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形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業技能,使之掌握創業必備的素質和能力,即工具價值。二是促使學生創業意識的養成,使其形成敏銳的機會意識、獨特的首創精神和理性的冒險精神,即導向價值。三是拓寬就業渠道,解決就業問題,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即社會價值。四是實現教育的本原宗旨,促使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即元價值。因而從價值上看,大學生創業教育其實是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一種延伸和豐富,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理論對于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無疑具有極大的理論啟發和實踐促進的作用。并且,創業教育對解決就業問題,尤其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能夠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果。首先是觀念上,大學生創業教育可對學生的職業觀念產生影響,概括為兩點:一是幫助學生理性認識就業、擇業、創業的關系,認識創業這種就業形式對個體職業理想和價值的意義及作用;二是幫助學生理清職業選擇,塑造創業意識和理性風險意識,轉變學生群體的擇業觀念,從尋找就業機會轉向自我主動創造就業機會。大學生創業教育不是直接幫助學生去尋找工作崗位,而是重在給予學生創造工作崗位的理念和方法。其次,在方法上,大學生創業教育對學生的方法教育包括創業前期準備教育和創業進程管理教育兩部分。其中創業前期準備也就是學生對就業機會的主動選擇、自我創造以及創業資源儲備的過程,著力使學生掌握評估與選擇創業機遇、獲取和整合創業資源、養成創業素質的原則和方法。創業進程管理教育培養的是學生在創業活動進入實質性階段后必須掌握的經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后,在結果上,大學生創業教育幫助一部分學生自主創業,這就相當于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機會,從而促使大學生就業分流,推動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解決。創業教育雖然在全國高校逐步展開,但是目前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和系統的創業教育模式,高校創業教育和大學生創業活動尚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缺少關于創業教育的內容體系的探討。
二、大學生創業的SWOT分析
根據大學生創業的價值和現狀分析,筆者針對大學生創業進行SWOT分析,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層次化框架提供戰略層面的依據。
(一)外部優勢分析
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如下:大學生們充滿朝氣與活力,并且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與勇氣,這些都為他們成為創業者提供了前提;大學生接受過理論和技術上的教育和培訓,這使得他們在創業時較其他未接受過專業教育的人更具優勢;目前大學生創業雖未成為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成功案例早已為眾人津津樂道,這些成功案例對于學習能力、領悟能力及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均較強的大學生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觸動,激發他們體內的創新因子,促使他們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創業均十分重視,與大學生創業相關的優惠及扶持政策紛紛出臺并日趨完善,越來越好的國內創業環境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外部劣勢分析
我國大學生教育主要在學校中進行,缺少與社會接觸的機會,這一現象將導致心理成熟度與學生創業經驗等方面的不足。加之不夠準確的創業定位、容易發熱沖動的頭腦和不夠成熟的行為手段,更使得他們在創業時容易敗給久經商場的競爭對手。創業后所需的對企業的適應能力和對公司職位角色的理解程度是大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時所涉獵不到的,這些都是在實際管理中所必備的條件,這方面的匱乏使得企業很難健康發展。此外,創業本身是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創業時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市場中無處不在的風險都會成為創業路上的絆腳石,當今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相對缺乏,風險承受能力嚴重不足,這將會使其創業之路布滿荊棘。
(三)內部機會分析
當今國際經濟形勢非常嚴峻,金融危機日漸嚴重。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濟上的崛起不可避免地使國內的初創型企業吸引到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的眼球。與此同時,國內的各級政府也逐漸認識到創業對市場經濟發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在這種國際、國內形勢影響下,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優越,因此應鼓勵并通過扶植、培訓、指導等手段幫助大學生進行創業。
(四)內部阻力分析
從形勢及政策等方面來看,大學生創業具有很光明的前景。但是由于多數家庭中家長的思想比較保守,只希望子女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很少有家庭會支持自己的子女冒風險進行創業。因此,創業者必須克服來自家庭的阻力。此外,市場競爭是客觀存在的,不會因為大學生能力不足而降低要求,大學生需要提高適應激烈環境的能力以應對當下的競爭。同時,由創業失敗帶來的損失容易對大學生的情緒造成負面影響,會降低他們的創業沖動。
三、創業教育內容層次化框架
在考察了遼寧省部分高校在學生創業教育過程中的需求和創業指導實踐之后,筆者以創業教育的“知行合一”為指導理念,對創業教育的模式進行了探究。從社會上大學生的創業、就業情況來看,經濟管理專業的學子創業難度較高、就業壓力大。該專業的特點在于知識和能力的完美結合,特別強調“知行合一”在學習和工作生活中的實施。而學生自身的生活閱歷不足,難以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在創業時,就很難將自己與其他的創業學生區分開來。雖然很多學生都參加了創新、創業等競賽活動,提高了的實踐能力,加大自己的競爭力,但與真正的創業實踐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學生職業發展,創業活動及適應方面,仍然需要指導。
(一)基本工作內容———職業生涯教育指導
在“知行合一”中,“知”是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內容的“本”,在創業教育中,表現為對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教育和實踐活動的指導。學生創業的基礎,就是對創業大環境的感知以及對自身需求和優劣勢的清醒認知。在課程中,教師以高年級學生的創業為實例,通過課堂的教授,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
(二)增值內容———創業教育工作指導
教師本著對學生、社會負責的精神,在幫助學生進行創業體驗的同時,對學生創業進行前期教育。這并不是說,要替學生找創業項目,而是在學生遇到創業方面的問題時,能夠給以盡可能多的指導。當然,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程教育的同時,輔以科技競賽及創業競賽項目的指導。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可以由創業社團實踐基地、創業實習基地、創業崗位基地和大學生科技創業園等構成。創業實習基地,即學校組織大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以此來提高自身素質,幫助學生創業成長的校內外活動場所。不同的教學階段、專業實習形式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創業實習基地要具有強烈的針對性、明確的目的性、具體的指導性和完備的計劃性,包含大型國有企業以及小型私營公司。學生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本領與素質,形成創業所需的基本能力與技能。上述創業教育工作增值內容的實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針對某一學校在大學生實習時的做法,筆者摸索出一個創業教育教師工作指導策略。該校學生在大學前三個學年基本修完學分,第四學年更多的時間用來尋找就業機會,可稱為“3+1”模式。在這個模式中第四年共包括:畢業設計指導的三個小學期和穿插于其間的就業實習兩個小學期。針對這樣的學年安排,可以將實踐學期一和實踐學期二視為創業“實踐階段”;而將三個畢業設計小學期視為“理論階段”。按照這個思路,指導教師對學生創業教育工作指導策略:在第一小學期中,指導教師在指導畢業設計的同時,將與創業、就業和工作相關的一些理念、實例、做事的方法和原則等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創業、就業前對就業有理性的認識。在實踐學期一和實踐學期二中,針對學生遇到的找工作、創業等具體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探討,幫助學生理解具體問題的實質。第二小學期,在進行畢業設計檢查的同時,總結學生在就業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幫助學生做好下一學期的計劃。第三小學期,在進行畢業設計完善的同時,總結學生在就業實踐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幫助學生理解進一步深造以及工作中的做事方法和原則,側重指導學生適應畢業后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創業技能。
四、結語
創業教育是項持久的工作,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大學生創業的綜合素養,既需要國家的政策引導,也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針對高校特色,以學生為本,不斷進行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與評估,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具有勝任能力的創新型大學生創業者。
作者:初青松 孫靖皓 侯夢琪 單位: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