,在校實踐環節也還是比較單一簡單的課題,沒能掌握社會比較先進的設備技術。學生最后一年到企業以后,還要熟悉學習掌握企業具體的技術崗位要求。雖然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普遍也能夠適應新的、較高要求的技能要求,但是學生在校兩年的學習與社會頂崗的一年之間有一定的脫節,在校的學習相對來說學生興趣有限。但是如果學生前兩年在校學習較好的話,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相對比較扎實,提升的潛力、空間會比較高。學生興趣指數:★★★★
5.教師下企業,學習典型零件的制造生產流程,回學校提煉教學載體開展多工種“工學一體”聯合教學
此種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圍繞著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出來的,并不是為了企業的生產順便培訓;也為了不使教學項目與實際脫軌,教師需深入到企業中了解企業零件設備的生產工藝過程,然后開發對應技術的教學課題;開展“工學一體”的教學模式,過程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相對應;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團隊合作、引入競爭機制等,鍛煉學生各項能力。同時對于不利于開展教學的太復雜的企業生產零件,作為教師,為更好開展學生教學,我們可以做必要的內容增減。一切為了學生,學習課題內容考慮能不能與社會接軌,考慮學生接受程度,學習過程方式考慮學生有沒有興趣。在此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手機的應用,引導學生更好地用好手機,而不單只是玩游戲。此教學模式學生接受程度高,學習興趣一樣高。學生的興趣指數:★★★★★
四、總結
“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實現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人才隊伍的建設就成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人才從哪里來?技工職業教育在我國“人才強國”戰略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職業教育的目標。如何能更好地做好職業教育這項工作?如何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開創職業培訓新局面?這需要從技工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上出發,也需要立足于行業和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筆者以為,“多工種”“工學一體”“聯合教學模式”便是適應當前加速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較好的教學模式之一。
作者:林桂榮 單位: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