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研學旅行產品設計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鄉村研學旅行市場廣闊,研學資源豐富。從頂層設計、產品開發、服務管理三方面提出鄉村研學旅行產品的設計思路。通過分析具體案例雄安新區水鄉白洋淀的研學資源、現有的研學產品體系的基礎上,明確水鄉白洋淀開發鄉村研學旅行的四種產品類型,并提出深入挖掘白洋淀研學資源、加強推出精品研學路線、專業化研學隊伍的發展建議,以期為鄉村旅行發展提供參考,促進鄉村研學旅行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研學;研學旅行;產品設計;雄安新區白洋淀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產品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廣闊,但目前研學旅行產品設計和實踐過程中,仍存在產品單一、主題模糊、旅研錯位等諸多問題,導致研學旅行實際效果與教育初衷未能吻合。鄉村研學作為研學旅行產品中的重要類型,起著鄉土教育、科學教育和生活教育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對鄉村研學旅行產品開發的設計思路進行深入探索,以此來提升鄉村研學旅行產品的質量,規范鄉村研學旅行市場化運作,為相關機構開設鄉村研學旅行課程提供參考依據。理論探討后,本文還以雄安新區水鄉白洋淀為例,對鄉村旅行產品設計關鍵進行了案例分析。
1鄉村研學產品設計要點
1.1規范化鄉村研學旅行目標
研學旅行本身兼具教育功能與休閑屬性,是跨學科、跨區域、跨行業的系統工程。要實現鄉村研學旅行的健康發展,須以頂層設計為引領:一是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政府要統籌協調與鄉村研學旅行相關行業發展的規范性,完善政策,調動各行業的積極性。二是要創新鄉村研學旅行發展模式。在深入掌握鄉村研學旅行發展態勢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國內外成熟案例,從資源梳理、產品創意、體制機制等方面對鄉村研學旅行進行全面創新,形成符合本土特征的鄉村研學旅行發展的獨特模式。三是要制定研學旅行行業標準。規范鄉村研學旅行發展的各個環節,制定出涵蓋研學旅行實施全過程、符合各方主體需求的鄉村研學旅行行業標準,打造鄉村研學旅行產品實施的完善體系。
1.2特色化鄉村研學旅行產品
鄉村研學產品的開發,一方面要根據目標客群的需求,打造符合不同群體特征的鄉村研學線路。在鄉村研學產品類型的選擇上,以鄉村特色資源為主導,重視對區域文化的再現,可借鑒國外相較成熟的以知識科普為主的鄉村博物館模式、以體驗考察為主的開心農場模式、以自然觀賞為主的森林探險模式、鄉村休閑娛樂模式以及農業創意節慶模式等。另一方面,鄉村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要符合研學主體特征的教育性。研學旅行相較于其他的旅游活動,其本質是教育。鄉村研學旅行作為學生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容設計上要注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內容選擇上要考慮鄉村研學產品自身的安全性、實踐性、體驗性、目標與研學資源的適切性。
1.3專業化鄉村研學旅行服務
鄉村研學旅行要規范服務管理,深化研學旅行內涵,不斷延伸研學旅行產業鏈。一是要不斷完善研學旅行配套設施的建設。完備的基礎設施是開展研學旅行的基礎,鄉村研學旅行在基礎設施的打造上,可考慮與研學主題的相關性,與研學基地景觀的協調性,為研學參與者帶來沉浸式氛圍營造。二是要組建鄉村研學旅行專業化人才隊伍。組建專業化的研學旅行人才隊伍不僅僅是鄉村研學旅行提高規范化運作的有效手段,更是拓寬旅游從業者的就業渠道,為研學參與者提供高質量研學產品的保障。專業的鄉村研學隊伍更要加強對研學導師、研學活動組織者、研學線路設計者等的培養。三是樹立鄉村研學旅行品牌化形象。鄉村研學旅行要以規范的運作、創新的營銷手段、高效的管理不斷向研學旅行品牌化發展,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2案例分析:雄安新區水鄉白洋淀鄉村研學旅行
2.1白洋淀研學資源分析
水鄉白洋淀隸屬于雄安新區,區位優勢獨特、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白洋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華北之腎。具備開展研學旅行的豐富資源。一是白洋淀擁有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各具特色的動植物群落,是各類水生動植物的天然博物館。同時,作為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在減少城市熱島效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白洋淀自然景觀優美。蘆葦縱橫交錯,園內的荷花占地136hm2,品種集天下之大成。三是白洋淀豐富的紅色研學資源。既有嘎子村、白洋淀紀念館等歷史遺存,也有《小兵張嘎》、《荷花淀》等物質文化作品。四是白洋淀獨特的民俗風情。放荷燈、捕魚、白洋淀菜肴等深受歡迎。
2.2白洋淀鄉村研學產品現狀分析
