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分析公益性水利工程經濟評價與效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闡述了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的目的、任務,水利工程效益分析的指標、特征,明晰了經濟評價和效果分析在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程序中所處的階段和作用,應該在工程開工前的工作階段進行詳細、充分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及效益分析。指出在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時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提高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水平的途徑。
0前言
2016-2020年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發展階段,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的思路、方向、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據有關數據,“十三五”期間,全國水利投資規模將比“十二五”1.80萬億元的投資總額,同比增加20%,水生態文明建設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成為水利“十三五”規劃的重點。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決策化水平,促進投資活動的規范化,進而達到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
1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
水利工程經濟評價是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或技術方案,計算其所需投入的經費和預期能取得的效益,分析其經濟成果,并對其經濟合理性進行綜合評價,其目的是對水利工程建設方案的選定進行決策判斷,以提高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和決策的科學性。水利工程經濟評價的任務就是評價水利工程項目的經濟合理性,一般通過經濟效益費用比、凈效益、經濟內部回收率、投資回收年限等指標來反映。水利工程經濟評價的內容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經濟評價。即從權社會或國民經濟的角度對工程費用和效益進行分析,評價工程方案的合理性,選擇經濟上的最優方案。二是財務評價。即從核算單位的角度出發,根據資金流程的平衡分析,評價工程方案的財務可行性。在工程的規劃階段主要進行經濟分析,可行性研究階段和工程設計階段則要增加財務分析,以便研究選擇合理的投資計劃和施工方案,以此達到節省投資、縮短工期、盡早發揮工程效益。在實際工作中,水利工程經濟評價應該以國民經濟評價為主。當經濟評價合理,財務評價可行時,該項目才能成立。但是對于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當經濟評價合理,但沒有或很少有財務收入,則應該向地方政府申請補貼(包括投資額與年運行費用),使項目在財務上得以自我維持。
2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基建項目需要投入建設資金和經常性運行管理費,效益就是此二項投入的產出,是水利工程建設所獲得的社會、經濟、環境等各方面收益的總稱,是評價該項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指標。
2.1表達水利工程效益的指標
一般以有工程和無工程對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作用的差別來加以確定,通常有三種表示方法:一是效能指標。指水利工程除害興利能力的指標,如攔蓄的洪水量和消減的洪峰流量、高的防洪除澇標準、增加的灌溉面積、改善的航道里程等。二是實物指標。指水利工程設施可給社會提供的實物量,如可增產的糧食和經濟作物、可增加的水產品和客貨運量、可增加提供的水量和電量等。三是貨幣指標。指用貨幣表示上述效益指標。如每年減少的洪澇災害經濟損失數值、灌溉增加的貨幣價值等。由于貨幣指標便于相互比較,是用于評價該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經濟和財務可行性的重要指標。
2.2水利工程建設一般可以獲得的效益
經濟效益。指有工程和無工程相比,所增加的財富或者減少的損失。從國民經濟總體角度進行經濟分析時,所有社會各方面能夠獲得的收益均為經濟效益;從工程所有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進行分析時,只有那些實際能夠征收回來的水費、電費等,才能算是財務效益。經濟效益和財務效益是經濟評價的重要指標,是重點分析估算的內容。社會效益。指修建水利工程比無工程的情況下,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民福利、保障社會安定團結方面的作用。如修建防洪工程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修建水電站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修建自來水廠可以改善衛生和生活條件等。環境效益。指修建水利工程與無工程相比,對改善水環境、氣候及生活環境方面所獲得的利益。如修建水庫對改善氣候及美化環境的影響,修建污水處理工程對改善水質的作用等。上述三種效益按其表現形式又可分為以下幾種: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有形效益和無形效益和正效益和負效益。
2.3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效益所具有的特征
隨機性。水利工程的效益與當年的水文情況有密切聯系,呈現隨機特性。一般來說,防洪除澇工程的效益與洪澇災害的大小有關,而灌溉工程的效益大小與降雨量有著密切聯系。綜合性。特別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往往是多目標開發,綜合利用的工程,這些工程具有防洪、除澇、灌溉、供水、發電、航運、水產養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發展性。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水利工程效益隨之增大。復雜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效益往往比較復雜,需要進行全面研究分析。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庫,由于他的控制調節作用,給下游帶來一定的效益,而上游則由于水庫淹沒會受到一定的損失等。綜合利用水利工程各部門的要求有時候是相矛盾的,這些都是其復雜性的表現。效益估算的途徑一般有三條:一是減免的損失:可從減免的洪、澇、旱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估算收益。二是增加的收益:從可給社會帶來的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收益估算。三是節省的費用:從可減免替代措施節省的費用估算。如發展灌溉可節省盡快農產品的費用;建設水電站可節省火電、核電站的費用等。
3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時出現的問題
由于水利工程的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審批一般是政府行為,政府作為決策的主體,對于某些建設項目往往急功近利,偏重于項目的經濟收益和給當地帶來的經濟增長率,而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利用等因素考慮不周。目前的水利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實際工作中運用的普遍性和廣泛性存在一定差距。影響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的綜合因素比較多,既有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因素,也有經濟方面的因素,且各影響因素難以用統一的標準衡量,缺乏滿足地方區域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4提高水利工程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水平的途徑
由于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是由政府提供給公眾的水利工程,以公平性為目標,以實現社會效益為主,體現在公益性和專業性兩個方面。因此,在進行開工前的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時,要努力做到公益性水利建設項目是以社會公益服務為目標,以政府資金為主要投入來源,工程完工后的效益主要反映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上,因此不能完全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決策。在進行工程效益分析時,社會、經濟及生態效益是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的。社會效益促進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社會及生態效益發展的基礎,生態效益是必要條件。特別是“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到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合理確定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的步驟:統一改成項目費用和效益計算口徑,要確保水利工程效益和費用之間有可比性,這樣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水利工程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結論;確定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的范圍,包括直接經濟效益、間接間接效益、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對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的不確定性分析,包括對統計數據的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對水利工程所在地進行科學調查分析,研究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進行全面良好的規劃,以便規避負面效應,確保水利工程和周邊環境的和諧,提高生態效益。水利工程所在地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利用水利工程的豐富的水資源,進行水產養殖和旅游觀光,種植經濟林木等,促進間接經濟效益的增長。
5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要耐心細致的收集當地的水文、氣象、地理、地質等自然資料和社會經濟資料,綜合進行經濟技術分析研究,擬定多種方案,經過科學的論證比較,編制完整的科學性研究報告,作為編制工程項目設計任務書的依據。要充分考慮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開展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進一步推動國家水利工程建設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祖雷,曹銳.淺談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J].科技致富向導,2011(26).
[2]劉相良,郝艷廣.淺談水利工程效益分析和經濟評價[J].價值工程,2016,01:69-70.
[3]孫平.淺析水利工程經濟效益的評價[J].財經界,2015,(8):123.
[4]高銳,侯連權.淺談水利工程經濟評價[J].民營科技,2012,(2):197-197.
[5]常全林.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探析[J].陜西水利,2013,(z1):43-44.
作者:李秋豐 單位: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沙澧河管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