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低年級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式初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精細管理”源于泰勒的工時研究,屬于現代化工業時代的一種管理理念,本文將以精細化管理應用于班級管理為探索方向,調查了西安國際港務區水流中心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行原因分析。最后結合具體實踐,為低年級精細化班級管理的具體實施提供一些方法。
【關鍵詞】小學低段;班級管理;精細化管理
筆者實習所在的學校西安國際港務區水流中心小學地處城鄉結合處,是一所街道辦委托管理的農村小學,對于經濟發展較好的西安市區來說,該地經濟教育發展相對落后。學校在職教師年齡偏大,其余外聘教師大都年輕,缺乏經驗該校師資力量相對較弱,每位老師除了任教自己所在的主要科目外至少兼帶兩門副課。加之生源構成要素較為復雜,使得班級管理變得困難,為改善該校低年級班級管理現狀,筆者提出了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并進行初步嘗試。
1水流中心小學班級管理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根據筆者從班級民主管理、班級合作管理、班委會履職、班主任教育素養、班級活動組織這四個方面的調查情況的分析,結合自身實地觀察情況,發現當前該校低年級班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班級管理主體的單一化
班級管理主體單一化就是管理主體缺乏多樣性,主要是指班級管理過程,班主任是唯一的管理者,忽視了學生、教師、家庭等角色。在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一人包攬全部,無論是教學工作,管理工作,還是班級大大小小的活動都需要班主任去親力親為。比如一年級學生不會打掃衛生,班主任還要肩負起打掃衛生的重擔。
1.2班級組織機構不合理
小學的班級組織機構一般包括班委會、課代表、小組長等。組織機構應該是隸屬關系,自己能解決的事情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上報,但是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雖然設立了班干部,可班級里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班主任親自去處理。
1.3教育理念目標的滯后
整體這所學校是剛由幾個周圍村落小學合并而來,加之該校在職老師幾乎是70或80后,教師隊伍本身教育理念不夠前衛。新教師的到來雖為學校注入新鮮的血液,但是新來的老師大都沒有經驗,他們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咨詢老教師的建議,這樣就出現了新教師學習舊知識舊理念的狀況。雖然學校會組織學習新管理理念的活動,但收效甚微。
1.4班主任班級管理具有專制性
班主任一人包攬,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該校低年級實行包班制,即班主任老師兼帶本班學生的語文和數學兩個科目,由于工作壓力大,制約性較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很難去做到結合實際制定班級各項目標,對于班集體活動的參與也是能省則省。
2小學低年級精細化班級管理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2.1小學低年級班級制度建設的精細化
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形成免不了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班主任在給學生制定計劃的時候不能過度強調孩子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要說你應該怎么做。精細化的制度首先可以對學生應該做什么有明確指示,比如:按時到校,上課鈴響要立馬回到教室,上課不削鉛筆,下課后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課間不打鬧,上下樓梯靠右行等等。只有把這些細節都落到實處才能收獲應有的成效。
2.2評價機制精細化
評價機制是指評價主體間各種關系的總和。包括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標準、評價的方法等等。在小學低年級運用合理精細化的評價機制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級。在評價內容上可分為課堂表現,作業評比,課堂紀律,文明禮貌,積極值日等明確了各種評價內容后,再根據內容來制定評價標準,評價方法。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明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次,合理的評價標準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條件,評價標準必須適用于班級內部大多數學生。最后,評價要具有時效性,即及時評價。對于學生的評價結果教師應當及時觀察,通過學生給予的反饋,及時做出調整改進。評價的主體也應該多樣化不僅僅是老師單方面的評價學生,也可以采取讓學生互評,家長評價,學生自評等方式進行。
2.3班級體活動實踐精細化
我們常說,沒有班集體活動就沒有教育,沒有活動就沒有班集體,活動是班集體的生命。班主任要組織學生開展班集體活動就需要做到活動的精細化。
2.3.1活動方案制定精細化
在開展活動之前,一定要做好方案的制定。結合本班實際情況,以達到一定目的為目標,這個目標具體到活動的每個過程,活動的準備,進行,總結都要體現出一定的教育目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一些能力。
2.3.2活動具體實施精細化
要把精細貫穿于活動的整個實施過程當中,每一步都不能忽略,從細節出發延伸至全局。比如:在學校每月開展的安全演練活動里,在開展活動前教師制定詳細計劃,并向指明每一位學生應該怎么做。最后活動的參與者是學生,所以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在班主任給予一定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2.4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交流溝通精細化
眾人拾柴火焰高。班集體的建設僅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單打獨斗是絕對不行的,班主任必須要聯合任課教師來管理班級。作為班主任要學會爭取任課教師們的支持,以達到讓他們主動關注班集體的建設,關心班級學生的精神世界,積極與班主任溝通并參與到班級各類活動中來。
2.5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精細化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直接制約和影響著學校教育效果。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致,才能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并不是一種正規的教育,所以班主任作為溝通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橋梁,必須要多與家長聯系,使家庭教育接受學校教育的指導。班主任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的具體情況,并對家長的教育觀念、方法等給予恰當的指導,爭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只有形成這樣的“家校合力”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班級精細化管理要求必須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詳細周全,具體細化到每個人,使每個同學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增強學生的自我存在感,以及對班級的認同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于低年級學生習慣的培養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實踐探索。精細化管理是一個慢慢形成習慣的過程,它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只有事無巨細力求精細化,堅持做下去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好習慣造就好品質,好的品質最終會造就一個人的命運。
作者:張月月 王曉蕓 單位:西安經開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