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高職教育的本質目標出發,根據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對高職院校采礦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分析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基于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崗位能力,建立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院校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闡述了高職院校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教學保障和實施的有效性。
【關鍵詞】構建;工作過程;課程體系;采礦工程
一、引言
高職教育的發展,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國家需要的專業人才,也為中國培養了許多高級技能人才。高職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國家民生問題,提供社會相關專業技能培訓,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提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職教理念,加以本土化吸收與轉化,并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結合學院教師、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和學院相關教學設備的實力構建的。學院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是打破傳統課程體系,提高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教師上課的激情,與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相關工作技術人員一起合作,在工作任務中完成專業課程設計,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有色金屬礦山生產一線的相關專業技術。一、采礦工程專業行業背景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第一所政府公辦高職院校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也是中南有色職教集團的培訓基地,主管部門為湖南有色金屬管理局。采礦工程專業是學院特色發展專業,該專業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針對湖南有色金屬管理局所屬的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各事業部的發展和需求,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學院在專業建設尤其是課程建設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在建設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堅持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并通過建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培養出一大批有色金屬礦山企業所需的采礦工程專業人才。
二、從教育的本質看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原則
教育的本質就是學校根據國家社會發展要求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有針對性的影響。高職教育區別于其他本科教育和中職教育的。首先,高職教育目標是培養有一定素養和有一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與普通本課相比,高職教育更加側重于相關專業的實踐動手能力。有學者認為,應該從工作過程中設置相關的課程,根據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工作崗位的知識來構建相關的課程體系。所以,高職教育應該接近生產,具有實用性。其次,高職教育與中職教育的差異主要在于層次和崗位定位的差異。高職教育側重于學習能力和高級技能的培養。中職教育更側重于初級技能的培養。所以,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僅懂技術,同時還具有更好的素養,有更大的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一)整體思路
根據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采礦工程專業研究報告分析,結合有色金屬礦山生產的工藝流程,確定學院采礦工程專業培養人才的五個職業崗位:爆破工,支護工,鑿巖工,通風工,卷揚工。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地采教研室的組建由采礦工程專業教師和礦山企業采礦一線技術人員等多方參與的課程體系設計隊伍。采礦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按學生就業崗位—工作技能要求—專業知識要求—核心能力要求,分析礦山企業崗位的工作流程,總結采礦工程專業在礦山生產中的工作任務,然后構建出基于工作過程的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二)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1.專業需求分析與定位
教育的本質首先服務于社會的發展,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采礦工程專業著眼于湖南乃至全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同時,對現有國內開設采礦工程專業的高職院校進行調研: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礦工程專業主要是培養礦山設計人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采礦工程專業將依托中南有色金屬職業教育集團,聯系有色行業金屬礦山企業,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讓學生通過專業學習讓建立誠實守信,團結協助,敬業奉獻,開拓進取的理念,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中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服務。
2.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的確定
通過分析采礦工程專業所在有色金屬礦山生產中的工作任務,系統化總結了相關的課程體系。
四、教學保障
(一)硬件和軟件條件
本專業的硬件建設主要主要是利用中南有色職教集團里的礦山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按照工作過程教學。軟件建設主要是聘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一線技術人員指導學院采礦工程專業教師,依托中南有色職教集團平臺,打造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
(二)教材編寫
結合礦山生產實際情況和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礦山項目任務編寫《礦山爆破》、《井巷施工與設計》、《礦山通風與安全》及《礦山開采設計原理》等相關專業教材。
(三)網絡教學資源平臺
利用泛雅教學平臺,學生任何時候可以充分利用手機來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如果上課沒有聽懂,課后可以通過手機來咨詢專業老師。通過課程建設,使學生線上和線下都可以自主學習相關專業課程。
(四)學院的支持
近幾年來,學院投入的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來支持學院的專業發展,派專業教師去國內和國外學習。資源環境系領導大力支持地采教研室的專業教師基本上都去有色金屬礦山生產一線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
五、教學評價與反饋
(一)教學評價
利用網絡平臺,比如微信、電腦和手機等,建立相關課程質量評價系統。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課程項目任務所掌握的熟練程度,來給采礦工程專業學生打分,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所講的相關專業知識是否通俗易懂,是否對自己專業技能的提升有幫忙,來對采礦工程專業教師上課質量打分。
(二)教學反饋
學生畢業之后,學院地采教研室派一名專業教師,去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地方,對學生、家長和有色金屬礦山企業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家長滿意度,學生滿意度和有色金屬礦山企業滿意度,實時和調整課程體系建設,使采礦工程專業建設始終與社會的發展同步。
結語
基于工作過程的采礦工程專業系統化課程體系建設是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在特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上的探索和創新,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表明:該課程體系以工作過程為載體,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素養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社會和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培養令人滿意的采礦工程專業學生。
參考文獻:
[1]徐作棟.基于工作過程的數控技術專業系統化課程體系建設[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
[2]徐國慶.高職教育課程質量評價指標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3.
[3]丁金昌.實踐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與創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
作者:馮松 單位: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