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地域性農產品包裝設計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全面推動農業發展與升級,農業高質量發展使農產品的包裝設計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包裝既是載體又是媒介,不僅要滿足功能上的需要,還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以滿足受眾人群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求,同時要具有時代特色,引領消費者形成更好的生活狀態和消費取向。良性的包裝設計能夠更高效地幫助產品講好故事,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日益嚴重的今天,農產品包裝設計要考慮更多的因素,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盲目追求經濟增長。通過對地域性農產品的包裝設計的現狀分析,結合實際案例,提出農產品包裝設計策略,探討其未來的發展與趨勢。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產品;地域性;包裝設計
鄉村振興戰略這一重大決策于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報告中首次提出,并于2018年1月,國務院公布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城鄉融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我國鄉村的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中心,農業生產為大多數鄉村的主要經濟基礎,居住者多以農耕為生。鄉村的地理環境、生活意趣、民族習俗等構成了獨有的鄉村文化,每一鄉村都有它特有的鄉村之美。鄉村振興,不僅僅可以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的脫貧致富,也是對于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與振興。
1地域性農產品
中國是農業大國,鄉村是中國的根。農業作為中國的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堅石,是經濟騰飛的基礎?!懊褚允碁樘臁币查g接地說明農業與社會的關系,農業是社會安定的基礎。同時,農業是國家自立自強的基礎,一個國家的自立能力相當一部分取決于該國家的農業發展,如果基礎物質不能保持自給,依賴于進口產品,就會進入被動局面。因此,農業的發展不僅是與國民經濟緊密相連,還與社會的安定和國家的獨立自主方面緊密聯系。中國的農業發展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特征,且各地區之間存在著文化差異。古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區都有著獨樹一幟的地域特色、人文環境和風俗文化,也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在現代化發展飛速的時代,家鄉的特產給異鄉人帶來歸屬感,給人心理慰藉,滿足情感與精神的需要,其他地區的農產品帶來的不僅是一次舌尖上的旅行,也是對于人們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的滿足。網絡平臺的不斷完善,給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電商的發展也給偏遠地區的農產品潛在地創造了更多的市場。鄉村的振興,要促進地方經濟的不斷發展,也要將地方文化進行傳播。廣西是我國傳統農業大省之一,有著豐富的農業生態資源。截至2020年,廣西地區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154個,與黑龍江省并列位居全國第六,山東省以344個位居第一,其中2020年新入選的有環江香糯米、南丹巴平米、鳳山核桃、靈山荔枝等。從第一批到第三批廣西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名單,累計63個農產品品牌,具有代表性的有廣西六堡茶、南寧火龍果、桂林沙糖桔、柳州螺螄粉、橫縣茉莉花、三江茶、上林大米等。廣西區內有著12個少數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風情,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優秀的民族文化給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動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在創新思維的基礎上,設計介入地方文化與經濟的發展,對于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進行積極宣傳與推廣,以提升地方經濟潛力,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法之一。
2廣西農產品包裝設計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借助電商的力量,農產品的知名度不斷提高,極具特色的地域性農產品讓鄉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目的明確、動力十足。廣西地區的農產品包裝設計基于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民族習俗,煥發著獨特的魅力。不僅是形式上豐富多樣,還映射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取向,突出了地域特色、人文色彩。廣西的米粉文化可追溯到上千年前,在這片地區上也延伸出各種特色食品,例如南寧的老友粉、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米粉等。在這其中,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銷量最好的、當仁不讓的是柳州的螺螄粉,柳州螺螄粉手工制作技藝已于2008年入選廣西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市場的推動下,螺螄粉的包裝也是層出不窮,基本上都滿足了包裝應有的功能,但大多數螺螄粉的外包裝仍然以食物攝影照片和手繪圖為主,同質化嚴重,缺乏個性,與其他速食產品沒有形成差異和對比,在包裝上體現不出柳州螺螄粉該有的吸引力。廣西擁有較多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品牌,廣西富川臍橙、富川冰淇梨、象州沙糖桔、百色芒果等都享譽中外,已經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礎。但是在品牌強化和特色產品的推廣上還有所欠缺,對于商品的定位、品牌定位、消費者定位等還不夠明確和系統化。水果的包裝上缺乏設計感,延續傳統的紙箱結構,包裝的印刷和做工比較粗糙和簡陋。這種簡單、原始的包裝設計不利于產品的進一步推廣,沒有真正體現出包裝的意義。
3地域性農產品包裝設計分析研究
