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但從總體來看,當前部分高職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存在各種問題。C職業技術學院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堅持成人教育辦學模式,實施校企合作,探索了一條培養校企雙方認可的高技能人才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院校;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
1研究背景
當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任務主要由高職院校、中專技校、企業等單位完成,其中高職院校憑借院校數量多、專業齊全、教學資源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等優勢,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占有較大份額,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陣地。高職院校的學歷教育分為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兩種類型,其中成人教育在培養高技能人才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學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夠滿足學習者多元的學習需求,真正促進理論素質和實踐技能的均衡發展,從而促進學習者整體素質的提高。
2當前高職院校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2.1部分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單一滯后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行為方式。縱觀當前高職院校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不難發現部分院校培養模式單一,培養觀念滯后,只是簡單復制全日制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企業員工實際情況進行精簡,培養目標仍然定位于基礎知識的補償層面,忽視了對學員操作技能的培養;課程設置沿用傳統的學科體系,脫離企業生產的實際和學員的成才需求,忽略成人教育的客觀規律,沒有突出體現職業性、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培養出來的學員理論基礎知識較薄弱、動手能力較差,實踐操作能力不強,不被企業認可,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3]。
2.2部分院校師資隊伍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從事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師資都是來自本校的專業院系,他們大都是從本科高校畢業后來到高職院校工作。他們平時主要為全日制的學生授課,業余時間才會給成人教育學院的學員授課,他們擁有豐富的學科理論知識,但是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模式和特點不太了解,更加缺乏企業鍛煉,上課時一般以理論講授為主,由于課時少的原因,講課時部分老師跳躍性講解,對其中的重難點難以講透,學員感覺不知所述,同時部分高職院校的老師忽略實踐教學,難以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最終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2.3部分院校實踐實訓條件有待改善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擴招,部分院校校內用于全日制學生的實踐實訓資源顯得不夠充裕,而且校內針對學術性研究而配置的設備也不適合于高技能人才教學,這就導致成人教育學院的學員可以使用的實訓資源更加不足。有的高職院校開辦的冷僻專業,學院自身還沒有相應的實訓設備,因此在培養過程中只能不開設實訓課程,不安排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訓練,純粹講授理論知識,直接影響了學員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4]。
2.4部分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熱情不高
雖然高技能人才培養是需要高職院校與企業雙方共同合作開展,但是企業是經營性單位,他們更關注的是效益,部分企業真正參與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熱情不高,他們希望通過與高職院校簽訂合作培養協議,選派員工參加培訓,而對如何培養、如何考核等問題不太關注。
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院校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實施策略
C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C院)在高技能人才培養過程中發現,校企合作是最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途徑之一,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5]。一方面高職院校成人教育的辦學資源能更好地為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另一方面,企業的積極參與有利于高職辦學,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最終建立以職業院校和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校企合作機制[6],培養出職業素養高、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3.1校企共同參與選拔與課程考核
C院針對企業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在對擬培養人員摸底的前提下,約請企業一起開展選拔,設置一定的要求,將通過考核的員工納入高技能人才培養范圍中。選拔時堅持考核“文化素質+職業技能”雙方面內容的原則,報考的企業員工首先需要進行文化素質筆試,考察員工的文化基礎知識:以考察文學常識、文書寫作為主、數學思維和英語為輔。然后再通過面試的形式來考核員工的職業技能,重點考察企業員工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思維、反應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等。在面試時,面試考官由C院和企業聯合派出,共同參與考核。通過這樣的選拔與考核,能夠篩選出具有一定學習基礎的企業員工作為培養對象,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培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2校企共同參與培養方案制定
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對于最終的培養效果有重要的影響,C院堅持與企業一起制定培養方案,校企雙方從課程設置入手,以企業需求和員工自身成才為出發點,建立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體系,把專業教學要求和職業基本要求相銜接,通過調整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把與職業資格考證有關的內容納入到日常教學計劃之中,突出對學員動手能力的訓練,為日后學員順利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打下扎實的基礎[7]。以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求來作為培養目標,強調以理論為基礎,以技能操作為重點,理論與實踐并重發展,彼此滲透與交融,做到院校與企業共贏、“制器”與“育人”融合、理論與實踐統一[8]。
3.3校企共同參與教學與管理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根本保證。部分高職院校開展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得不到好評,往往是因為沒有選拔到優秀的師資來為員工授課,導致最終培養質量達不到企業要求,而C院堅持學院派出教師到企業授課與選聘企業高級工程師參與授課雙結合的模式,破解了優秀師資不足的難題。C院派出的老師,理論知識扎實,側重于對學員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職業素質的培養,提升學員的理論水平。而在企業選聘的高級工程師則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他們具有多年的工作經歷,可以將更多的實踐知識傳授給學員,指導學員開展實踐訓練,切實提高學員的操作能力。在日常教育管理方面,C院施行雙班主任制度,學院指派專人擔任高技能班的學校班主任,同時在企業聘請一名高層管理人員擔任企業班主任,雙方明確職責,共同負責日常的教育管理,共同做好學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從而確保培養質量和效果。
3.4校企共同參與實訓基地建設
高技能人才的顯著特征是他們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因此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有效進行實踐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在培養過程中,C院一方面堅持整合學院內的實訓資源,加大對實訓設備的投入,建立健全實訓體系,依托C院機械加工技術實訓基地與B公司共建的機電一體化運動控制實訓室等實訓資源為學員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同時聯合企業共同開展實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設施設備,把實訓課堂搬進企業的車間,讓學員在企業的一線接受訓練,讓受聘的企業高級工程師手把手地指導學員。
4結束語
近三年來,C院堅持校企合作的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與區域內多家企業聯合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以緊密型合作單位D公司為例,2015年C院為該公司培養高技能人才349人,2016年培養高技能人才153人,兩年共計培養502人,約占該公司職工總數的14.34%,校企合作模式下培養的高技能人才,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助推了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合作企業的歡迎和好評。
【參考文獻】
[1]李援越,吳國蔚.高技能人才研究綜述與展望[J].中國市場,2010(Z1):58-59.
[2]沈維賢.成人高等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可行性探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4):27-29.
[3]劉希富,胡建勇.高職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3(20):245-247.
[4]陳晶晶.成人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實施障礙及對策分析[J].成人教育,2011(9):37-40.
[5]范波勇.高職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策略的實證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9):45-47.
[6]王迎春.如何構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22):126-129.
[7]陳晶晶.成人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11):52-54.
[8]胡彩霞,檀祝平.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四大要義”[J].職教論壇,2017(11):15-19.
作者:錢瑛 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