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業教育下財務管理教學模式構建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財務能力欠缺已成為阻礙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結合大學生自主創業需求改革創新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文章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學生綜合評價等方面提出了“三維一體”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新模式。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較低,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相當普遍,比例高達20%—30%,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國大學生財務能力欠缺,影響了大學生成功創業。在大力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今天,作為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極強的應用課程,傳統的就業教育模式下產生的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新形勢下時展的需求。為滿足創業教育需求,我國一些學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如案例教學模式有呂洪雁(2006)提出的三維立體式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模式、姚麗瓊(2011)提出的“合作性學習模式”、蔣敏周(2011)建議將大學生理財創業計劃作為實踐教學案例引入到財務管理教學中;宋小萍(2011)和閆華紅(2013)提出了ERP沙盤模擬教學模式;蒲林霞(2013)認為,CDIO工科教育模式也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王璐(2011)提出了問題探究性教學模式。
一、財務管理課程與大學生創業的關系
(一)增強了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財務管理意識
財務管理意識缺乏是大學生創業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如大學生缺乏籌資分析能力、融資能力差、缺乏投資分析能力、忽視內容部資金的管理與循環等。財務管理課程讓學生了解如何進行資金的管理、掌握和運用財務管理活動的四個方面,即籌資、投資、營運和分配。
(二)財務管理內容貫穿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全過程
大學生自主創業從啟動資金的預測到利潤的分配、從成本的核算到風險的控制、從財務報表的分析到企業經營的決策,每項活動都離不開財務管理。同時,財務管理也延伸到企業的每個角落,大到整個企業,小到每個員工,每項經濟活動都與財務部門發生聯系,離不開財務部門的指導、約束和審核。
(三)提高了大學生財務管理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獲得和使用資金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大學生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同時,培養和提高大學生財務管理的基本技能,能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解決創業過程中涉及的有關財務管理問題。
(四)為大學生成功創業提供了保障
大學生創業是否成功直觀體現在財務成果上,財務成果是所有創業活動綜合的結果。創業要成功,就要保證經營決策正確、經營要合理、風險能控制、產品要暢銷、企業制訂的計劃能貫徹、對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習財務管理課程,了解和應用相關財務指標進行控制和考核,為大學生創業成功提供了保障。
二、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財務管理能力表現分析
(一)缺乏基本的財務管理意識
據中國大學生創業網的不完全統計,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為2%—3%,即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浙江省,成功比例也僅為5%左右。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多樣,但主觀原因是缺少創業應具備的財務管理知識,特別是一些非財經專業的學生,他們對財務計劃和財務風險分析較少,甚至沒有,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可有可無,最終因財務問題導致創業失敗所占比例居多。
(二)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環境分析能力
財務管理環境分析能力無論是對企業的財務會計還是企業管理都十分重要。大學生作為初創業者,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環境分析能力,主要表現在缺乏金融市場與企業理財活動關聯性的分析能力,如獲取資金的籌資能力、為剩余資金尋找出路的投資能力和長短期資金的轉化能力等。財務管理環境分析本身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它涉及面廣、不確定性大、需要的知識多,也有很強的“藝術性”。
(三)現金流觀念淡薄
許多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不是項目選擇不好,而是片面追求規模,不顧自身經濟實力,盲目投資,對現金流管理不重視,現金流觀念淡薄,最終因資金鏈條中斷而導致創業失敗。具體表現在只注重銷售、不注重應收賬款的管理、對存貨等短期資產的管理不重視、對已有現金流缺乏規劃上,造成現金多余或不足。
(四)財務核算缺乏精度
大學生在創業初期由于沒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和會計標準體系,會計賬記錄簡單或記錄不清,漏記、錯記現象嚴重。這表現在成本核算不夠準確,將非生產經營性支出列入成本項目,個人和家庭其他來源的收支與創業投資項目收支混淆;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過程中隨意性較大,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和規范的財務分析;對短期資產的管理沒有周密計劃,隨意安排,影響資金流的周轉效率;不注重籌資成本的核算,籌資方式的選擇隨意性較大,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等方面。
三、創業教育下財務管理教學模式的構建
為適應大學生自主創業對財務管理相關知識及應用的需求,培養適應創業需求的創業型人才,本文提出建立三維一體的高仿真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構建。
(一)重新設定教學目標
傳統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理財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這一籠統的教學目標導致教學過程中常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實際培養出只會解釋問題而不會實際解決問題的財務管理者。創業教育的興起和創業型人才對財務管理知識的需求,應將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細化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知識目標的設定通過設立導向性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將財務理論知識和方法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將枯燥的理論通過實際問題直觀呈現出來。能力目標包括環境適應能力、認知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培養學生對環境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并具備對環境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斷能力,能獨立思考、吸收和運用新知識,有一定的創新精神。素質目標包括基本素質和專業素質,基本素質如思想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專業素質是作為財務管理專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二)優化教學內容
當前大多數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材仍沿用傳統的框架,即財務管理目標、貨幣時間價值、籌資方式、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投資決策、營運資本管理、利潤分配管理、財務分析。為適應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需求,首先,結構上需要調整,如將投資決策可以放在貨幣時間價值后講授,有助于學生對貨幣時間價值的理解,財務分析較綜合地體現了會計學的知識,可以將它放在投資決策后講授;其次,教材內容要更新,能跟上形勢的發展,如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一個趨勢是物流融資,但教材仍未將其納入融資內容,講授時不能僅僅介紹一些大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要考慮到創業初期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介紹更符合它們的融資方式;最后,注重相關知識的聯系與補充。如在講授項目投資時,可以聯系會計中的收入成本、折舊等知識,講授資金成本與資本結構時聯系增加利息與企業利潤、所得稅間的關系等。同時,學生創業除財會知識外,還涉及創業教育學、市場營銷、管理會計、經濟法等課程的相關知識,雖然部分課程會單獨開設,但在講解相關問題時要適當引導學生回顧或補充,這樣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
(三)注重行動導向型的高仿真演練設計
傳統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主要是灌鴨式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缺乏實踐能力。為培養創業型人才,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結合“合作性學習”模式,設計以行動導向型的高仿真演練為主的教學策略。為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首先要求學生單獨完成創業的前期工作,如市場分析、競爭分析、財務計劃和風險分析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實現知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中深化的良性循環。其次以“合作性學習”模式作為新型教學組織形式,構建4—5人的創業團隊,以模擬企業為載體,進行高度仿真的模擬競爭經營,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培養不同環境下的財務管理能力和經營思維能力。最后,根據前兩個環節的綜合表現,指導優秀團隊申報學校創業項目,入駐學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真正實現教學—經營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四)完善學生綜合能力評價體系
學生綜合能力評價體系設計的內容要以課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為基準。教學目標的實現是以學生為載體的,要確保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實施效果,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因此需要對其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梁俊杰.論財務管理在大學生創業企業中的重要性[J].大學教育,2013,(22).
[2]單曉瓊,婁鈺華,吳艷青等.大學生創業影響因子與創業失敗研究———基于166位創業失敗者的調查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5,(21).
[3]吳從慧.基于創業計劃的高職財務管理案例教學創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1).
[4]劉淑華,孫險峰,孫志梅.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完善[J].財會通訊,2010,(31).
[5]王璐.基于創業教育之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模式創新[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2).
[6]鄒斌,郭小金.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以《創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
作者:張明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