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于專業技術知識以及科學人文素養的高等教育在現階段已不能夠滿足社會培養的需要,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與社會生產緊密結合的教育機制能夠為人才培養提供新的動力;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抓住改革轉型的先機,明確改革定位,增強校企合作,為人才素質提高以及創新機制完善提供強有力的力量。
關鍵詞:高等教育;創新創業;新工科;改革轉型
一、概述
2017年2月份以來,教育部牽頭積極推進新工科工程的建設,先后形成了“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有關戰略部署,并且公開了《關于開展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著力推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目標,全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爭做世界新工科領域的領頭羊?!靶鹿た啤钡目偩V領是立德樹人,建設理念是應對國際變化、塑造強國未來,總目標是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前沿工程人才。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有關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相對完善的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新工科的建設將持續激發創新創業教育的內生動力,為其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新工科建設充分融合,不但能促進新工科教育的發展,也能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持續前進。
二、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
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在關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中明確表示:開展“新工科”工程建設是教育部堅定打好提升質量、推進公平、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并要求各有關單位要把“新工科”建設作為引領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用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推進項目實施。此次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覆蓋面廣,總計包括了202個“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以及410個“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文件中將“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劃分為工科優勢高校、綜合性高校和地方高校三大類型,將“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劃分為人工智能類、大數據類、智能制造類等熱門“新工科”在內的19個項目群。教育部對推進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本科專業探索與實踐”等首批“新工科”試行項目實施提出了如下四點總要求:1.以“新工科”理念為先導因素凝聚更多的共識。2.以需求為牽引開展多樣化探索。3.以項目群為平臺加強交流合作。4.以統籌內外資源為途徑加大項目支持。新工科概念的提出為我國壯大工程學科開辟了新角度,也為我國工程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工科的建設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如何銜接新工科人才培養,如何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既是新工科建設對雙創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林健在其《面向未來的中國新工科建設》一文中談到具備雙創能力是對新工科培養的工程技術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結合教育部對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提出的要求,我們不難看出,新工科建設要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積極實施相應改革:1.高校應借鑒發達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的先進經驗,引入創新創業教育新理念;2.高校應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專業學科和區域經濟發展對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差異,建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3.高校需根據人才培養定位和新工科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將創新類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創建多元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4.高校應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5.高校應通過健全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體系,做好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頂層設計和相關重要決策,促進雙創教育可持續發展。
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隨著產業技術革命的發展,各種新興技術出現在人們眼前,在加快社會繁榮、科技進步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困擾,為了深入技術變革,提高社會生產力,國家正在大力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大戰略,旨在激發社會群眾尤其是高校學生學習新技術,新領域的熱情,從而為經濟發展、產業革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力發展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新經濟、新產業發展對于大學生能力素質的基本要求[1],也是大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必要手段。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在末端反映為與實際相匹配的特征,能夠培養出勝任企業或者工業部門專業職能的社會人才,新工科的普及也要求學生在具備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同時,具有發現新問題,學習新知識,開拓新領域的創新能力[2],這也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最為有利的成果檢驗。新的工業革命對各類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人才能夠打破固有限制,融合新的技術和應用領域,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新工科在此基礎上孕育而生,其是全新出現的,從未有過的也是不同的傳統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3],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新工科為其營造的開放兼容的外部環境,同時新工科在探索發展中也需要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為其繼續開拓新領域,發展新思路提供有力保證。新工科從提出到實行經歷了數年時間,高校仍處在適應和磨合新的學科結構的階段,且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科制度,只能夠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發現不足之處,逐步完善有效的學科體系。而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與新工科的碰撞也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是機遇也是挑戰,這就要求高校在改革雙創教育機制時采用靈活的策略,不主觀不刻板,從多樣的創業實例中尋找規律,培養學生的新思維。
四、高校雙創教育在新階段的轉型改革勢在必行