隨著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前進口產品占據著大部分中高端市場的情景已經發生變化。在文化自信戰略下,國人心態發生轉變,對民族文化和國產都給予了更多的信任,消費者愿意給國貨更多的機會??梢钥吹胶芏鄧a品牌,例如百雀羚、李寧、五芳齋、六神等都已轉向高品質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結合體,致力于打造新的國潮趨勢。包裝其實就是一個“無聲的推銷員”,包裝通過自身的圖形、文字、色彩等視覺元素推銷著產品的賣點。包裝是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一個橋梁,給消費者傳遞商品的信息,展示直觀的品牌形象,促進產品的銷售與發展。良好的包裝設計,是可以自主進行交流和展示的,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以達到宣傳與銷售的目的。顯然,我國的農產品包裝設計總體來說仍處于一個落后的水平,缺乏品牌意識,沒有打造特色農產品該有的性格和氣質,以至于沒有充分發揮出包裝的價值和意義。同質化的激烈競爭中,商品競爭已經轉化為包裝的競爭,優秀的包裝設計能更好地宣傳產品。為了讓農產品會說話、講好產品的故事,企業開始將目光放置于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上,在包裝上進行改良和創新。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設計過?!薄懊つ砍u”與“環境問題”等。在看到一個產品成功以及某一潮流趨勢興起時,設計師和市場立馬就舉一反三,對案例和風格的片面理解,對于文化元素的簡單嫁接和濫用,并沒有體現出產品的特性,也沒有體現出“因地制宜”的設計主張。甚至有些廠商對于產品包裝的重視度超過了產品的自身情況,使產品和包裝的地位本末倒置了。過度的包裝設計,破壞了農產品自身的特性,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反而適得其反。
4地域性農產品包裝設計發展策略
良好的包裝設計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給人帶來真、善、美的感受。包裝從初始狀態就承載著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包裝是一個綜合體,它是一種傳達信息和情感的載體,創造美的視覺環境,給人帶來美的體驗。首先,滿足包裝的基本功能,是一個合格的“保護者”;其次,良好的包裝設計涵蓋著獨有的人文屬性,圍繞產品的背景和特殊的故事性、事件性進行展示,講述出自己的故事,隨著農產品的銷售將地方的風土人情帶出去,展現出我國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面貌和鄉村的美好生活景象,是一個優秀的“推銷員”;最后,良好的包裝設計還是一個“化妝師”,通過對包裝的視覺元素設計,提高目標產品的視覺識別力,挖掘出產品的賣點,引發消費者的心理共鳴和視覺認同,對產品進一步推銷。
4.1生態化
綠色設計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追求可持續發展,不以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發展,工業化的盲目發展帶來的后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如今,“綠色”的觀念已滲透進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共識,綠色理念不僅是一種潮流,還是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綠色包裝設計是將綠色概念納入到整個包裝的生命周期,綠色包裝設計主要是滿足3R1D(Reduce、Reuse、Recycle;Degradable)原則。首先是包裝材料的減量,盡可能減少材料的使用,用更輕、更薄、更環保的材料滿足包裝需求,避免過度包裝。其次是包裝的重復利用性,通過包裝設計,讓包裝實現更多可能性,擁有更多的功能。然后是包裝的回收和再生,通過多樣的回收手段,在包裝不污染環境前提下,且重復使用。最后是包裝材料的降解,采用可腐化、生物或光降解型的材料,避免永久性垃圾的產生,在包裝設計的源頭就深入融合綠色發展、綠色設計的概念。
4.2多樣化與個性化
當今社會是一個文化多元、需求多樣、價值多元的社會,文化的多元性給創作者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在包裝設計方面,設計師不僅要考慮其功能屬性,還要思考其文化內涵,發揮出不同地域文化的優勢。包裝設計的多樣化可以追隨不同的設計理念、不同的設計風格和設計潮流。例如,在消費主義盛行下獨樹一幟的回歸自然的原生設計、帶有不同時代特色的懷舊設計、具有豐富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風格設計、快時尚生活下的經濟簡約型設計等。倡導個性與自由是現在的設計潮流與趨勢,也讓消費需求更加的多樣化,設計師的獨特風格、市場競爭的差異化、消費者對于個性的追求等,都促使包裝的發展走向個性化的趨勢。在包裝設計中,個性化主要體現在特別用戶設計、體驗型設計、藝術化設計和時尚潮流化設計上。特別用戶設計是指為滿足市場中的小眾需求進行的定制設計,體驗型設計把消費者的使用行為列入設計中,擴展包裝的功能,延續包裝的生命,達到生態化的目的。藝術化的包裝設計,是以某種文化為創作源泉,讓形式與內容高度結合,使產品與包裝成為具有意義的”藝術品”。時尚潮流化的設計,不只是符合時代潮流發展趨勢,還可以將生活理念融入設計創新中,達到引導大眾文化積極發展的目的。
4.3人性化
人性化設計的講究在物質需要滿足的基礎上,盡可能滿足精神的需要。一方面,在設計中以“人”為本,不僅僅是對于普羅大眾,還要對弱勢群體進行一定的關愛與關懷,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差異與共性,對包裝設計的使用系統進行分析,讓包裝的設計在生態化、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基礎上,更舒適、更安全、更便捷。另一方面,在包裝設計中融入文化氣息,給商品賦予一定的文化意蘊、民俗風情,給予用戶一定的歸屬感,在用戶和產品之間架起一座情感橋梁。
5結論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優化包裝設計、設計創新是推銷農產品的有效手段。創新的設計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形成一種新的創造力,對各種資源的組合、包裝、探索,以及產業的提升、規?;?,最終把地理優勢、文化優勢、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有利于打造屬于當地的品牌,形成新的競爭力。通過多元化的設計,將人文生態、環境生態與市場環境進行融合,有助于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劉卓.農業與文創融合背景下的農產品包裝設計[J].包裝工程,2020,41(20):265-270.
[2]劉翔,何人可,季鐵.基于精準農業的農產品綠色可持續設計研究[EB/OL].
[3]林麗.論包裝設計中地域特色的傳承[J].包裝工程,2013,34(18):77-80.
[4]何潔.現代包裝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5]劉春雷,汪蘭川.包裝圖形設計[M].文化發展出版社,2010.
作者:朱雪萌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