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外資企業成本控制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隨著市場競爭局勢愈來愈激烈,管理者們開始深切地感受到成本控制是增強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舉措。企業通過成本控制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增強其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
一、成本控制的內涵
所謂成本控制,指的是企業根據預先已經設定好的成本管理目標,在形成產品成本的過程中,各方位實時監督成本形成的過程,一旦出現偏差,及時發現并糾正,保證各項成本開支能夠被有效控制在計劃范圍之內,確保預算設計的成本目標得以實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成本控制是一項有意識、主動的控制活動,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成本控制工作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的成本控制可以分為廣義的成本控制和狹義的成本控制兩種。所謂廣義的成本控制就是指,成本控制的范圍涵蓋了企業經營的所有方面和階段,不僅包括生產產品階段,還包括來從產品設計、研發到最終的銷售階段;不僅僅是對各個活動階段進行事中成本控制,還包括其進行事前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不僅僅是對經營活動本身進行控制,還包括對企業社會成本、環境成本和質量成本等的控制。所以廣義成本管理是一種全方位的系統成本管理范疇。而狹義的成本管理則僅僅是指對產品在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消耗活動進行管理與控制,將各項成本耗費控制在預先設定的計劃范圍內。
外資企業由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依照中國相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與運營。由于外資企業由外國投資者完全控股,所以多數在統一的集團控制模式下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同時以經營狀況和內外部的環境變化來作為參考的依據,適當地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一些有關成本控制的調整。與內資企業相比,外資企業在成本控制上有以下幾處特征:
(一)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導向
現代企業與傳統型企業想比較,大的區別在于企業從簡單地為顧客提供產品發展到了為顧客創造價值,而外資企業的成本控制也貫徹了這一現代企業治理理念,即通過成本控制來實現顧客價值的增值,通過增加顧客的收益減小其可能產生的損失來提高消費者滿意度,以此來獲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實現企業發展與顧客的雙贏。
(二)實施全面成本控制
外資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往往能夠做到事無巨細,將所有與成本發生有關的活動環節都納入到成本管理與控制中來。例如從辦公室采購支出到大型的資本采購支出,從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期間費用到具體的產品生產環節,都能夠做到制度明確、手續完備、監控嚴謹、獎懲有據,在成本控制上系統全面、一絲不茍。
(三)在成本控制上實現全員參與
企業要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絕對不能寄希望于一個或者幾個部門的行動,而是需要公司上下全面配合。外資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不僅能做到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成本會計重點參與,還要求企業上下所有員工能參與到成本管理與控制活動中來,所有部門都被劃分為進行成本控制的責任中心。在外資企業無論是領導對整個公司的開銷把關,還是每個員工自身需要耗費的開支等,都有著明確的開支標準,并且要求將開支進行詳細記錄,作為期末業績考核的重點參考內容。成本控制全員參與無疑能夠大大提高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四)強調價值鏈管理,注重培養與管理重要供應商
外資企業的成本開支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和價值鏈上下游單位之間的博弈結果,尤其是消費者市場具有范圍廣、競爭者公開競爭的特點時,盡量減小供應商鏈條端的開支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外資企業在選擇和管理供應商時,一直關注的是與供應商能否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互利互惠,達到雙贏。外資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絕不是僅僅以價格作為參照標準,還需要兼顧到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質量穩定性、售后服務等方面,必須要選擇性價比高并且具有較高發展能力的供應商,簽訂長期性的合作合約,防止在原材料市場價格不穩定時,可以有一定的緩沖時間,降低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進一步加強外資企業成本控制的建議
(一)將成本控制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的高度
將成本控制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的高度意味著外資企業要樹立戰略型成本控制理念,尤其是現在國內外競爭趨勢異常嚴峻,外資企業也需要考慮到戰略轉型的問題,在戰略轉型的同時能不能結合利用成本控制達到目的,可能直接決定了戰略轉型是否能夠成功。樹立戰略型的成本控制理念,要求外資企業將成本控制深入到高管層和每一個員工的工作觀念中去,將成本控制要實現的目標貫徹到全體職員的工作行為準則中去,在企業文化氛圍中營造對成本管理的重視,通過定期舉辦成本控制培訓課、各部門員工專題研討論壇等等使員工首先能夠在思想上明確戰略型成本控制的內涵與實施意義。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制定合理、科學的成本控制制度與考核、獎懲標準,加強成本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可落實性。
(二)建立恰當的成本控制結果評價體系
對成本控制結果的評價不應僅僅包含評價標準,還應當同時附有相應的責任體系。外資企業需要以顧客需求或者是企業經營目標作為經營管理的核心,設計出適用于自身的成本控制結果評價指標體系,將該指標體系規范化、制度化,使得評價結果更具說服力。同時在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考慮到企業各個部門的既有特征和職能,評價體系必須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才能夠使得評價結果更具說服力。
(三)將成本控制評價結果與員工的個人業績考核相聯系
將員工個人的業績考核與成本控制成效結果評價結合起來,主要是為了防止成本控制制度成為一紙空文,激勵外資企業員工能夠積極主動地落實成本控制計劃。由于外資企業中的員工很多都是中國公民,受制于國內員工參與管理理念不強的因素,在具體的制度實施上,可能會惰于執行。而將員工個人業績考核與成本控制成效緊密結合在一起,就能夠從根本上激勵員工更好地配合實施成本控制計劃。外資企業在實施考核機制時,必須要遵循人性化原則,也就是要將評價考核的結果反饋給員工個人,使得評價結果公開透明,并且就員工個人表現進項評價后給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幫助其獲得更好的工作能力。推動員工激勵機制與成本控制評價相結合,需要外資企業管理層的充分重視與大力引導,在全企業上下各部門之間,形成通力合作,共同促進成本控制效果的提升。綜上所述,成本控制在外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強成本控制是外資企業抵消國內外環境不利影響、獲得持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對于外資企業而言,要在陌生的經營環境中取得持續性的勝利,加強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與落實,將成本控制與戰略轉型目標緊密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