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項目成本控制問題分析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首先介紹了唐通項目養護改造工程項目,然后對該項目成本控制進行概述并對施工過程中項目成本控制問題進行分析,其中存在很多問題,如合同條款欠嚴密,成本編制不科學,資源配置缺乏合理性,政策及社會因素的影響,成本控制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最后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解決并提出相關對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企業成本管理機制和制度,加強合同管理,樹立全員成本控制觀念,優化施工方案及資源配置,深入了解市場行情,提高造價人員素質等內容。
關鍵詞:項目成本;交通規劃;瀝青混凝土
1項目成本控制概述
工程項目成本是指項目建設過程中各種耗費的總和。所謂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即對項目成本費用的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設各個階段,把工程項目的費用控制在批準的費用限額以內,不斷進行計劃值與實際值比較,發現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及時采取糾偏措施,以保證項目費用管理目標的實現,使得在整個工程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1]。
2施工過程中項目成本控制問題分析
唐通公路項目,路線平交道口較多,沿途村鎮段較多,拆遷難度較大,工期較長,因而成本控制難度也大大增加。成本控制的發生和形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成本控制也是一個動態過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根據成本計劃值與實際值的不斷比較,不斷糾偏,盡可能的實現計劃成本水平。對此,公司對影響成本控制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主要概述如下:
2.1合同條款欠嚴密
工程建設項目合同是雙方(或數方)當事人關于建設項目事宜已發訂立的有關權利、義務和責任的協議[2]。專業分包合同、材料采購合同、機械租賃合同等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合同如條款約定的稍有不明確或不合理,就會引起雙方理解差異,執行過程中出現糾紛,導致量價變化,出現偏離計劃成本的現象。
2.2成本編制不科學
(1)唐通線的工期比較長,而且工序復雜,涉及較廣的范圍,市場價格波動大,影響成本。在成本編制時,材料價格預算方面沒有一定的預留空間,而材料費用占整個工程造價的65%左右,工程所需的材料受市場波動,在價格方面波動較大。因此,唐通線實際成本超出計劃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材料市場價格的不穩定性。(2)在成本編制時,相關的造價人員沒有細致的深入排查工程項目,對工程的實際情況掌握不準確,造成了成本編制的不合理性與不完善性。唐通線沿線村鎮段較多,拆遷難度較大,種種地方問題嚴重影響施工進度,造成成本大幅增加。(3)建筑材料容易受到市場價格的大幅度影響,致使材料價格的變化趨勢比較明顯,即使成本制定之初能夠對預算的材料價格初步定位,但是項目工期比較長,而且同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使材料市場價格陷入了難以控制的局面,進而使工程成本增加。
2.3資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項目實施過程中,施工組織方法不夠先進,不能合理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引起人員機械窩工,造成浪費,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2.4政策及社會因素的影響
唐通線項目工期25個月,而且工序復雜,涉及較廣的范圍,使得工程成本會隨著政策變化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而增加。例如,材料費用占整個工程造價的65%左右,兩年施工期,材料價格波動受市場的影響較大,此外冬季施工期,環保要求嚴格,材料價格也會上漲。因此材料市場價格的不穩定性是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2.5成本控制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從事項目成本管理的人員很多,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沒有國家承認的學歷,專業知識和水平較低,缺乏成本控制和協調能力,不能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
3解決問題的對策
3.1建立健全的企業成本管理機制和制度
成本管理機制和制度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的企業成本管理機制和制度是解決成本控制問題的關鍵。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將促使目標成本得以實現,成果收效明顯,避免了不必要成本的增加,提升企業經濟效益。要想解決施工成本控制問題,就必須完成企業管理機制和成本控制體系。目前,公司專門成立成本管理部門,專人專項追蹤在建項目成本的實施與控制,同時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控制第一責任人,推行節約有獎、超耗則罰的制度等。
3.2加強合同管理
嚴密的合同條款是成本控制的前提,合同簽訂時要主動做好合同審核工作,避免簽訂開口合同、含義不明確的合同。合同簽訂后,應主動做好合同的跟蹤管理,嚴格按合同辦事,通過對合同實施情況的具體分析,及時采取控制措施[3]。合同簽訂后,項目部組織相關部門及現場人員進行合同交底,對不同人員就相關合同內容和雙方商談記錄進行交底,以便合同的履行。比如,對材料人員明確材料供應范圍等,對機械人員明確機械使用種類等。對工程技術人員要明確在現場具體施工時相關費用的歸屬等,以便做好結算工作。
3.3樹立全員成本控制觀念
做好成本控制要樹立全員意識,不僅僅需要管理人員的努力,還需要所有施工人員全部參與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來,互相監督、互相鼓勵、互相促進,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成本控制涉及到項目組織中的所有部門、班組和員工的工作,與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有關,因此應充分調動每個部門、班組和每一個員工控制成本、關心成本的積極性,真正樹立起全員控制的觀念。
3.4優化施工方案及資源配置
施工過程中,造價管理人員對業主出具的施工方案進行仔細研究,對于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成本測算對比,尋求最優方案,合理配置資源,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重點要加強過程監控,一是從嚴控制物資、材料進出。在施工全過程中,材料費占施工總成本的60%左右。優化資源配置就必須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管理,減少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經濟損耗。做到買料“貨比三家”、優質低價購料;用料嚴格按定額控制,限額領料;廢料定期清點回收等。二是要加強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施工機械設備的各種費用占施工總成本的20%左右,所以首先要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產值、降低機械使用費。其次,明確機械手的崗位職責,業務部門和主責人員每天必須真實記錄內部機械、租賃機械使用情況。三是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在施工開始前做好包括農民工在內的用工計劃,避免施工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及時發現和解決人員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當、時緊時松、窩工、停工等問題,避免人工閑置而增加人工成本。
3.5深入了解市場行情
造價管理人員要對市場行情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排查,提高成本測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要設置專人進行市場調研,增強資料收集的實時性與時效性。采購人員購買材料之前要制定相應的計劃,同時對市場中的材料價格進行對比調查,選擇性價比高的廠家訂購;在施工中采取措施避免材料浪費。
3.6提高造價人員素質
對于造價人員來說,其自身素質與能力尤其重要[4]。而且個體差異會在成本測算時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狀況,進而造成預算和實際的差異。另外,造價人員習慣性地忽略工程預算的重要性,在不進行現場勘查的情況下進行成本測算,造成與實際差異較大。因此加強造價人員培訓,提高技能顯得十分重要。
4結語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工程建設中需要充分考慮成本經濟性,不斷提高工程造價水平,使各項計劃實施相關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企業要在施工階段對造價失控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不斷強化成本意識,優化施工方案,加強工程建設造價控制,全面提升我國工程建設整體的造價控制水平。
參考文獻:
[1]莊尚標,曹錫銳,城云,等.建筑企業工程項目責任成本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趙瑩.論土建工程造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6(2):73.
[3]李靜.對土建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16):243-247.
[4]景建萍.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5(1):181-190.
作者:田東杰 單位:廊坊市交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