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礦企業成本控制問題及主要做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充分做好煤礦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基于煤礦企業進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從煤礦企業的主要成本構成著手,結合河南永錦能源有限公司云蓋山煤礦二礦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創建了“四位一體”的企業成本控制體系,并詳細闡述了該系統的內容、結構以及具體控制策略,以期通過應用該體系,進一步做好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促進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關鍵詞:煤礦企業;成本控制
云蓋山煤礦二礦煤炭是典型的化石能源,作為社會領域大量使用的傳統能源,在支撐社會經濟發展,滿足能源消費需求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嚴格意義上講,煤炭并不屬于生產產品,煤礦企業通過改變煤炭的外形使其自身的商品價值得以體現。近年來,隨著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煤炭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加之煤炭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礦井的開采深度也在不斷增加。隨著開采深度的逐漸增加,礦井內部的地質環境也越發復雜,安全措施以及設備優化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加上綠色經濟理念的推廣使得新能源的覆蓋率越來越高,煤炭行業的市場占有率降低、價格有所下降、行業整體利潤空間不足,造成煤炭行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有所下降。傳統煤炭行業利潤空間受到壓縮,成本控制問題越發凸顯。當前流行的成本預算方式理論可行但是實際效果較差,難以充分發揮成本預算在煤炭行業中的重要作用。相較于其他企業,煤炭企業具有自身獨有的特征,因此現有的成本控制方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急需根據生產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對成本管控方式進行優化。所謂優化并不僅僅是簡單地縮減開采成本,還要通過改進優化管理系統,構建現代化、科學化的成本管理機制,讓煤炭開采的能源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獲得有效發揮,在資源的價值開發利用上實現各類價值的有機結合,形成切實有效的管控機制。煤炭成本是反映煤炭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成本管控則是煤炭企業管理過程的重要環節。
一、煤礦企業成本構成
煤炭企業的成本根據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外部成本和內部成本兩大類,其中外部成本通常涵蓋了煤炭企業生產活動造成的環境生態成本、財務成本、投資成本等方面;而內部成本通常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所需要的各類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人力資源成本、設備成本、各類能源消耗的開支、廠房租金、設備機械等固定資產的維護維修成本等。煤礦企業生產的工序較為復雜,需要多個工序協調進行,整個工程周期較長,需要地上地下多部門協同作業,因此成本組成十分復雜。與此同時,因為煤礦開采活動會隨開采深度的增加,在作業形式、作業環境上出現不同,煤礦企業的成本結構也會跟隨生產活動而隨時發生動態調整。因此煤炭企業的成本管控需要根據實際開采情況采取動態化的管理方式。
二、成本管控必要性分析
(一)市場環境競爭的需要
現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需要對煤炭企業的成本構成全面了解,研究每種成本的影響因素以及各因素間的重要程度,根據研究結果找出不同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對其進行控制,從而提升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最終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標。
(二)提升企業自身管理能力
煤炭企業的成本管控覆蓋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整體工作量較大且任務煩瑣。因此,需要管理者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對管理體系進行優化調整,根據成本構成以及影響要素建立對應的管理體系以及優化成本管理環境,明確煤炭企業成本管理的戰略目標。成本管控的過程也就是管理者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過程。
三、煤礦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管理意識落后
隨著新能源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煤炭行業的整體競爭也越發激烈,部分企業采用傳統的成本管控方式,管控手段較為單一,管控效果較差,在生產管理過程中資源的分配不科學、不合理,出現資源浪費等現象,使得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阻礙了經濟效益的提升,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成本管控意識淡薄,經營者行為難以制約
