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安全教育下校園暴力的預防機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處于社會發展轉型階段的中國各方面都還不夠成熟,各地頻頻曝出有關校園暴力的新聞,這不僅是存在于學生之間的安全隱患,也對社會治安造成了嚴重影響。本文對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從中提取了數個出現頻率較高的暴力犯罪影響因素,采取了問卷調查的方式進一步了解校園暴力犯罪中值得惹人深思的內容。根據數據分析,校園暴力犯罪的主要歸因有多種,涉及到校園、家庭、社會等多種因素。本文致力于通過分析研究中國校園暴力犯罪的歸因,以找到行之有效的預防機制,降低校園暴力的犯罪率。
【關鍵詞】犯罪心理;校園暴力犯罪;預防機制
我國校園暴力犯罪現象呈現出了愈發嚴重的趨勢。在一項關于校園暴力犯罪犯罪案件的專項調查中,有超半數的學生認為自己所處的校園環境有校園暴力犯罪行為,而校園暴力犯罪犯罪案件的持續高發無疑是環境惡化的表現形式。調查顯示,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中,主要表現為同學間的打架斗毆,同時還會伴有一些敲詐勒索的不良現象。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在參與調查的900多名學生中,有近80%的人認為校園暴力犯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正常的社會學習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校園暴力不單單存在于處于轉型時期,各方面變數都較大的中國。在美國,每年也會發生頗多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嚴重的甚至是槍擊案件。這對身心尚處于發展階段的青少年學生來說,無疑是可怖的,一旦發生,其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更是難以愈合。美國心理學會的圖書期刊數據庫顯示,針對校園暴力犯罪案件的引文數量由上個世紀的62篇迅速增長為了現在的489篇,這些數字的變化極大地說明了校園暴力犯罪問題已經上升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也從側面反映出無論是在國內還使在國外,校園暴力犯罪案件都是一件棘手又不容忽視,一直發生卻從未徹底解決的社會問題。本文盡可能地結合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致力于構建一個適用于我國的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的預防機制,從而達到有效預防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發生的目的。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國際上對于校園暴力犯罪案件的研究已經逐步完善。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很好地輔助我們控制校園暴力犯罪,也是我們繼續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論指導。通過查閱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可以了解到校園暴力犯罪的現狀,從而使預防和控制更加有據可循,也更有針對性,對癥下藥往往更有療效。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誘因分析
1.教育層面。1)家庭教育方面的欠缺。家庭教育對校園暴力的影響不容忽視,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個人教育的啟蒙,同時也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環節。受傳統老舊觀念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及管理方式不當往往會阻礙孩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使孩子在處理問題時缺乏雖事物的正確判斷,從而形成過度任性自私的性格特征,對其發展起阻礙作用。2)素質教育不足?!爸刂禽p德”的教育模式是校園暴力犯罪案件頻發的又一原因。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模式嚴重忽視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發展,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過度關心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使學生不堪重負。壓力長期無法排解最終導致心理扭曲,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重視,進而誘發校園暴力犯罪案件。3)教師教育方式不得體。在我國現存的教育體系中,尚有一些老師的個人素質不夠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們往往視學習成績為王道,卻忘記了個性發展對孩子的未來或許更有幫助。由于一些老師的自身素養不高,加之科學教學理念的并未得到真正的貫徹實行,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依舊會使用一些冷暴力或者是體罰措施用來管教和束縛學生,給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揮之不去難以愈合的創傷。從而引起學生的不滿,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4)校園安全教育不完善。在教育工作中,學生的安全教育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拋棄的一部分內容,安全意識的缺失有可能會引發校園暴力犯罪行為。因此,為了減少乃至杜絕校園暴力犯罪行為的發生,學校和社會有責任和義務開展更多的組織活動,防微杜漸,宣傳校園暴力犯罪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和不良影響。2.個人層面。1)學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處于沖動性人格時期。由于學生身上背負著沉重的升學壓力,加之從心理上渴望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沖動叛逆的思想使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一切未知充滿著好奇。學生個人心智的不夠成熟容易導致以下問題的發生,一是媒體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信息,會受到一些涉及暴力、犯罪消極信息的影響,而這些信息會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起不良導向作用。年輕人有激情,遇事缺乏靈活變通和調節的能力,往往試圖通過武力和暴力解決問題,這有可能會激化矛盾,從而引發悲劇。2)有暴力傾向的學生缺乏正確道德觀對其進行引導。學生對法律相關知識知之甚少,法律意識可以稱得上是淡薄,自控能力較差,行為活動等容易走向極端。在調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道德觀有待矯正,他們中有許多人有江湖情結,認為講哥們義氣就是王道,喪失了正確辨別是非的行為能力,常常會因為所謂的哥們義氣而參與到打架斗毆活動中去,做一些損人不利己,有傷社會風氣、破壞社會治安的事。3)遭遇到校園暴力時,不懂得正確反抗。有些學生本身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卻因為不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權益和安全,采取以牙還牙的方式使自己的角色發生易位,變受害者為加害者,私自用暴力手段對加害者實行打擊報復,最終導致兩敗俱傷的結局,釀成難以補救的嚴重后果。3.文化角度。1)暴力文化的熏陶??茖W技術的進步和文化政策的寬松自由,使得暴力文化得以廣泛傳播。在我們日??梢越佑|到的媒介當中,或多或少的都承載有一些黃暴內容。這種暴力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誘發犯罪的發生,引起心智尚不成熟的學生的盲目模仿。作為學生來說,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還沒有正確完全地樹立起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喜歡標新立異的心理也是誘發校園暴力犯罪行為的有力加持。