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到來的同時,新工業科技革命也在隨之不斷發展。新時代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培養包括工程人才在內的各類人才成為新工業科技革命的一大挑戰[4]。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理應順應時代潮流,響應新工業科技革命的號召,加強對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無法滿足對工科人才的要求。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工科人才的培養結合在一起,有效地銜接,是對工科高校提出的新要求?,F階段各工科高校均有意識將創新創業教育提到日程上,但是仍存在許多不足[5]:第一,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不長,部分高校的老師和學生都不能對此產生足夠的重視,在推廣過程中受到很多阻礙,首先是很多人都不能正確地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意義,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的真正實施效果與預想的相差較大。第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健全,教學課程缺乏創造力,也是造成現階段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很多還是無法脫離傳統的教育模式,一直停留在書本上關于“創新知識”、“創業知識”的理論講解中,學生們自然無法對此產生興趣,缺乏實踐性的指導和培養是一大問題[6]。第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造成培養過程力不從心。一些高校盡管在大力宣傳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實際作出的努力少之又少,師資力量是完善的教育體系最重要的一環,然而很多高校并沒有重視引進專業人才。第四,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環節薄弱,實施效果亟待改善。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實際上可分為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是理論知識的傳授,需要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并且經過專業培訓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播;另一方面是理論知識的實踐,高??赏ㄟ^政府或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培訓基地,在學生們之間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墒呛芏喔咝8蛴诶碚撝R的傳授,在實踐環節沒有良好的實施計劃,造成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脫節[7]。針對現階段存在的許多問題,我們發現在高校加強創新創業的改革勢在必行。創新思維、創業孵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滲透我們的生活,引領著我們未來的生活,產業轉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智能出行,呈現出一種綠色低碳、網絡智能、共創分享的時代特征[8]。為了新時代的蓬勃發展,加強對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多方面科技人才刻不容緩。
五、加快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一)構建高校創新創業的組織體系高校應當高屋建瓴,著重構建好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體系。體系構建應當以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為出發點,在具體工作中以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學生們的專業教育中為落腳點。由上而下學校領導層應高度重視,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可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教學與科研的副校長任副組長。學校的其他部門應密切協同,共同參與到體系構建之中。除了成立領導小組,高校在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方面還可以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委員會,由分管教學與科研的副校長擔任主任,委員會成員由教務部、團委等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以及各學院相關負責人擔任。工作委員會的職責在于,在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在各學院的具體組織實施與協調管理,便于根據學院具體情況與學科特色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二)構建高校創新創業的教育體系高校應當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構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體系構建應以制度創新為先導。具體措施可以包括將創新創業納入第二課堂學分考察、實施在校生創新創業報告制度、建立跨學院跨學科的交叉培養制度,應注意措施需具有可復制性與可推廣性。體系構建應以載體創新為重點。具體措施可以包括健全體系,強化實踐,加強內涵建設和平臺支撐。在第一課堂上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在陣地建設方面充分發揮實驗室、科技園、創業園等的載體作用,支持各類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和競賽項目。最后,體系構建應以方法創新為突破、以服務創新為保障。團委、就業辦等部門齊心協力加強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業能力;聯合挖掘、培養創業項目并促成項目落地孵化。從時間維度可以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大致劃分為三個層次。針對大一新生的第一層次主要依據教育部頒布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其目的是為了開啟雙創啟蒙教育,讓新生充分體驗雙創的氛圍,激發雙創熱情。針對大二、大三學生的第二層次主要是與專業教育結合,在激發興趣之后以各類創新創業項目訓練計劃和創新創業競賽為主要抓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在競賽與項目訓練中逐步掌握相關技能、培養素養。針對大四甚至是畢業三年內的學生的第三層次主要是促進創新創業的成果轉化或孵化,重視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積極發現和培養創業典型,鼓舞學生的創業熱情。
(三)構建高校創新創業的協同體系協同是多個主體的協調與合作,為構建功能完善、分工明確的創新創業的協同體系,應該做到:1.校內機構的協同合作:聚集校內有關于創新創業的教育資源與設施,建立起健全的“統一領導、齊抓共管、開放合作、全員參與”的校內創新創業發展機制。2.高校之間的協同合作:加強高校之間的聯動協作,深度結合雙創教育與高校教育機制,努力實現“專業對口”、“課程與實踐無縫銜接”等特點的雙創校內合作體系。3.高校與社會企業的協同合作:組織建立起創新創業的導師庫,與相關行業、創新型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嘗試建立起“企業冠名班”,整合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與實踐機制,設計出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方案。
(四)構建高校創新創業的實踐體系創新創業的理論培養應該和實踐相結合,因此高校應該著重發展以下舉措:1.初步構建橫跨四級競賽的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體系。2.建立動態的學科競賽立項資助機制。3.依托創新創業教育的專職機構,結合各高校的特色專業與特色課程,建設覆蓋校內各主要學科方向的學生工作室,吸引招募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入駐,為全校學生提供有序、開放、共享、協同、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
六、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傳統教育對于知識積累的重視程度,但是更能夠貼近實際,在最大程度上讓學生體驗企業生產研發甚至創業的實際問題,不僅能夠鍛煉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轉化能力,也能夠為企業或者創業孵化機構提供深入發展的可行方案和發展方向,做到學生與機構共贏。在新階段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下催生的新工科,憑借著其全新的特點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開啟了新道路,新工科出生于外部環境的共同作用,也將用互通的學科規劃、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方式回饋于社會。而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既體現了國家傳統制造業轉型對于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工科背景下各學科相互交融、打破固有邊界的關鍵所在,是高校教育體制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服務于傳統學科專業的教學改革中,也將有利于學生將書本知識真正的用于實際,將想法真正的付諸實踐,也將有利于新工科與傳統學科在整合發展中不斷地迸發新的活力,共同為國家戰略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乃至傳統制造業的轉型發揮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快,胡順仁,李雙,等.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6):110-111.
[2]張望,白英,梁麗芳.面向新工科的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路徑探究[J].高教學刊,2019(07):4-7.
[3]李文秀,畢穎,于三三,等.新工科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02):1-5.
[4]蔣龍,吳海剛.新工科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8):54-55.
[5]王莉,趙玉穎.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及實施路徑研究[J].經濟師,2018(10):224-226.
[8]郭愛煌,宋春林,劉富強,等.新工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子教育,2018(01):1-6.
作者:葛慧林 周慶文 單位:江蘇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