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班級管理誤區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不喜歡家訪和與家長溝通
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個環節,學生還需要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等。有的班主任只關心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認為在家里只要完成家庭作業,其他的是家長的事,從不和家長主動聯系,認為家訪是給家長添麻煩,家訪是孩子有問題。甚至家長到學校來詢問孩子的情況,也只是簡單應付,套話連篇。對于學校要求必須進行的家訪活動,也只是走走過場,應付了事。家長們只能通過家長會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況。所以,家長無法更好地配合老師開展好教育工作。而作為學校和家庭紐帶的孩子,無法完整地傳遞學校教育信息。大部分孩子回家只說好事,比如在學校考了好成績,受到了表揚。而受到的批評,未完成什么學習任務,回家卻只字不提。家長便認為孩子一直表現不錯。等壞消息傳到家長那里,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就像是長跑,發覺自己被落下的時候,人家已經跑出去好遠了,要追上談何容易。所以,班主任不但要家訪,還要好好訪。事前要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包括家里幾個人、年齡段、工作單位等。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地縮短與家長的距離,找到共同語言,進行真正的交流。我們不但要和與自己關系好的,尊重老師的家長交流,還要做好準備,去和那些對老師、對學校有意見的家長交流,化解他們心中的誤會。只有這樣,老師和家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更好地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學生,受點委屈也值得。
二、言而無信,抓住學生的缺點不撒手
有的老師說話很隨意,比如說“再不寫作業我就敲爛你的手“”你要是再考這個分數就不用來上學了“”誰考好了誰就能當班干部”等。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如果老師不履行諾言,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就會影響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信任度,甚至會影響老師的形象。學生也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心里總是想“老師說話不算數”。曾經有這樣一個學生,課間操的時候和幾個要好的同學說悄悄話:“老師說沒完成作業的不許上體育課,可班里沒完成作業的都去上體育課了。這周咱們也不做了吧?”簡單的一件小事,暴露出教育上多大的漏洞啊!所以說,教師要做到“言而有信”。說話之前,要先想好,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還有的班主任喜歡“揪住小辮子不放”。一次,同辦公室的一位班主任因為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而進行批評教育時,提到了一年以前“偷過家里的錢”的事。事后,我問同事,這個孩子再偷過錢沒有?老師說沒偷過。我說既然這樣,這個孩子應該從這件事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你為什么還要在他初愈的傷口上撒把鹽呢?這能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嗎?所以,作為班主任,首先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其次才是選取好的教育方法來助其成長。不能做“矯枉過正”的錯事。
三、結語
總之,作為班主任,心中要有愛,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傾注心血,充實管理。“教鞭揮灑春秋,粉筆激揚文字”,看著一批批學生逐漸長大,成為祖國有用之才,我們即使臉上皺紋再多,也會綻笑如花。
作者:欒孟光 單位:山東省招遠市龍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