2)社會中所存在的一些腐敗現象給學生帶來的影響。社會中存在著很多的不平等現象,資源分配的不公和難以避免的腐敗現象容易讓學生失去對生活的信心和直面漫漫人生路的勇氣,從而產生一種報復社會的心理。階層之間的差距、教育和生活資源的分配不均等時常會成為某些學生將憤、憤怒反饋到社會中的先決條件。3)罪案的報道引發學生的實施欲。當前很多電視臺都開設了法制欄目,作為普法宣傳的輔助手段,在節目中對一些犯罪手段進行披露,用以警示公民遵法守法。但與此同時,也有可能會起到誘發犯罪的負面效應。其中的一些犯罪細節也有可能會激起某些心智尚不成熟學生的模仿欲望,觸發真實的犯罪行為。4.環境層面。1)校內治安機制不完善。校風不良和校園治安過差等現象在當前的很多校園普遍存在,恃強凌弱、以大欺小的校園暴力行為也并不罕見。有很多學校的周圍分布有網吧、游戲廳、酒吧等不適合未成年學生出入的娛樂化場所,這些不良的周邊環境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難以是數據來說明的。他們給學生制造了接觸有害文化的機會,同時也促進了不良風氣之間的相互感染。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潛移默化的。2)家庭暴力的影響。有相關數據顯示,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身上常常攜帶有暴力傾向。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犯罪心理會對下一代產生影響,而這一影響通常可以通過生理和環境途徑傳遞。在這種惡性環境當中成長起來的學生難免會存在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如易怒、自我、仇視等,而這些不良性格的養成又往往伴隨有犯罪的種子。3)成長環境過于寬松。有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和掙錢養家,放在孩子教育上的精力少之又少,導致孩子不能及時接受正確引導,過度放縱自己,因而在閑暇之時盲目尋找一些事情用來充實或者說是麻痹自己,并漸漸地迷失自己,進而走向違法犯罪的不歸路。4)法律意識的淡薄。大多數學生的法律意識薄弱,視法律為游戲。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案件被廣泛轉發和傳播,在校學生的犯罪率不斷爬高,在年齡層上也越來越傾向于低齡化,歸根結底,這和他們對法律知之甚少,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受限是分不開的。
1.完善制度體系建設。1)完善立法。目前我國還沒有一條專門的法律是針對于校園暴力犯罪提出的,這無疑給改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頻發現象和“無暴力”校園的建設提供了發展阻力。因此政府應當對這一部分內容予以重視,盡快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能有效控制校園暴力犯罪行為的發生,也能在暴力犯罪行為發生之后使后續處理程式化,進一步減少損失。2)強化教育相關部門的作用。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部門都是把其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升學率上,對安全方面的投入較為匱乏。教育部門的職責不應只是輸送學術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完整人格。因此,學校和相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制定一些適合自己地區發展的安全保障計劃,并作為一項長期工作進行維護和修繕,從而使負面影響最小化。2.構建校園安全責任機制。1)多種教育并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對學生來說都是同智力教育一樣缺一不可的。學校有必要經常性地開展一些有利于全面提高素質能力的課程和活動,并將成績進行綜合評測和分析,使暴力思想在萌芽階段就能得到有效抑制。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們意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能讓他們從一定程度上懂得珍惜呵護自身及他人生命的必要性,從而抑制犯罪的發生。同時,類似活動還能讓學生們自覺建立起手法和維權意識,可謂是利人利己。2)開設相應的心理輔導課程。不在少數的學生都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所以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可以說是很有必要的。有些學生的心理壓力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排解,就會轉變為犯罪心理,遇事易偏激,這些過度放大化的現象會對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影響,拖慢和諧校園的構建進程。3.改善家庭教育,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1)數據顯示,校園暴力行為中的施暴者家庭不和諧的比例偏高。如果學生生活在一種父母恩愛,家庭氛圍輕松和諧的環境下,那么他們的犯罪行為或許就不會發生或是會很少發生。如果學生的成長環境是充斥著打鬧、謾罵的,這無疑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這會誘導他們叛逆和逆反心理的產生,并最終釀成孩子走向違法犯罪的慘劇。2)父母應當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致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了一條又一條看似難以逾越的鴻溝,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間及時進行溝通,并達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共識。這也是對孩子心理進行疏導的其中一種方式。3)口頭教育和以身作則相結合。曉之以理往往更易說服人。作為孩子家長,如果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意識到自己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意義重大將會大大提高教育質量。4.加強文化管理,拒絕暴力文化。1)積極打造健康的文化環境。和優秀文化一樣,暴力文化的傳播發展也同樣需要一定的環境和物質載體,換句話說也就是不夠純潔社會文化市場在可能在某種程度促進了暴力文化的傳播。所以說,打造出一個綠色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環境,凈化文化傳播途徑勢在必行。2)對影視作品實行分級管理。廣電部門應學習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對影視作品等實行分級管理制度,完善認證機制。3)凈化校園及其周邊文化環境。正如我們所了解的,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凈化校園周邊環境也同樣是不容忽視的一步。校園周邊網吧、游戲廳的泛濫對學生來說的確是不易抵制的誘惑,由政府出面采取辦法就很有必要了。相關部分應該加大對違法經營的黑網吧的懲處力度,并對相關娛樂場所進行專項檢查和專項整治。校園暴力犯罪行為的發生不是偶然,而是社會、家庭、學校等各個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一個值得探究并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職責部門,以及家庭、學校都應對這一現象予以重視。而抑制乃至杜絕校園暴力犯罪行為行為的發生也同樣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長期堅持。
【參考文獻】
[1]林友鑫.校園暴力預防機制的構建———基于兩起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7(10)
[2]龐雪峰.當前我國中學生校園暴力及預防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王盛君.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歸因及預防機制的構建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
[4]馬方圓,王曉英.青少年校園暴力犯罪成因及其預防機制的建構[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12).
作者:王納新 單位:河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