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規范的知識產權管理是組織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2013年3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是中國第一部納入國家標準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從此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加速推動著各類組織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從而形成持續穩定的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幫助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競爭優勢和市場收益。目前,我國知識產權認證發展已進入了新的階段,然而,在知識產權認證實踐中也凸顯出一些問題:管理層缺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知識、企業缺乏完善的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體系、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工作流于形式,沒有從標準的視角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導致企業發展步履遲緩。本文從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的理論基石出發,對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中存在的問題作了理性的思考,并給出了相關建議。
一、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的理論基石:利益平衡
知識產權制度設立的本意就是通過賦權和利益平衡的方式,激勵可持續創新。筆者認為,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方面是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化的過程,技術標準的背后是知識產權,而知識產權的背后是巨大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是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是企業標準化管理的一部分,以企業的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將企業的運營方式和工作內容與知識產權的管理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相結合,確保各項知識產權管理工作能夠實現秩序化、科學化以及標準化。做好標準化管理工作,能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加速企業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并及時轉化為企業的經濟效益,營造企業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是各職能部門能夠有效運轉的重要前提保障,只有采用標準化的管理,才能對各職能部門進行約束與平衡,讓企業的經營生產與知識產權管理流程按照約定的、科學的規律發展,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與水平,實現企業預期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在標準化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與公司的文化、員工的利益產生一定沖突,標準化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就是要去協調和平衡二者之間的利益沖突,致力于開發最佳的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體系。在此意義上,筆者認為利益平衡論可以作為知識管理體系標準化的理論基礎。
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施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管理層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認知不足。部分企業管理者對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重視度不足,對于知識產權標準化的認知缺乏足夠的深度,導致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建設不到位。標準和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與企業自身的契合度不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不夠完善,與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目標不一致,存在將其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照搬照抄、盲目遵從的現象,難以真正促進企業創新活動的推進。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實施運行流于形式,將標準化認證活動視為一種廣告宣傳方式,缺乏對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管理的關注。例如:部分企業沒有充分利用內審和自我監督管理機制去發現自身知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與實際脫節,就無法得到員工的認可,因此無法發現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三、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完善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體系。企業要推行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體系,就要根據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與發展戰略和目標健全和完善標準化體系。企業應成立一個領導小組,打造專門的管理隊伍,區分企業不同模式的特點,從企業生產經營及管理的全過程出發,選擇不同模式的知識產權管理方法,為不同模式的知識產權分類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培養和引進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復合型人才。企業應積極參與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訓活動,增強企業員工對自主創新技術、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結合的意識,鼓勵開展知識產權標準化研究,培養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復合型人才。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加強與國際知識產權及標準化機構合作,引進知識產權與標準化高端人才,為我國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探索新的知識產權管理模式,激發企業對標準的熱情。國外企業對于標準的喜愛程度和信任程度是我國企業不能企及的。如何激發企業對標準的熱情,應成為我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建設中重點思考的問題。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我國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創造條件。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管理已正式納入標準化管理體系工作中,合規管理體系已正式,5月19日,首屆“創新管理與知識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采取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圍繞創新管理知識產權標準在創新活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重點研討。我國將在部分中央企業率先試點實施國際標準,借鑒全球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先進理念,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進入新發展階段,標準化管理作為技術管理支撐、企業核心競爭力基本要素的特質愈發凸顯,應鼓勵企業建立并持續改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化管理筑底線、拉高線的作用,用更高的標準提升企業的“硬核”實力。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機構標準化工作體系。除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之外,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工作還應包括對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評價。知識產權認證工作至今已開展多年,越來越多的認證機構參與到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標準化工作的評價中,規范知識產權認證機構的認證活動,同樣對于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推動企業創新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方案》對規范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認證活動提供了認可準則和指南,加大了知識產權監管的力度,這對于新形勢下提高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質量,推動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化和高質量發展,提升組織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呂月娥 單位:中規(北京)認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