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力學實訓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指出了水力學實訓是水利類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高職教育如何擺脫傳統的大學、中專教育模式,組織全新的水力學實訓,滿足學生就業、發展的雙重需要是高職水力學實訓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結合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近幾年的探索,分析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改革水力學實訓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水力學;實訓教學;教學改革
1引言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跟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一路走過來的,全國水利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百分之百的都是當年各地的水利中專學校和水利技工學校升級而來,因此,在教學管理上,一方面在模仿高等教育中本科的做法,另一方面繼續沿用了原來中專時期的教學方法,忽視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和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值得引起高度重視。在此,筆者就以水力學實訓教學為例作簡單的探討,以起到拋磚引玉的功效,為高職教育實訓課教學,特別是水利類高職教育實訓課教學,尋找出一條有效的途徑。
2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
縱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起步、發展、壯大等過程,不難發現高等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具有其獨特的職業屬性。(1)就業性。高等職業教育最基本的屬性就是它的職業針對性,即一個專業針對一個職業行業,培養的學生在畢業后在相對應的行業從事相關的專業,成為相關行業的藍領———高級技工,成為相關行業生產中的工人骨干。(2)大眾性。高等教育基本點是精英教育,培養有高深學問的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是大眾教育,其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不一樣,跨度相對更大,主要培養適合于行業發展要求的一線的技術、管理人員或高技術領域的技能人才,是一種對于大的技能的普及和提高。(3)產業性。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非義務教育,具有一定的產業特點,每一個專業需要有一個職業行業支撐。高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對學生和社會的職業培訓任務,因此,相應的產業性更強。也就是說高等職業教育具有教學、科研和服務三重職能,必須三頭并進。(4)社會性。高等職業教育的就業性、大眾性、產業性決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必須向社會開放,依托地方、行業和企業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利用它們的基礎設施和職業工作環境開展產學研結合,實現以服務求支持。堅持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結合,開展全日制的職前教育和非全日制的繼續教育與職業培訓,真正把高等職業教育推向社會,實現健康發展。
3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
通過進一步和高等教育對比,認真總結和分析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不難發現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征。(1)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根本任務。(2)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崗位技術要求為主線設計培養方案中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3)以職業技術應用能力為核心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基礎理論教學以“必須”、“夠用”為度,加強專業課的針對性、實用性,加大實踐教學比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4)以學生“雙證書”為培養目標,以“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實現職業優先,技能第一。(5)以就業為導向,堅持產學結合、校企結合的途徑,全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4改革水力學實訓教學的對策
清楚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和主要特征,結合水利類專業自身的特性,要搞好水力學實訓教學必須全面改革,具體來講就是要采取以下對策。
4.1立足生產搞實訓,改革傳統教學理念
水力學實訓課項目設置全部沿用了大學和中專的教學模式,以驗證水力學原理為主要內容,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對水力學理論的理解,忽視了實訓內容的更新,忽視了教學和生產的對接。因此,高職教育中,水力學實訓課教學必須從理念上進行改革,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點,向生產要項目、向職業要項目。具體地講就是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精減現有的水力學原理性實訓,減少原理性實訓過程用動漫視頻去演示這些原理性實訓過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理論課中完成教學。二是深入生產第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確定水利建設、管理、設計和施工等各個環節對水力學實訓的要求,精選實驗項目,讓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掌握生產技能,實現理論學習和生產實踐零對接。三是采取開展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將企業行家能手請進校園指導學生實驗,在教學中帶人生產經驗,同時將學生有計劃、有組織地送到生產第一線學習,實地了解和掌握生產要求,從而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覺學習實現技術。
4.2立足競爭搞實訓,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社會的競爭說到底是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因此,水力學實訓教學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學模式上要進行徹底的改革。目前的水力學實訓教學百分之百的都是驗證水力學原理的實訓,通常是實訓老師編好實訓任務書,示范性地做一次演示,接下來同學們分組完成實驗過程,并計算時效性結果。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生產的實際需要,必須大膽地進行改革。水力學實訓課教學必須立足于市場競爭的需要,按照市場的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實訓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水力學知識,自己編制實訓任務書,自己完成實訓過程,相互評定實訓成果,最后得到結論。在學生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指導教師根據實際工程情況給出最后的結論,這樣讓實訓融入生產、生產指導實訓,真正教學、生產兩結合。
4.3立足專業搞實驗,改革傳統教學方法
水力學實訓教學應該說專業不同,其要求不同,如何滿足各專業自己的特點和要求,是高等職業教育中水力學實訓教學面臨的新問題,因此,水力學實訓課教學人員,要認真研究各專業的培養方案,深入生產第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全面了解生產中對專業的要求,根據專業的實際需要開展實訓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技術能力。具體地講就是要辦好三件事:一是把水力學原理實訓改為工程實際需要的項目實訓,直接讓教學為生產服務,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二是把實訓老師演示、學生模仿做改為實訓老師出時效性任務和要求,學生自主制定實訓方案,完成實驗任務,得出實驗成果,指導老師評定實訓結果,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三是根據專業特點,組織學生到工程現場做實訓,為生產解決實際問題出謀劃策,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自覺地、認真地學習實訓技術。
4.4立足發展搞實驗,改革傳統教學管理
水力學實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水利事業的發展。要完成這樣一個目的必須圍繞教學搞實訓,圍繞職業發展搞實訓,具體的講就是要變現有的實訓室管理制度,鼓勵和支持學生自己開展水力學實訓,特別是生產性水力學實訓,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訓能力。一是課內實訓和課外實訓相結合,要求學生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基礎上,自覺進行拓展實訓。特別是解決生產難題的實訓,大大提高學生的實訓能力。二是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相結合,鼓勵和支持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假期和業余實際參加校外生產性實訓,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早日完成從學生到工作人員的過渡。三是教學實訓與競賽實訓相結合,鼓勵和支持學生在認真完成課內教學實訓任務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全國、全省的職業競賽活動之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訓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強有力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周勁風,胡嘉堂.環境科學專業水力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踐[J].大學教育,2018(12).
[2]孫杰,張寅,王?。凇八W”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J].科學文匯(下旬刊),2018(9).
[3]候保林,李志.提升高校水力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
作者:賀榮兵 龍振華 桂劍萍 楊如華 何姣云 單位: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