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保險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升從業人員素質的必要性
(一)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決定從業人員必須提升素質
一是隨著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和變革,必然要求從業人員學習了解黨和國家的政治理論和政策法規,特別是保險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同時要嚴格遵守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和保險公司在承保理賠等方面的服務規范,從而不斷提升從業人員自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二是科技的迅猛發展要求從業人員必須進一步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當今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科學技術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各種先進科技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這就對從業人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工作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從業人員須具有相關的新知識,而且還應該具有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在保險行業中,監管法規、保險條款、管理方式、財務管控和IT技術等內容不斷地更新,必然要求從業人員通過不斷學習以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三是工作壓力加大和節奏加快,促使從業人員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保險業是競爭激烈和多變的行業,這就要求從業人員要注重自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的調整,積極應對工作和生活壓力。
(二)提升從業人員素質能夠體現“以人為本”思想
以人為本的本質就是要求企業在生存和發展中確立人的中心地位,在企業活動的各個層面和環節中充分體現出對人的關懷、愛護和尊重,為人的能力的最大發揮創造空間。據此,企業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等,即是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從業人員作為企業發展的主體。通過提高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充分挖掘從業人員潛能,激發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從而促進從業人員的全面發展,使企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有助于促進企業發展
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競爭的成敗,從業人員素質若跟不上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則會成為制約企業做強做大的“瓶頸”。只有高素質的從業人員隊伍,才會有強烈的責任感、進取心、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熟練的勞動技能等;才會形成企業精神并作用于生產、管理等各方面;才能有企業的高速發展。只有重視和抓好從業人員的文化、技術和技能的教育培訓,才能有助于推進企業高素質從業人員隊伍的建設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四)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可以更好地實現其人生價值
人生價值是指人生對于滿足社會、他人和自身需要具有的意義,包括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兩個方面。個人通過自身的活動從他人和社會那里獲得必要的資料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這就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個人以其活動及成果來滿足他人和社會的需要即人生的社會價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人生價值也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從業人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來提高自身職業素質,在工作中可以獲取更多與其職業素質水平對等的物質與精神報酬、獎勵,可以更好地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全面體現了個人的自我價值。同時,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水平提高了,則可以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為社會多做貢獻,從而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以達到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真正實現了從業人員的人生價值。
提升從業人員素質的方法和途徑
在企業經營的層面如何真正認識和重視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始終是保險經營管理者需要解決的問題。當前保險企業在人才培養,特別是教育培訓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認識上的誤區,一些基本問題沒有得到真正解決,使得教育培訓仍然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教育培訓工作仍然停留在組織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的淺層次。顯然,這種思維方式和工作模式與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形勢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也難以實現我國保險業人才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樹立正確的培訓理念
美國的一家經營車險非常成功的保險公司——前進保險公司的董事長兼CEO彼特就說過:“汽車保險也是一種商品,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與其他公司之間的最大差別不是我們的商品,而是我們的從業人員。”從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趨勢看,產品甚至是服務的同質化將成為一種必然,產品和服務的模仿成本將變得越來越低,模仿的周期將變得越來越短,企業要想在這些領域領先與對手的難度將變得越來越大,所以,一家公司要想領先于競爭對手的法寶就是具有優秀于競爭對手的從業人員隊伍。而從業人員并不是天生就是優秀于競爭對手的,這種區別和優秀是通過系統和專業的教育培訓實現的。企業管理的黃金法則也表明關注你的從業人員,則市場就會關注你。因此,教育培訓工作需要企業的高度重視,這種重視應當是企業高層的真正和高度的重視,這種重視不是為了重視而重視,不是因為上級的要求而重視,而是為了企業自身的生存而重視,為了企業自身的發展而重視。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企業的真正競爭力是優秀的從業人員隊伍,那么,真正重視的問題才能夠得到真正解決。
(二)構建長效的培訓機制
首先要進行戰略思考,應將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成為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教育培訓工作本身,應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系統性的思考,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其次應建立專業化的培訓管理體系。邊緣化和簡單化是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教育培訓工作絕不是組織幾期培訓班,更不應成為一種“花瓶和擺設”。現代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關鍵是應當納入專業化管理的軌道,這是現代企業的要求,也是現代教育培訓工作的基本特征,要通過專門的組織,專門的人才,實現專業化的管理。同時,教育培訓專業化的管理,就是要努力把握培訓工作的內在規律,以專業的態度和技能,做好培訓需求的調研評估,有效地整合各種內外部資源,開展培訓效果的檢查評估。要建立科學、規范的教育培訓規劃體系,實行專業的管理和指導,有力、持續地加以推進教育培訓工作。
(三)提供健全的培訓基礎
在教育培訓工作中,制度、基地、師資、教材和遠程教育平臺成為五大基礎,要下大力氣建設好這五大基礎。一是制度建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培訓工作也一樣。教育培訓工作內容廣泛,需要有相應的制度加以規范和保證。制度除了指教育培訓工作本身的制度建設,還包括了與教育培訓相關的制度。二是培訓基地建設。近年來,一些保險企業加大了培訓基地的建設工作,出現了一些“公司大學”。企業除了建設專有的培訓基地外,還要注意與高等院校進行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資源,建設虛擬的基地,提高教育培訓工作的效率。三是師資隊伍建設。企業教育培訓的師資隊伍包括外部師資和內部師資。外部師資隊伍的建設主要是篩選、管理和使用。內部師資隊伍建設應當成為企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有計劃地對企業內部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豐富工作經驗和授課技能的從業人員進行培養,定期對內部師資進行必要的培訓,重點解決好內部師資的使用和待遇問題。四是培訓教材建設。教材建設要以全面提高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為出發點,逐步建立具有確行業特色,符合業務發展需要、適用于教育培訓的內容科學、體例規范、形式新穎的教材體系。教材體系建設應當體現層次和類別管理,應當包括自編教材、指定教材、推薦教材和參考教材。教材的統一性、系統性和規范性是確保教育培訓工作質量的基礎,五是網絡教育平臺建設。網絡教育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基礎。網絡教育技術較好地解決了教育培訓工作中的效率、成本、質量等問題,可以為從業人員提供適時、互動、按需和廣覆蓋的培訓。在網絡教育平臺建設的過程中要著力解決好硬件和軟件建設工作,特別是要開發適合網絡教育的課件。(本文作者:蔣浩宇 單位:中國人保財險蘇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