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創業教育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職業教育包裝與印刷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案例綜述
(1)跑市場市場作為一種商品流通的場所,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而發生轉移,只會緊隨著正常的經濟規律產生波動,王小帥在03年畢業之后,加入了一家印刷企業成為基層員工。在職期間,他積極探索市場發展方向,為2007年創辦公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創辦博遠包裝有限公司初期,依靠引進的少量先進的印刷設備致力于商業印刷工作,短短兩年時間,博遠包裝有限公司就緊隨市場發展趨勢,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禮品包裝領域并相應地引進大量先進設備。調整的結果很快見效,企業產品穩定,積累增加,實現良性運轉。2012年,還是從市場需求出發,博遠又新上馬了酒類包裝,同樣斬獲頗豐,這兩塊業務現已成為博遠的立足之本。
(2)做品牌每一種產品都有其相應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該類產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長了其壽命。包裝作為產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徑,得到了王小帥的充分重視。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實,名副其實。具體體現到包裝環節,即要使包裝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質量。為達到此目的,博遠在生產中進行質量教育、實施質量監管、堅持質量跟蹤,使出廠產品百分之百處于優良和可控狀態,杜絕了質量事故的發生。
(3)用骨干博遠現有員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們默默地各司其職、忠于職守、打理企業,日常運轉有條不紊,王小帥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帥的挖掘、培養,包括從其他企業引進人才。單槍匹馬的年代早已過去,精誠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帥按此認知身體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關心骨干細微周到,最近又在考慮建立內部股權激勵機制,進一步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團隊凝聚力。
二、職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1.課堂教學與實踐脫節
創業是一個很難具象表達的詞匯,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但是,就目前職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教育情況看,存在明顯的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目前職業教育創業教育主要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沒有充分認識到能力實踐的重要性,進而導致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除此之外,由于創業教育屬于新興學科,缺乏成熟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較空泛,教學手段十分單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結合課堂討論為主體,輔之以簡單的情景化教學。隨著社會對于專業化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需求。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校經過各方面努力,開展了“挑戰杯”、“誠蓮杯”創業大賽及“黃牛莊”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但是由于經費不足、場地緊缺等因素,這些活動仍然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無法充分將課堂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
一、教學內容要在改革創新上求變革
教育內容是實施創業教育的基石,是承載學生創業夢想最重要的載體。因此,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要有別于傳統就業教育的內容,在知識的前沿性、廣博性等方面求變革,特別是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上下功夫,使學生“嗅覺”更靈敏、“眼光”更敏銳。一是教學內容要強化創業精神的培養。創業精神是支撐學生創業的內在精神支柱。創業精神包括堅定的決心、面對挫折的勇氣、創新進取的態度、勇于擔當的責任等。學校實施創業教育應以創業精神培養為基礎。因此,學校在組織實施創業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畢業創業時所可能面臨的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從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心理耐受能力、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等多方面入手,逐步開展心理訓練、團隊協作訓練等增強學生心理強度和精神意志力的課程,使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能夠心智堅定、勇往直前。二是教學內容要突出時代特色。成功的創業案例表明,好的創業機遇往往出現在當前新興和熱門的專業領域。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以原有專業知識為依托,引入新興行業、熱門行業和領域的知識,在分析研究新興、熱門行業發展態勢上著力,啟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如當前發展勢頭迅猛的互聯網行業,逐漸嶄露頭角的智能家具、智能機器人行業等,都將是未來可能出現大量創業機會的行業和領域。可以采用專題或者講座的形式出現在創業教育的課堂。三是教學內容要突出學科和行業的融合。思維的碰撞能產生智慧的火花,不同國境的相連能催生邊境貿易的繁榮。在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中,在突出新興和熱門學科專業領域的同時,還應重視交叉、融合性學科、行業領域的學習,同時加強對新興學科、行業領域對所學專業學科、行業領域的影響的分析探討,使學生能夠從多個不同的視角和維度來觀察、思考,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創業教育的實效。
二、培養模式要在體系融合上求拓展
