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比較文學課程的特點,然后分析了目前比較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設計了“互聯網+”背景下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并研究了“互聯網+”背景下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
關鍵詞:互聯網+;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
一、比較文學課程的特點
比較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拓展課,兼具理論性、方法性與實踐性。
(一)先期課程豐富
比較文學課程內容廣泛,涉及中外文學作家作品、文藝理論、文化思潮及人類其他藝術表現領域,對學生的閱讀范圍、理論基礎、辯證思維均有較高的要求。比較文學一般開設于本科第五、六學期,先期課程包括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史及作品選等,課程內容龐雜、涉及概念繁多,學生融會貫通十分困難。因此,陳思和教授甚至主張本科生沒有必要學習比較文學的課程,研究生階段再認真地學習比較文學[1]。
(二)重視開放思維
比較文學研究具有跨國別、跨文化、跨學科的性質,具有對開放思維重視的特點。正如雷馬克的經典概念:“比較文學是超越一國范圍之外的文學研究,并且研究文學和其他知識及信仰領域之間的關系。簡言之,它把一國文學同另一國或幾國文學進行比較,把文學和人類所表達的其他領域相比較。”[2]開放性與包容性是比較文學的本質特征與發展潛力,也是本科比較文學教學的一大難點。
(三)重視方法論教學
無論是法國學派對“比較文學不是比較”的論爭,還是當代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文化理論對比較文學方法論的補充,都說明比較文學對方法的重視。美國著名學者韋勒克說:“我們學科的處境岌岌可危,其嚴重的標志是未能確定明確的研究內容和專門的方法論”[3],表明方法對學科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比較文學課程始終重視方法論教學,這也是比較文學教學中的另一難點。
二、目前比較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科比較文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理論著作和作品閱讀量少、學生學習動機不足的問題,究其根源,是傳統課堂講授的教學方式跟不上網絡時代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拓展性閱讀缺乏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讀作品,教師不得不在課堂上講故事、串情節,這是尷尬而普遍的現狀。王曉明在《半邊臉的神話》中寫道:“除了哲學、法律或數學之類的專業,大學生對于抽象思維的興趣都在明顯減弱,不少大學的課堂變得越來越像是一場故事會。”[4]學生作品閱讀量有限,理論基礎更是薄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能力不足,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加入大量的案例作為輔助。案例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本應處于輔助位置,但現階段,比較文學課堂上,案例過度占據課堂時間,擠壓了層層深入地思考與討論教學的時間,教師不但在有限的課時內難以完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全部內容,更缺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習的基礎。
(二)學生學習動機不足
從教學實際來看,比較文學課程理論性很強,涉及許多文學、語言學及其他學科的概念和范疇。抽象的教學內容給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接受都帶來極大困難,難以調動學生興趣。2019年1月的比較文學結課測試(漢語言文學專業144人)顯示,“如果比較文學課程是選修課,你會主動選擇該課程嗎”一題僅有45人選擇“會”,達到31.25%,有17人,也就是12.00%的學生選擇“一定不會”。同時,抽象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必然比較枯燥,學生完成課外閱讀、課外實踐的積極性不高,完成作業態度敷衍,學習成果得不到有效鞏固。
(三)教學環節有待優化
比較文學課程涉及的內容多且雜,既包含理論又包含作品,既涉及文學又涉及非文學,僅依靠課堂教學完成知識傳輸,必然造成學生“消化不良”,通過死記硬背應付考試,不但容易遺忘,也不能培養其研究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利用新媒體,在有限的學時內使新知識與實踐教學深度融合,使學生注重理論聯系實踐。比較文學課程迫切需要借助網絡新技術、新方法實施教學改革,使教學活動從課堂走向課外,更加適應信息化時代學生學習和溝通的習慣。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依托“云班課”“智慧樹”“教師圈”等較為成熟的課程管理類App,可以改變傳統理論型課程以“講授”為主的沉悶教學模式,從開放思維和方法引導入手,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和實踐,實現混合教學,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三、“互聯網+”背景下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設計
混合教學是互聯網為教學實踐帶來的重要創新。狹義的混合教學指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和網絡輔助在線教學的結合,廣義的混合教學模式泛指使用多種方法的教學模式,如案例、討論、文字、視頻、課堂、網絡等教學方法和組織形態[5]。