近年來煤炭行業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設備也在逐漸更新換代,高速的發展使得部分管理者出現了錯誤的認識:當前的成本管控方式已經不適用于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煤炭企業,企業科技水平的進步使得成本管控不再像以往那般重要。因此,部分企業對于成本費用的管控十分松懈,項目進行過程中不進行詳細的成本運算、材料不按需購買等現象屢見不鮮,造成項目經費經常超出預算較多。此外,部分企業未認清成本管控的實質,將其簡單理解為降低成本的手段,因此選擇通過提升價格的方式獲得更高的利潤。這種方式雖然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短期收益,但是從消費者角度而言,其對企業的信任有所下降,這就使得企業出現一定程度的客戶流失,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忽視管理基礎工作,成本核算不夠細致
根據成本控制的適用環節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成本核算以及成本結算兩大類。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礎環節之一,工作量較大,對于核算質量要求較高,并且涉及后續的資源分配問題。部分企業在成本核算過程中相關核算人員并未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認為忽略部分成本構成能夠起到美化財務報表的作用;但是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成本逐漸顯現,會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巨大壓力,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的成本管控工作貫穿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需要企業內部多部門協調合作,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為企業的成本管控打下扎實基礎。
四、成本管控體系構建
(一)成本管控體系思路
要在維護企業正常經營管理秩序、生產計劃順利實施前提下,有效實現縮減開支、節約成本的目的,需要企業加強管理,設立科學的成本管理機制。企業在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上,需要遵循橫向性和縱向性兩個原則。成本管控體系思路如圖1所示。11.橫向性。橫向性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是成本管控體系需要覆蓋整個開采過程,包含銷售環節、采購環節、前期計劃以及后期維護等環節。第二是應當確保全體職工和管理者都積極參與到管控體系建設之中。根據管控階段可以將橫向管控分為采前管理、采中管理和采后管理三部分。其中采前管理主要對項目整體成本進行預算估計,對整體方案進行分析研究,實現成本管理的超前化和規范化;采中管理主要針對項目進展過程中的資源分配進行管理,開支節流,細化財務管理過程;采后管理主要針對成本構成進行分析,對項目進行結果評價和績效考核,為后續的方案調整和措施制定打下扎實基礎,明確責任劃分,通過賞罰制度的建立提升職工的成本管控積極性。2.縱向性。縱向性主要是指企業針對自身的管理體制,在成本管理上從上到下,對成本開支問題實施縱向研究與分析,由上層管理部門制定方案,把成本管理的任務劃分到部門、區隊、班組和個人。縱向性對于管理者的大局觀和任務分配能力有較高要求,明確戰略目標后,要通過合理規劃成本管理任務,并落實到各個中下層部門當中,進而達成科學全面的成本管控目標。
(二)成本管控體系的建立
通過對成本管控體系的建立原則以及煤礦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總結出成本管控體系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明確全年計劃,結合實際調控;優化內部機制,及時根據市場趨勢進行調整;制訂合理制度,挖掘員工潛力,提升人才儲備,加強成本管控效率;明確績效考核方案,將責任劃分至個人。通過上述方案優化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體制的建設。
五、“四位一體”成本管控的主要做法
(一)全面預算管理
企業應秉持量入為出,加強預算控制的管理理念,設立全面預算的成本管理機制,通過在成本管理上設立“雙十體系”與“月度生產經營計劃”,明確企業成本管控的目標和方向,以每年、每月的生產計劃為依據,對各部門的資源使用進行限制,明確各部門的成本消耗,從而起到部門內部各個環節自主進行成本管控的效果。1.“雙十體系”建設。指的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十大過程、十大環節”。十大過程指企業在煤礦生產的十個重要流程諸如機裝、開采、加工等環節上的成本管理,“雙十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為了實際管控的需要將原煤生產劃分為十個關鍵性的環節。2.月度生產經營計劃。按照“雙十體系”,企業需要在月初,規劃出合理的生產經營管理方案,這要求企業在年度計劃基礎上,對生產經營目標實施按月分解,根據企業實際項目進展情況每個月規劃出合理的月度指標,內容包含了月采掘計劃、成本構成細則及專項資金計劃等。在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各個職能部門應當進行責任劃分、相互協調、互相配合,確保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月度計劃的制定,將項目任務、評價指標和相關要求明確至部門、區隊、班組,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績效考核制度的完善,使得成本控制關系到各個部門和職工的具體利益,使得職工樹立成本管控的意識,提升管控的積極性。激發基層職工參與配合成本管理的主動性。