創業實踐是學生創業能力的催生器。創業教育需要學校提供更多地實踐操作的機會來培養鍛煉學生的實際創業能力。這就需要學校拓展創業實踐的平臺,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融合培養模式,增強創業教育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咨詢服務職能。政府部門是創業和就業形式整體態勢掌握最清楚、信息最豐富的,且其承擔著為各類創業和就業人員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因此,學校可通過強化對政府機構的溝通協調,盡可能多的了解掌握創業扶持的相關政策,收集掌握行業發展態勢和信息,為學生創業教育提供最權威的政策解讀,為創業實施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支撐。二是充分發揮學校創業實踐平臺的培養鍛煉作用。學校創業實踐平臺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載體,更是學生創業能力的孵化器。學校要通過建立學校創業孵化園基地,鼓勵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研究,并對具有潛力和價值的項目提供物質與技術支持。高校還應整合資源,為師生創業打造一個可進行創業技能培訓、創業項目研究及創業活動開展的平臺,通過引導創業大學生參與相關課題、競賽等形式,在項目中增強對創業理念、實踐等方面的直接體驗與鍛煉,最終讓學生積累創業經驗,為畢業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是充分發揮企業的實踐錘煉作用。企業是最真實的檢驗創業教育效果的舞臺,也是創業大學生淬火升華的火爐。因此,學校用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構建校企一體的創業教育支撐體系。通過與企業加強交流與合作,將企業生產和科研活動引入創業教育實踐,鼓勵學校師生積極參與,并將學校科研成果與企業開展合作開發,實現成果轉化,在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同時,實現學校創業教育的新發展。同時,為學生提供到企業一線鍛煉的機會,讓學生接觸到企業一線的管理、經營模式,培養學生艱苦勤勞、團結協作的創業品質。
三、創業保障要在渠道拓展上求多源
創業實踐活動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活動,需要豐富的智力資源和堅強的資金支持。但是,當前高校從事創業教學的專職老師較少,且多由相關專業教師兼職,智力支持略顯不足;同時,高校財政撥款的性質決定了高校年度經費中可用于創業扶持的資金遠遠不足以滿足創業教育的需求。因此,高校創業保障要在智力支撐和創業教育融資上多下功夫,拓展智力和資金來源渠道,為學生創業奠定堅實基礎。一是“引進來”,補充兼職創業教育導師團隊。為了彌補專職創業教育導師在創業經驗與市場敏感度方面的不足,高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聘請社會上具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具有企業管理經驗的管理者、風險投資家、法律專家等感知市場一線的成功人士為學校兼職創業教育導師。二是“走出去”,合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創業實踐評估與管理。特別是在創業項目選擇、創業風險評估方面,地方專業風投公司和創投公司具有更加獨到的眼光和專業的智囊團隊,可采取委托、項目聯合等多種方式,對學生創業實踐進行專業指導。三是拓展創業教育融資渠道。學校應堅持開放性戰略,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尋求企業支持以獲取充足的資本,為學校創業教育的開展和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充足資金。學校可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加強與校友的聯系,鼓勵校友為母校創業相關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學校應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通過產學研一體化、校企基金項目、專利轉化等形式,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與此同時,高校還應注重為學生獲取社會創業資金提供幫助,如主動與政府或金融機構協商,完善大學生創業貸款相關政策、建議政府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建議政府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作者:張世強 陳曦 單位: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一藝術設計教育中創業教育在操作環節的缺失
(1)目前創業教育普遍還處在宏觀理論指導層面,并沒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進行深度融合。
(2)藝術設計類的創業教育在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內不完善,主要表現為教學教改研究大多缺乏可執行性,無法融入現有高等教育體系的課程模式。
(3)藝術設計教育轄多個專業方向,不同專業方向的知識壁壘增加了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的難度。
(4)“創業教育”游離于“正規教育”之外,大多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這種看似“穩妥”的辦法往往流于形式,使學生們激情有余而內功不足。解決以上問題的辦法,不在文獻歸納式的定性研究,而在于實證,即在創業教育的具體操作環節進行實證研究。本研究力求通過設計適合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業教育課程,為該專業高等教育課程體系進行補充,實證其具體操作環節的可行性。
二課程設計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第一,目前中國高校的專業課程多是單元制,一段時間內完成一門或一個單元的課程,而創業教育在時間上的需求是分階段、漸進式可持續實踐的模式。設置一門單元制課程或課余時間講座,都不是創業教育在教學時段上最好的選擇。第二,中國高校藝術設計范疇內包含多個專業方向,如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外觀設計、服裝設計、工藝美術設計等。這些專業因設計對象及專業范疇不同,會形成較明顯的專業壁壘。創業教育作為面向所有專業學生的通識課,在操作層面如果細化到滿足這些專業的不同特點,除創業理論外,在創業訓練或實踐環節很難做到統一指導。往往一門創業教育課程只能停留在理論教學階段,課程的實踐環節因專業的差異化而夭折。不論專業教師的配備,還是不同專業方向學生的實踐課題選擇,都將因“眾口難調”而流于形式。第三,在創業訓練環節創新不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高職創業教育發展概況
1.對創業教育的觀念認識不足在學校創業活動情況摸底調查中,對創業教育感興趣的學生約占34.5%,大部分學生對創業教育在求職就業中的作用還缺乏正確的認識,仍存在重視專業學習而輕視創業教育的現象。
