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能源電廠度電成本控制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為新能源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進一步調低光伏及陸上風電上網電價,預示著發電行業競爭壓力將不斷增強。在這種競爭背景下,新能源電廠要想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必須進行企業全鏈條的成本控制,降低度電成本。文章首先介紹了在嚴峻的市場競爭條件下,新能源電廠加強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其次,分析了度電成本的不同內涵;再次,從主機、組件等設備成本為代表的項目初始投資成本高、人力成本高企所帶來的運營維護成本高、項目融資難帶來的財務成本高以及棄風棄光所帶來的上網電量低等方面分析了現階段新能源電廠度電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認為要降低度電成本,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優化,具體包括項目全周期的各個環節貫徹成本控制理念,在開發、建設、生產三個階段進行設計優化、合理組織和有效控制;開辟多種融資渠道,實現最優的資金成本結構;以多種方式參與電量交換,盡可能減少電量損失等。
關鍵詞:新能源;度電成本;成本控制;全周期
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持續不斷,給人們的生產和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環境問題再次引發全社會關注。國家已將新能源列入“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課題,新能源行業成為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在此形勢下,新能源電廠必須進行規范化管理,加強成本控制,才能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
一、新能源電廠進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
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關于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大幅降低新建及新核準項目的光伏及陸上風電上網電價,同時鼓勵通過招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新能源電價。此舉預示著國家正在逐步壓縮可再生能源的價格補貼空間,引導新能源電價逐步接近燃煤標桿電價,以實現平價上網。同時,為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打破供給側壟斷,國家逐步允許社會資本參與配售電業務,未來真正形成公平有序競爭的電力市場。因此,在新的經濟背景下,新能源企業加強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表現為:1.有助于新能源企業降低發電成本壓力。企業只有進行成本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各個環節的發電成本,實現度電成本的降低。2.有助于新能源企業防范財務經營風險。新能源企業一直以來依賴國家較高的電價補貼,尤其是光伏電廠,補貼電價約占批復電價的2/3,企業即便在發電成本較高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較高利潤。但在目前的電價水平下,企業只有進行成本控制,降低度電成本,才能一方面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另一方面節約現金流支出,從而增強企業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3.有助于新能源企業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新能源企業未來不但要與火電企業競爭,同行業間的競爭也將更為激勵。只有進行成本控制,降低度電成本,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新能源電廠度電成本內涵
所謂成本控制就是指企業以成本作為控制手段,對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消耗的各種費用,按照費用的性質、耗資地點進行歸集、分配、匯總和核算,計算出該段時間內生產經營活動所耗費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以根據各種耗費情況找出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而對于新能源企業的度電成本(LCOE)內涵,目前存在兩種不同觀點,一種是直接用電廠初始投資金額加上每年折舊額、財務費用、運行維護費,減去電廠殘值,用以上所得結果除以每年上網電量之和;另一種是用電廠初始投資金額加上每年折舊額、財務費用、運行維護費三者之和的折現值,減去電廠殘值的折現值,用以上所得結果除以每年上網電量的折現值之和。
三、目前新能源電廠度電成本較高的原因
現階段,雖然得益于國家各項扶持政策以及行業的技術進步,新能源電廠的成本較之以前已經有大幅下降,但度電成本仍然較高,影響了項目投資的經濟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初始投資成本過高
