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生創業教育有關問題調查與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次調研的目的是了解高校創業教育中遇到的困難,為創業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依據。主要采用實地調研的方法,調查了高校創業教育的現實情況,得出了現行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即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落后、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課程覆蓋不完善和實踐平臺短缺。
【關鍵詞】創業;創業教育;困境;調查;分析
一、調查目的
創業是一種新型的就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十八大報告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由此可見,黨和國家一直把鼓勵、支持創業放在突出位置。在培育國家創新體系、營造創業環境的過程中,創業教育必須先行。只有通過開展創業教育工作,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人才,推動創新創業活動的進行。因此,創業教育受到多方關注和重視。經過近幾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創業教育已在我國大多數高校逐步推廣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歷史、傳統、教育體制等原因,創業教育進展停滯不前。本次調研旨在弄清楚高校本科生創業教育存在哪些問題、哪些因素影響著大學生創業教育,以便為創業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依據。
二、問題設計和樣本選擇
圍繞目的,本研究設計了調查問卷和訪談主題。問卷的主要內容涉及學生自身創業和創業教育的認識,高校創業教育開設的基本情況,大學生認為在高校創業教育中最希望獲得的知識、條件和能力等方面的內容。訪談主題主要集中在了解高校創業中心的基本信息、活動情況;還有對現在創業教育進行停滯不前存在的困難的見解。為了獲得可靠的數據,此次調查采取了大規模隨機抽樣和定向抽樣的兩種方式。隨機抽樣可以整體地了解到高校創業教育進行的基本情況。定向抽樣本研究選取向參加選修課的同學們和部分高校創業中心人員進行問卷發放,了解創業教育課程與創業中心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本研究選取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三所學校作為樣本。選取這三所學校的原因是,這三所綜合類大學覆蓋了經管,理工,文史教育等全系列的學生。江西財經大學創業孵化中心,華東交通大學大學生創業協會,江西師范大學鹿鳴文化創業園是江西高校創業組織典范。對這三所學校大二大三大四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樣。對三個學校的創業組織,江西財經大學創業孵化中心,華東交通大學大學生創業協會,江西師范大學鹿鳴文化創業園的創業學生和指導老師進行抽取訪談。本次高校調查部分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49份,回收率達到了91.5%。其中隨機發放問卷450份,回收417份回收率達到了93%;定向問卷發放了150份,回收了132份,回收率88%。綜合來看,整體問卷回收工作達到標準。訪談調查本研究選取了江西師范大學鹿鳴文化園的創業指導管理人員進行深度訪談。并對訪談結果做了詳細的記錄。
三、問卷調查結果
(一)基本信息部分
本次調查是整體高校調查的江西師范大學部分,所調查的所有學生都是江西師范大學的學生。1.由于江西財經大學是一所財經類綜合院校,江西師范大學是一所師范類綜合院校,只有華東交通大學是一所理工類院校。總的來說財經類文史教育類專業人數多而理工類專業相對比較少,無論是隨機發放的問卷還是定向發放的問卷,調查對象是女生的比例占得比較高。2.由于調查的時間為下半學年,大四1.09%學生大多數可能已經出去實習或者工作,樣本中的各年級同學人數分布情況如下,大一26.23%,大二32.79,大三39.89%,人數依次遞增,但總體分布均勻。
(二)創業教育信息情況
1.學生們對于創業的理解和態度不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對于創業的理解還是比較清晰的,認為創業是深層次的“事業”,而不是簡單的開辦一家公司或一個科技項目的同學占77.05%的絕大多數。對于大學生創業的態度,僅僅有4.37%的同學反對認為學生還是應該以學習為主。絕大部分的同學都積極認同創業的行為。但是當同學們被問是否考慮自主創業的時候,38.75%的學生有考慮過創業作為方向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實施。接近40%的同學認為畢業后首選的方向是穩定的就業而不是創業。這說明學生們創業的意識還是很模糊,學校創業教育工作還有待加強。2.學生們對于創業教育的理解和態度相比普通教育,創業教育對學生來講可能沒有那么熟悉,在江西師范大學的調查之中,過半學生們對創業教育的概念比較深入,56.83%的同學們認認為創業教育是創新的綜合素質教育。31.15%的同學認為創業教育是教學生開創事業的能力教育。但是對創業教育感興趣的同學們只占有21.86%的比例,大多數學生都只想找份工作或者考個單位,說明這三所學校學校的的創業風氣、創業教育工作還有待加強。
(三)創業教育課程情況調查
1.問卷第三部分是對采訪樣本創業課程的調查,對于學生所在大學是否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的問題,除了定向發放回收的44份“創業基礎”課程學生全部選的是已經開始了創業教育課程的問卷。隨機發放的問卷中的28.57%是回答已經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另外71.43%是回答并未開設創業教育課程。而且參加過創業教育課程的同學,96%是選修課,92%占2個學分。說明所調查的大學的創業教育的形式主要還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2.在創業教育課程的進行過程中,一半以上(53.01%)的學生認為創業教育的實例研究非常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從實際例子中獲得知識是他們最能接受的方式。