2.創業教育的開展方式不恰當職業規劃中,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不緊,教育的場所往往仍然局限在課堂上。課程設置上缺乏合理性,講授的內容多為創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與社會實際結合緊密的創業內容、方法、步驟和技巧等方面則比較少,操作性不強。
3.創業就業教育中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面存在不足創業就業教育必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訓教學,既懂理論,又具有實踐經驗的師資十分缺乏。在教學中,教師只是停留在理論的講授上,而實際操作偏少,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狀態。這樣的講授,即使師生積極性高,往往實際成功率也不高。實踐活動能夠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創業的能力,但與現實創業距離較大,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市場化的實戰環境。
二、基于職業生涯規劃開展創業教育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根據對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以及制訂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并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動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一個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包含多項因素———自我定位+職業目標+時間(短期、中期、長期)+提升途徑,具體包括了準職業人的自我判斷、職業興趣和愛好、職業意向、職業角色、職業行為、專業和工作的匹配度等構成的有機整體。1990年,安妮•羅伊博士首次提出了影響個人職業選擇的12個因素,可分解為四個不同類別,主觀與客觀因素的相互作用,外部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成長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具體可見表1。尤其是屬于主觀因素的興趣和價值觀,可以通過外來的熏陶與引導來產生影響,包括個人客觀因素:家庭、經濟狀況等,同樣受到環境與教育的左右[2]。因此,在這一成長階段,在成人和成材方面,學校教育影響深遠,將會推動或阻滯學生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生涯的特征是差異性、變化性、階段性、互動性、整合性以及操作性,對自己人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周密地預測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可能性因素,確定正確的目標和方向、行為時間和操作方法,同時保持一定的靈活性[3]。而組織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就是要讓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調查、電話家訪、面談等方式,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科學確定職業發展的目標,分析自身的實際條件,避免好高騖遠。對照社會就業環境及其變化仔細分析,認識自己的目標與不足,及時彌補,確定好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創業方向。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調查
在具體提出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方案之前,我們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共隨機發放問卷250份,回收的有效問卷為212份,占全部調查問卷的84.8%。為了綜合了解在校大學生的對基于職業規劃為導向的大學生創業的態度、看法和期望,也為了能使大多數被調查者完整完成問卷,問卷的設計全部采用了選擇題,但是在部分問題上采用了多項選擇,在有效問卷中,大一學生共72人,大二學生共68人,大三學生72人。對于目前市場上熱議的大學生創業,從大學生填寫的問卷情況反應來看,總的來說還是不甚了解且意愿不夠強烈,大三學生選擇沒有創業意愿的占到了70.83%,反映出大學生總體而言對于創業持謹慎和保守的態度,未能形成具有氛圍的創業文化。更重要的是,雖然從以上的反映來看,大學生創業的意愿不高,然而大學生渴望獲得創業職業規劃的意愿確很高。說明這已經為高校開展有效的創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和心理基礎,而鼓勵和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目標的實現也值得期待。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了現有創業教育中的其他問題,如學生職業規劃認識不清、創業教育體系政策性缺失等等。
二、基于職業規劃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一)加強職業生涯教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作用來完成的。由于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競爭不斷加劇,一個人想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必須具有競爭性的就業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不僅僅是依賴于學校人才培養計劃和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同時也是由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優勢積累”和“潛能開發”得到的。這必然要求高校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和指導,幫助大學生全面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讓自己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人際協調能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職業生涯教育使得學生競爭性就業能力不斷增強。
(二)加強創業教育實踐建設校外實踐平臺
充分利用地域中小民營企業眾多,創業、經商氛圍濃郁等特點,在校外建立企業實踐基地,加強學生校外創業實踐的引導,增加學生創業體驗和創業實踐。建設校內實踐平臺。充分利用學校“學生工作室、學院創業指導中心、學院創業園”三級聯動的創業實踐平臺,舉辦創業計劃大賽、模擬談判、市場營銷策劃大賽、市場調研等活動,強化校內實踐。通過校內外實踐平臺結合,把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納入到專業教學實踐環節,逐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