新能源電廠的初始投資成本主要包括項目前期開發成本、設備采購成本和建安成本。隨著各地區新能源項目越來越多,各地政府在開發投資條件上也越來越苛刻,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備案核準手續繁瑣,辦理時間長、花費多,開發難度越來越大,電廠投資商在有資源優勢的地區競爭越來越激烈。早期新能源項目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大部分開發占地是未利用地或荒地等,土地出讓或土地租賃的成本都比較低。隨著北方資源的稀缺以及限電影響,電廠投資商轉戰南方及中東部地區尋找新資源,但是這些地區對環境保護的要求高,不但土地價格高,各種征地補償金價格高,與土地相關的各項稅費金額也高。例如云南等地區,每平方米的耕地占用稅額都在20元以上,假設一間光伏電廠占地600畝,就需要多花費近1000萬的成本。所以,初始投資開發成本增加不少。就設備采購而言,雖然風電主機設備價格及光伏組件的價格較之以前有大幅下降,但受制于國內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國際市場競爭的壓力等因素,設備價格繼續下降的空間有限。尤其趕上“搶裝潮”,國內主要的主機廠家及組件廠家設備供不應求,采購價格非但不會降低,在短期內甚至會出現上升情況。而新項目的建安成本相較于早期項目也有不小的增加,因為平原、草原等地區的施工條件好,施工難度不大,而目前南方地區多半是山區、林地,地勢高低不平,地形更為復雜,風機、組件的布局難度大,如果碰上山石、樹木較多的地區,修路、建房還需要爆破、砍伐,更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時設備的運輸、安裝難度也隨之加大,有時需要多臺機器同步作業,設備租金也隨之提高。另外,如果遇上雨季,窩工情況就不可避免,整個工程周期加長,各項成本費用均會增加。
(二)運行維護費用過重
目前國內不論風電光伏,電廠的運行維護仍然是勞動密集型作業,主要靠人,作業一般實行二班制或者三班制,所需運檢維護人員較多。在目前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電廠無論自行運維還是委托第三方運維,每年的維護費用都不低。同時,在電廠運行的中后期,隨著設備老化,性能衰退,故障率越來越高,經常出現需要更換主件備件的情況,項目的技改大修費用也相應提高。
(三)財務費用過多
風電廠和光伏電廠均屬于資本密集型項目,一次性投入大,1個50MW的風電廠項目投資約4億元左右,電廠投資商一般不可能全部使用自有資金,需要一定比例的財務杠桿。目前國內項目融資的常規渠道仍是銀行貸款,但是銀行貸款周期長,從項目啟動到各項貸款手續辦理齊全,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一些大型國有電力企業,得益于體制和規模優勢,融資環境相對寬松,而大多數民營電廠投資商,受制于規模和信用,銀行借貸并不容易,即便能取得貸款,各項貸款承諾費等間接費用也很高,項目資金成本很難控制在較低水平。綜合下來,財務費用在電廠年度費用中的占比約為40%~50%,影響非常大。
(四)上網電量過低
在各個影響度電成本的因素中,上網電量是影響最大的,上網電量越高,度電成本越低。而目前,雖然國家層面的政策一直鼓勵發展新能源,出臺了保障性收購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但在各地實際政策落實的時候,對于風電和光伏的限制仍然不少。例如:電網結構不合理產生的“卡脖子”現象、系統調峰能力不足、局部地區電源相對于用電負荷嚴重過剩等。尤其自2015年以來,一些地區限電形勢加劇,北方地區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都發生了限電,東北地區非采暖季也有大規模限電,在新疆、甘肅、吉林等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棄風棄光現象更為嚴重,限電率甚至達到30%~40%。有的項目公司因為限電導致結算電量太少,發電收益已經無法彌補發電成本,出現了嚴重虧損的狀況。
四、新能源電廠進行度電成本控制的對策建議
現代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企業全鏈條的成本控制,對新能源電廠而言,應該對項目全周期加強成本管理,從可研、立項、開發、設計階段,到項目建設階段,到項目投產運行階段,每個環節都應落實成本管理的各項要求,具體建議如下:
(一)項目開發階段的成本控制對策
首先,新能源電廠應提高勘測數據的準確性。在前期規劃階段,通過各種技術手段預判擬開發區域的資源水平和分布。選定該區域有代表性的點樹立一定高度的測風塔及安裝測光設備,搜集至少1年以上的完整數據,為可研做準備。特別是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如果不能選擇有代表性的數據點,預測數據與后期實際運行數據偏差較大,發電量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會直接導致投資失敗。其次,新能源電廠應優化項目設計方案。在設計階段,設計人員應去項目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對風機機位、光伏組件的位置進行精細的布局,對施工道路、集電線路等進行合理設計,最大限度地節約土地占用、節約施工成本,對降低電廠整體投資成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設計先行的理念一定要貫穿于整個項目開發期和建設期,堅決杜絕不規劃、不設計,盲目建設的情況。最后,新能源電廠應盡量爭取投資項目所在地的政策支持。在項目開發階段,積極與地方政府爭取招商引資政策,爭取各種稅費返還,尤其對于耕地占用稅和土地使用稅等地方稅種,地方政府擁有一定的減免權,電廠可以嘗試爭取稅費的計算不按照項目全部占地面積,而是按照風機基礎占地面積或者光伏板的陰影占地面積,一般至少可以節約大概原納稅額2/3的稅款。