(一)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結合
線上教學極大地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教學可以通過郵件、QQ、微信、直播平臺、MOOC等方式實現,教師也可以使用專用的課堂管理App,更加便捷地進行混合教學模式的全面設計。借助課堂管理類App,教師設計并上傳“微課”素材,包括MOOC剪輯片段、教學課件、預習測試、拓展閱讀材料等,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課前在線學習。課堂教學集中在教師講授與學生在線互動合理搭配環節,以在線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實踐教學主要依靠學生課后線上自主完成,注重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體協作能力和實際工作技能,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全面發展。
(二)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
教師提供線上資源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但同時也會產生學習碎片化、淺薄化的弊端,學生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索實踐[6]。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鍵在“自主”,即教師通過設計任務情境、開展班級競爭、豐富線上資源類型等手段,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拓展閱讀等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在課堂教學中,也應避免照本宣科,要重視課堂互動,增加交流討論、成果分享環節,使學生在群體互動中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
(三)過程考核與自評互評結合
大數據時代,樣本即總體,教師對學生動態和學習成績的掌握,不是通過隨機采樣或期末的一次性考核,而是通過全體、全過程的數據,這一轉變使教師能夠充分實現對教學各環節的考查,全面掌握學生在課程學習各階段的學習情況。課程管理類手機App可以通過積分制實現對課前自學、課堂互動、多次作業的全面記錄,實現精確的全過程考核;還可以提供在線互評平臺,將評價方式設置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按比例結合,增加評價的科學性,促進學生群體間的互相學習。
四、“互聯網+”背景下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
(一)教學內容改革
互聯網與移動技術的發展逐步涉及教育領域,使移動學習成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受到眾多學習者和教師的關注。“互聯網+”思維給教學內容帶來的變革不僅體現在載體形式的改變,更體現在教學內容的更新和重構。第一,閱讀材料載體、形式的改變。教師為學生提供跨媒體資源,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梅耶認為,根據人類思維工作原理設計的多媒體信息,更能促進意義學習[7]。網絡和手機移動終端使電子書、新聞報道、電影片斷、MOOC等多種媒介的傳播信息成為可能,以此來豐富學生課外閱讀、擴展課堂教學,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地學習。第二,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教師將教學目標與熱點話題相結合,提供有趣的閱讀材料,用最新的案例引起學生興趣。如圍繞《三體》獲得雨果獎,在流傳學部分討論“當代文學海外傳播”;在閱讀《一帶一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之后,完成媒介學思考題;針對學生對穿越文學的興趣,在主題學部分探索“穿越”主題,引出《浮士德》與《枕中記》;在漫威電影熱映的背景下,討論字幕翻譯與經典形成等。
(二)教學方法改革
依托網絡、課程管理App(“云班課”“智慧樹”等)的混合教學模式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拓寬師生交流途徑、加快反饋速率,使教師能根據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糾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1.課堂管理改革。依托“云班課”等手機移動應用實施課堂管理改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非常便捷地隨機點名、發起投票/問卷、進行頭腦風暴、小測試等。比如,在主題學一節對“封閉空間”母題、“狹路相逢”母題的頭腦風暴;每節課的復習小測試等。每項任務設有完成時間、完成任務獎勵積分值,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自學、自測、互評,營造活躍、競爭的課堂氛圍。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還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循環強化,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投入。2.實踐教學改革。建立學習小組,引入DSA(Distribute-Share-Alone)即任務分解—方案共享—獨立總結的管理模式,教師通過課堂管理平臺中的“作業/小組任務”模塊和“印象筆記”等筆記類App的“工作群聊”功能,在線小組實踐任務、話題和討論,實現資源共享和在線交流。學生小組實踐包括專題研討、查閱資料、資源共享、平臺交流、形成結論、課堂匯報等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索學習、合作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其學習主體的作用。3.互動教學改革。