(二)內部市場化
1.內部市場化機制。在建立預算指標基礎上,企業需要按照全面預算建立的成本管理基礎,通過對項目任務的分解,確保超前管理的實現,將預算管理結果作為項目進行過程中的管理依據;內部市場化作為評價方式,按照現實的預算執行情況,做好評價分析,并針對超支問題做好調查和應對措施的制定實施,通過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確保預算方案的順利執行。內部市場化屬于企業推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支撐,通過這一載體能夠將預算管理的各項任務指標實施細化分解,落實到各個微觀單元,本文對其機制構成在圖3中進行了可視化呈現。2.構建三級交易市場。三級市場指的是包含了礦井與區隊間形成的一級市場,區隊與班組之間組成的二級市場以及班組與個人之間組成的三級市場。一級市場以區隊為核算點,采用財務管理的形式,通過任務進展程度以及工作量進行綜合考核和價格結算;二級市場以企業生產規劃與市場交易指導價格為標準,按照一級市場定價設立價格評判標準,以此為依據,評估產品的質量、指標等因素,確定產品價格,進而對班組進行結算;三級市場通過“收入-支出=工資”的計算方式,確定每個職工的具體工資額度,通過該種經營模式提升職工的成本管控積極性。
(三)提效減員
1.增值挖潛。增值挖潛是在基礎成本已確定的基礎上,對于設備優化、風險防治以及機制完善等方面進行改進,提升開采過程的效率,確保項目的施工質量和設備的使用壽命,達到節約開支,提升企業效益水平的積極目的。這要求企業以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為優化方向,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最大程度進行成本管控。統籌兼顧企業效益、作業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等多方面利益,激發企業內部活力,改善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嚴密性。這要求企業要做好成本開支壓縮的各項微觀工作,如井下廢棄巷道矸石填充、雙防雙控機制建設、全自動開采方案、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等多個項目的成本監督與管理,將成本控制同煤炭企業實際生產過程相結合,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兼顧了作業效率的提升以及作業質量的保證,通過制度的完善和專業培訓的進行,提升了技術人員的設計水平,從源頭實現增加經濟效益目標,極大解決了煤炭企業現金流不足的問題。2.清退外委項目部。煤礦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些項目,因為企業缺乏某些專門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所以部分工程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采取外包的模式進行施工。由于審查不嚴格等,工程質量參差不齊、項目質量管理不嚴格等現象頻發,因此企業的項目質量始終難以得到質的提升。此外,外委項目部通常價格較高,并且同企業內部部門交流不順暢,也給項目成本控制帶來了極大的難度。避免外委項目部介入工程不僅能夠避免成本浪費,也能夠大大降低因為工程質量不過關導致的項目風險,起到了減員增效的目的。3.修舊利廢。對于報廢、積壓、閑置的設備以及零部件,只要沒有完全失去使用價值,就可以通過維護修理、設備更新等方式對其進行修復和重新利用,在不影響企業生產情況下,以較少的投入,實現企業經營成本的壓縮、效益的提升。
(四)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是企業內部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方式,能夠起到激發員工積極性、發掘員工潛力以及提升項目質量等作用。績效考核包括公司級、礦井級、部門級、區隊級四個層次,考核制度的制定應當科學合理,相關職能部門監督制度嚴格落實,明確賞罰方式,根據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相較于平均分配薪資的方式,能夠起到顯著的激勵作用。結語對于當前煤炭企業成本管控過程中存在的管控制度不完善、成本構成不明確以及成本動因不可追溯等問題,應建立健全適用于煤炭企業的成本管控體系,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基礎,為企業的戰略布局明確方向。以創新管理、優化體制、加強成本監控的方式確保“雙十體系”的順利落實,采用增效減員和績效考核進行輔助管控,提高了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經營水平能力,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聶花艷.國有建設企業成本控制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3):66-68.
[2]董慧.“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會計成本控制方法及策略[J].財會學習,2021(34):32-34.
[3]李欲晨.企業成本管理和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2):41-43.
作者:李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