(二)項目建設階段的成本控制對策
一方面,新能源電廠應加強招標管理。集團化公司對各個項目使用的主要設備應進行集中采購,既有利于降低設備價格,又有利用于后續質保維護。而對于在設備采購中占比最大的主機及組件,在招標時應要求帶設計方案招標,才能更好地確定機型和組件類型,適應電廠的各種參數,達到最佳發電量,實現設備的性價比最優。集團公司在對施工隊伍招標時,應加強資質管理,盡量避免分包情況,否則有可能帶來施工質量不可控以及工程結算時的糾紛。另一方面,新能源電廠必須做好工程管理。控制工程建設周期,統籌安排各個施工環節,做到有序銜接。為了盡量縮短工期,可以與當地政府溝通協商,爭取成立專項工作小組,讓政府參與進來,負責協調建設過程中的征地等問題,以免因征地補償價格與當地居民達不成一致意見而引起阻工,影響施工進度;同時充分考慮氣候因素,盡量利用有利天氣開展戶外作業,合理組織,減少人員怠工、設備閑置的時間;另外也要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現場管理,減少對植被、水土等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項目后期環境恢復的工作量,降低恢復成本,特別要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簽證控制,要求增加的工程量必須經過適當的授權及確認,避免產生不合理的施工簽證,增加施工成本。
(三)項目運行階段的成本控制對策
首先,新能源電廠應加強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可以采用市場招標方式選擇有實力的運營管理隊伍,或者與有運維資質的主機、組件廠家合作,在前期談判時,將設備采購和服務打包,以爭取項目全周期最好的服務和最優的價格。其次,新能源電廠必須進行規模化管理。對某些電廠較為集中的區域,可采用區域化管理,減少單個電廠的運維人員投入及備品備件儲備,降低管理成本。最后,新能源電廠應盡快引入互聯網下的大數據運維管理。在大數據時代,對具備條件的電廠,可以實現數據遠程監控,對故障點進行快速、精準的確認,同時考慮建設無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的電廠,在保證電廠正常運轉的前提下,進一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四)降低融資成本的成本控制對策
為保障項目建設資金的需求,同時控制項目資金成本在合理范圍內,新能源電廠不能單一依靠項目銀行貸款,應進行融資方式的創新,包括:1.引入合作方,在項目招標時,將整個項目采用工程總包(PC)或者全總包(EPC)模式,與具備項目管理建設能力及擁有一定資金實力的總包方談判,在同等條件下,爭取延長付款賬期,減少建設期的資本化利息。2.爭取票據融資,在集中采購時,與大型設備廠商商談付款方式中包含一定比例的銀行承兌匯票或者商業承兌匯票,同時與銀行商談授信額度,或者對保證金進行結構性存款安排,獲得較高的理財收益,抵減一部分資金占用成本。3.爭取發行綠色債券,2015年1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就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有關事宜公告,同時了《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標志著我國的綠色債券市場正式啟動,新能源電廠屬于國家鼓勵的綠色項目,可以將綠色債券作為企業一個新的融資渠道。4.開展融資租賃,融資租賃較之銀行貸款,時間短,見效快。雖然名義利率相對較高,但即便在營改增之后,銀行也不能開具利息支出的增值稅專票,所以企業無法抵扣,而融資租賃公司卻可以開具租金的增值稅專票,承租方能夠抵減一部分利息成本,所以融資租賃也是企業可以考慮的較好的融資方式。另外,資產證券化、信托等都可以作為融資手段的補充,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一種或者多種融資方式,從而實現最優的資金成本。
(五)提高上網電量的對策
新能源電廠應保持風電、光伏設備的穩定運行,減少對電網的沖擊,與當地調度公司積極溝通協調,盡可能減少限電。但是出于現實原因,對于電網確實無法消納的電量,電廠應該積極參與電量的省內交易、跨省交易、風火置換、大用戶直供及風電供熱等多種形式,盡量增加上網電量。近期,國家已經在《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目標,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和20%。風電和光伏是非化石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逐步實現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轉變。國家將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而每一個新能源電廠只有順應時展要求,切實抓好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齊泊,榮雅君,劉志向.關于新能源風電項目成本控制的探討[J].南方農機,2016(01).
[2]謝建湘.光伏發電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J].物流工程與技術,2014(09).
[3]李小光,岳晨曦,王春麗.我國風電企業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08).
[4]成文峰.新能源企業成本控制問題與對策探索[J].財經界,2016(01).
作者:胡京梅 單位: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