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我國越來越重視對創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但是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往往還是以趣味活動小組或者課外活動的形式展開,還處于非計劃性的低水平、低層次管理狀態。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其次探討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模式;最后指出,為了更好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必須健全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教育;創業教育;管理模式
最近幾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對創新型復合人才的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慢慢變成“顯學”,很多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并獲得了可喜的成果。[1]但是由于我國現階段的高等教育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上還比較單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往往還是以趣味活動小組或者課外活動的形式展開,并不是以培訓或非課程化等方式來實施教育,因此還是處在非系統性、非計劃性的低水平、低層次管理狀態,[2]傳統單一的方法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必須構建一套完善、系統的大學生創業和創新相結合的一體化管理教育模式,用大學生創新活動促進創業,用創業活動帶動創新教育,使之相輔相成,逐漸完善新的教育模式,從而促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
1.意識教育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首先來說是一種精神和理念教育,但是其本質還是素質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心理素質、人格品質和團隊管理能力等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教育,從而為培育出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大學生。
2.知識與能力教育
在當今社會,擁有了創新創業意識還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另外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要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技巧、技能和溝通、管理能力等,只有具備這些技能,創新創業之路才有可能順利。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向應該是高新技術產業,因此必須要具備持續的創新能力和一定的核心技術,因為只有擁有先進的核心技術,大學生的創業才有競爭力,其隊伍才能逐漸發展壯大。創新創業作為一項挑戰性和難度都很大的系統工程,單靠一個人是很難做強做大的,因此,建立一個協調一致、分工合作明確的團隊是決定創新創業成功的關鍵。
3.實踐教育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教育活動,因此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理論教育必須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例如,可以開放實驗室、圖書資料室,創立實踐實習基地,設立網上模擬實驗室,和企事業單位一起建立實踐基地等,從而使大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還要安排有經驗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實際水平能力。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模式
1.設立課程模式
課程體系一直以來都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內容,但是我國現階段大都缺乏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因此亟須建立多類型、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其中包括創新創業知識、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內容。我們需要制訂合適且科學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并保證它在大學生接受四年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得到落實。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教育質量的核心問題,也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內容。其中創新培養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縱向拓展型模式。實施技術專業+管理學輔修、技術專業+經濟學輔修等模式,對以往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改革,關注重點從產品的技術設計、生產流程向營銷、銷售等方面延伸,強化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辦學,使學生不但能夠掌握專業技術,也了解生產和經營過程。②橫向拓寬型模式。對于管理類、經濟類、外語類、法學類等專業,在確保學生學科專業基本技能、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增加設置能夠反映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的課程模塊,使之向相近學科專業以及相關專業領域拓寬,使學生的專業面得到拓寬,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③基礎加模塊模式。對于理工科類專業的學生,為了培育社會急需人才,應該在專業內根據需要調整專業方向,使得學生能根據社會需求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課程模塊。④產、學、研相結合模式。實行大學生科研計劃,鼓勵大學生積極加入到企事業單位的實踐以及教師的科研工作中來。同時教師也可以將產業實踐和最新成果及時反饋到課堂,或者融入教材,使教學活動延伸到市場和科研第一線,從而對學生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優化。此外,學生在參加科學研究活動時,能夠強化務實創新和創業意識的科學精神,提升其實踐能力。
3.優化管理模式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管理要實現與社會各界以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整體配合,并且依賴校內各個子系統的聯動管理、緊密合作,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和管理體系,就必須對整個活動過程中的各階段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的跟蹤、咨詢、服務、診斷和精細化管理。①籌備期。重點是進行品質、意識、能力和精神的教育訓練和培訓,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素質。這一階段可通過學校教育培養來實施。②初期。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融資、政策、場所和技術等支持,安排導師對他們進行及時的指導,解決其中遇到的難題。這一階段不但需要學校的培訓和教育,還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政府政策的扶持、正確引導以及理解。③中期。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跟蹤、咨詢和診斷服務,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同時學??梢园阉麄內〉玫慕涷炓约皯撐〉慕逃柤皶r地反饋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去。
4.健全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環境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應該是高校、社會、政府的共同行為,而不是簡單的高等學校教育行為,因此,只有所有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還沒有出臺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肯定會遭遇很大的風險和困難。所以,政府需要根據“積極引導、鼓勵支持、保障權益完善服務”的方針政策,給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拓展空間,加強服務,完善政策,優化環境。比如說可以給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擔?;穑粚Υ髮W生創新創業的行政審批規范化,簡化審批和辦證手續等。
三、結束語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強化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等。所以,為了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良性健康發展,需要建立一套系統全面的教育課程體系,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建立以政府為主導、高校為承擔者、企業為輔助參與者的服務管理模式,逐漸形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機制;此外,還需要強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在金融、稅收等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優惠,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加以鼓勵,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文化環境建設和宣傳報道,形成優良的人才成長土壤和文化氛圍。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擁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曉梅.試論大學生創業基地的功能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120-122.
[2]魯保富.論教育現代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25(2):143-147.
作者:田蕾 單位:河南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