白洋淀具有豐富的生態、自然、人文、紅色類型的研學旅行資源,開展鄉村研學旅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白洋淀當前的研學旅行開發僅限于紅色資源參觀,景區游覽,品嘗漁家飯菜等一般意義上的旅游產品,缺乏生態、自然、紅色等系統研學產品。通過實地調研與網上查詢,檢索到7種不同主題的白洋淀紅色教育研學產品(見表1)。總體來說,白洋淀目前開展的研學旅行線路較單一,多是與周圍紅色教育基地的串聯;研學產品的設計未能很好的突出研學旅行的教育性,既缺乏與課程內容的深度結合,也沒有滿足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的目標。多是一般旅游產品與研學的簡單嫁接,研學效果有待評估。研學地點主要集中在雁翎隊紀念館、白洋淀文化苑、荷花大觀園等;組織形式以參觀教學、體驗教學為主。實施方式上仍停留在觀光旅游表層,沒有滿足研學主體探索式、沉浸式學習的需求。
3雄安新區水鄉白洋淀鄉村研學產品設計
3.1水鄉白洋淀鄉村研學產品開發分類
根據白洋淀的研學資源屬性以及參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對研學產品的分類,白洋淀研學產品類型可歸納為以下幾類:(1)勵志拓展型:白洋淀現有的研學產品類型主要集中在紅色教育類,以參觀歷史遺存為主。白洋淀應在現有產品體系的基礎上,結合不同階段的研學主體的知識結構,從教育目標、內容選擇、組織方式上打造符合各學齡階段的認知水平的差異化產品。同時,還可注重區分自身與周邊紅色教育景區的不同,將本區域的特色紅色文化如影視形象小兵張嘎、雁翎隊的故事以更加鮮活、更易接受的形式展現出來,形成獨居特色的白洋淀鄉村研學產品。(2)自然觀賞型:白洋淀河淀相接、蘆葦蕩漾、荷花別樣,形成了獨具風情的水域風光。白洋淀在開展自然觀賞型鄉村研學產品時,并不能僅僅局限于參觀游覽。一方面,要注重研學內容與所學語文、科學、生物課程的結合,研學前要進行知識梳理、提煉,研學中要發揮研學導師的專業性,另一方面關注研學主體的反饋,研學后要進行及時總結評估。(3)知識科普型:依托白洋淀豐富的水生動植物群落、華北最大的淡水湖泊資源,以及良好的生態系統,可開展生態、地理科普類研學旅行,形成生態保護基地。培養研學主體的實踐能力、區域認識理論,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達到運用綜合思維去認識地理、生態環境的目的。設計中將所見與所學密切聯系起來,及時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思考。(4)體驗考察型:白洋淀可將獨特的民俗文化與人文景觀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利用漁家空閑房屋或現有漁家樂建立白洋淀民俗文化風情基地。在滿足研學旅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開展如做一日漁民,泛舟白洋淀、放荷燈、品白洋淀水鄉菜肴、觀白洋淀民俗演出等系列體驗活動。
3.2水鄉白洋淀鄉村研學產品開發建議
3.2.1整合白洋淀研學資源,打造特色品牌。白洋淀擁有豐富的鄉村研學旅行資源,但當今研學產品類型單一,沒有形成規模化、品牌化效應。究其原因,白洋淀在研學產品開發設計過程中,缺乏對研學旅行資源的深入挖掘與有效利用。在研學旅行產品開發初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于優勢研學資源,遴選出突出區域特色、滿足研學旅行實施原則的優質研學資源(如紅色文化、生態研學資源),同時全方位、多角度整合研學資源。并樹立研學旅行品牌意識,統籌開發白洋淀鄉村研學旅行資源。
3.2.2分主題設計精品研學路線,精心運作管理。白洋淀目前研學路線內容單一,特色不突出。白洋淀精品研學線路的設計,應與學校形成合力。在突出白洋淀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設計出內容上相互補充的研學主題,形式上靈活有趣,符合各個學齡階段需求特征的層次化、精品化研學線路。白洋淀內容設計可參考以下步驟:研學前明確研學目標,實現研學資源勘察與設計,完成研學旅行課程手冊的編寫;研學中以研學導師的教學安排與學習安排為核心,精心運作;研學后完成研學成果的加工、展示與評定,并最終形成有市場影響力的品牌線路。
3.2.3組件專業化研學隊伍,注重效果評價。專業的研學旅行隊伍是影響研學旅行發展的關鍵要素。白洋淀應在現有旅游專業隊伍的基礎上,合理組織、吸納人才,組建一只專業化研學團隊,實現從研學產品開發、營銷、實施的獨立運作體系。在此過程中,加強對研學導師團隊的培養,定期開展知識、技能培訓,提升研學導師的專業化水準。在研學旅行的全過程中,建立科學的研學教學評價,加強對研學導師的教學方式、效果等的評定。白洋淀還要注重吸納具有教育背景的教師,共同完成研學團隊的建設。
4鄉村研學旅行產品設計要點總結
通過對理論及案例地白洋淀的研學旅行產品研究,我們發現高品質的研學旅行產品設計要點,一是要有清晰的研學目標,通過對服務對象知識結構的了解,制定教育性目標,將旅和研有機結合,既要利用原有的旅游產品又要避免與原有的旅游產品重復;二是要有系統的資源整合,對鄉村旅游地資源進行系統分類,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設計鄉土特色研學產品,并形成自有品牌;三是要有過硬的師資和過程管理,充分發揮研學導師的引領作用,嚴格研學過程管理和研學后效果評價,通過反饋,不斷修正和提升產品質量,成為青少年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輔助形式。
[參考文獻]
[1]黃麗,吳肖淮.海南研學旅行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中國市場,2019(36):201-202.
[2]彭其斌.研學旅行課程概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9.
[3]郝紅巖.白洋淀紅色資源保護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8.
作者:曾磊 張蕊 單位: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