混合教學模式下的互動教學既包括對課堂互動的優化,又包括線上的課前、課后互動。在課堂互動中,教師可以隨講隨練,通過在線搶答和限時答題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高出錯率題目即時解答;并從題庫選擇同類問題設置為課后作業,以鞏固概念和加深印象。在線上互動中,教師可以從討論平臺隨時發現學生在預習和練習中的問題,設計針對性題目進行強化練習,也可以作為下一節課的答疑重點。在課外互動中,可以利用社交網絡營造跨媒體學習環境,形成濃厚的專業學習氛圍。“互聯網+”環境下的混合教學,由教師提供索引,學生通過社交網絡主動參與和投入跨媒體的創建與更新過程,在交流與協作中完成探索學習。如在學習“翻譯與文化過濾”一節課時,學生在討論區熱烈討論翻譯導致的文化意象的失落與變形,從龐德的英譯詩歌到《延禧攻略》的英文字幕,從英譯《紅樓夢》到漢譯《萬歷十五年》,自發討論翻譯策略選擇的問題;學生在討論區交流學習方法、討論章節重點、辨析主要概念、分享電子書和文章,調用集體智慧促進復雜學習任務的協同解決。4.作業練習改革。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強調討論、研究,引導學生使用和適應新媒體、新方法進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學生的研究能力、協作能力、表達能力。如筆者在“流傳學、淵源學、媒介學”一章教學完成后,布置的作業為“隨機分組,以小組為單位繪制思維導圖”。隨機分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分工協作能力;繪制思維導圖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研究能力;作業評價方式是上傳思維導圖、學生互評,以增加學生優化作業、精益求精的動力。通過練習,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為直觀的結構關系圖,不但易于理解,而且能夠強化記憶。在之后的課堂測驗中,學生的概念識記效果明顯提高。(三)考核方式改革第一,學情分析需要多平臺合作,分析技術有待革新。學校應以新媒體技術平臺綜合運用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的合理結合和算法優化,有效激活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效率。第二,課堂管理App普遍使用積分制進行成績管理,完成測試、提交作業、完成小組任務、在線答疑、頭腦風暴搶答都可以獲得積分,系統顯示個人總分和排名,既節省教師的時間與精力,又可以使成績管理更加科學,實現全過程量化考核。第三,教師還可以在“話題/討論”“投票/問卷”等模塊發起討論、投票實現在線答疑,學生發言、參與均有積分值獎勵,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營造班級共同學習、隨時隨地學習的氛圍。這一方式也有助于教師隨時獲得學生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反饋,以便調整教學進度和選擇作業練習內容。
(四)改革效果評價
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改革評價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2016級漢語言文學專業144名本科生進行了比較文學課程教學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回收率100%,均為有效問卷.學生對改革后的比較文學課程教學效果整體評價較高,滿意、基本滿意達到95.83%。學生在比較文學的學習可以“完善專業知識體系”“促進研究問題能力”兩個問題上評價最高,分別達到71.53%和65.97%,說明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拓展閱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比較文學“可以引起學習興趣”“知識體系清晰”兩個問題上評價相對最低,“符合”低于50.00%,說明線上資源自學和課堂討論教學結合不夠合理,混合學習資源類型有待調整。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改革取得的最突出效果是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五、結語
MOOC、公開課鋪天蓋地,對“傳授知識”為主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堂教學造成極大沖擊,混合教學是“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互聯網+”背景下的比較文學混合教學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考核等多方面進行不斷完善,形成一種科學的課堂管理、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混合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于學生需要熟悉和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和課堂管理App,增加了學習的困難。現有課堂管理App雖然比較完善,但仍然存在功能與課程貼合不緊密、與其他學習工具的兼容能力較差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優化。
參考文獻:
[1]陳思和.比較文學的課程設置探討[J].中國比較文學,2004(1):1-4.
[2]比較文學概論編寫組.比較文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3.
[3]干永昌,廖鴻鈞,倪蕊琴.比較文學研究譯文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122.
[4]王曉明.半邊臉的神話[M].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
作者:任少云 單位:運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