30.12%的學生認為創業教育課程主要吸引他們的是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3.創業教育進行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困難也是創業教育進行的一個改進方面,通過分析,48.19%的學生們認為在創業教育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還是學習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和實際操作創業相結合。那么如何加強創業理論的實際能用度是創業教育的重點難點。39.76%的同學認為創業實例離自己遙不可及,這也是學生在創業教育課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4.創業教育的教材的調查情況顯示,50%以上的同學上的創業教育課程是沒有專用教材的。這也是目前創業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困難之一,目前并沒有一本普適的權威教材供師生學習。
(四)學校創業教育指導中心調查
江西財經大學的創業孵化中心、江西師范大學鹿鳴苑、華東交通大學大學生創業協會,主要任務都是給大學創業活動提供一個孵化平臺。幫助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提供一些資金的扶持、導師的扶持等等。從創立開始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但是可能成立時間比較近、在學生中的影響還有待加強。接近一半的同學模糊地認為好像創業指導中心有但是不了解,并且感覺創業指導中心的作用不大,影響很小。
(五)學生課外創業教育調查
學生課外對與創業教育的參與程度并不是很高,42.62%的人并沒有參加過一次創業教育講座。其個中原因除了學生本身,可能是學校創業教育講座舉辦的不多或宣傳不到位。參加過1次創業教育講座的占30%。是什么原因使一半同學沒有參加,三分一參加之后就不再參加了呢?
四、調查綜合分析
總結問卷調查和訪談結果,我們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結論。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落后
首先,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理解滯后。時至今日,很多高校在校生對于創業教育甚至對于創業的理解都有偏差。認為創業就是創辦公司而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創辦公司企業的人才。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解釋,創業教育是培養具有開創性個性的個人,這種人應具有首創、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具有開拓技術、社交和管理的技能。
(二)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教育的新型教育。它對教師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師除了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應有創新創業理念的火花和新式教育方式的使用。并且創業是一個非常強調實際操作和實踐經歷的過程,因而創業教育的“播火者”教師最好能有親身創業或參與經歷才能更好地激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而現行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任創業教育課的老師大多數都是其他學科的老師,本身有著他們學科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只是順便帶創業教育課,這使得教師無法全身心投入創業教育的教學和研究,不愿開發創業課程,使得創業教育整體事業停滯不前。同時絕大多數缺乏創業實戰經歷,在授課過程中可能并不能給學生帶來最貼切的指導。類似于“紙上談兵”的講授陳舊概念和傳統思想,無法勾起學生的創新創業火花。還有,創業教育教師都是一整套理論對所有學生,而創新創業具有極強的個體特殊性。
(三)課程覆蓋不完善
創新創業需要其他知識作為支撐,這使得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成為一個系統的工程,創新創業必須融合到學校整體的培養計劃之中。創業教育就必須應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但現實大多數創業教育課程只是存在于許多高校的一個個孤立的課程,是存在與傳統“正規教育”邊緣的“業余教育”,與學校整體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脫鉤,缺乏有機聯系和結合。這是制約創業教育的實施成果的一項重要因素。
(四)實踐平臺短缺
創業是一項實戰的過程。創新創業教育也需要實踐的支撐。沒有實際鍛煉的創業教育只能是“紙上談兵”。創業大賽是高校學生一個很好的平臺,能夠給與學生創業實戰鍛煉。可是從1999年清華首辦創業大賽以來,無數優秀獲獎的創業項目,實際落地的屈指可數。甚至有許多參賽團隊是為了獲獎而參賽,比賽結束之后就置之不理。這違背了舉辦創業大獎賽是為了激勵大眾創業的初衷。在調查中還發現,曾今紅遍一時的各種高校創業俱樂部也行之艱難,很多俱樂部舉辦活動宣傳創業理念招攬創業人才的時候,學校竟然橫加阻礙,沒有提供應有的支持,切斷了學生之間的創業交流。我們知道,學生交流也是教育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意見[EB/OL].
[2]譚光興,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框架的理論研究[J].高教研究2006,(11).
[3]梅偉惠,徐小洲.中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難題與策略[J].教育研究2009,(4).
[4]周丹丹,徐敬偉.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市場研究2016,(6).
[5]李偉銘,黎春燕,杜曉華.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十年:演進、問題與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3,(6).
作者:徐敬偉 江濤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