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交體驗式安全教育實踐與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體驗式教育是利用在學習中體驗來實現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將這種方式運用在公交安全知識的教育宣傳上,將豐富安全教育培訓形式,提升安全培訓實際效果。體驗式安全教育往往以受教育者為中心,預設安全教育情境,讓其身臨其境,在體驗中學習知識、在感悟中接受知識,潛移默化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實現教育目標。在綜合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和乘客不安全行為的基礎上,我們對乘客和公交駕駛員進行了體驗式安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開展體驗式安全教育的背景
對于公交企業來說,壓降事故、防范事故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標之一。經對近幾年的常州公交事故分析,發現路通事故、車內客傷事故占比較大。通過事故視頻研判,駕駛員和交通參與者對公交車“盲區”認識不足是造成路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往往表現為公交車轉彎過程中與行人和非機動車發生碰擦、剮蹭事故;乘客乘車安全意識淡薄是造成車內客傷事故的重要原因,車輛運行中起身離座、調換座位、單手扶桿等不安全行為直接造成了車內客傷事故。2016年以來我市公交車事故呈現“三高”趨勢,即客傷事故比例高、受傷老年人比例高、事故處理費用高,并逐年上升。經初步統計,2019年常州公交客傷事故占比已達到34.81%,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73.55%,分別比2016年高36.19%和19.19%,每年客傷事故費用占比超過60%。為實現年度事故“三壓降”目標(壓降事故數量、壓降受傷人數、壓降事故費用),集團公司明確提出了實施公交安全出行體驗式教育,并綜合考慮駕駛員和乘客兩類群體,分類分層開展體驗教育。
2體驗式安全教育在公交的做法
人、車、站和環境構成了動態的公交運營系統,對公交事故起主導作用的毋庸置疑是人的因素。除了駕駛員外,公交車內的乘客也是影響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接受安全教育的主體應為公交駕駛員和廣大乘客,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為此,我們因人施教,對各群體實施了差異化教育方案。對學生側重通過游戲的方式,帶領他們到公交車上模擬駕駛員體驗公交車“盲區”,懂得遠離車輛“盲區”的方法;對老年人側重開展典型客傷事故和妨礙駕駛員安全駕駛警示教育,分析老年人車內不安全行為,提高安全乘車意識;對公交駕駛員側重運用動漫、事故視頻、簡明圖等方式進行交通法規、規章制度、駕駛技能、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文明駕車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1)公交車駛進校園,帶領學生零距離體驗車輛“盲區”。全年開展公交安全知識進學校6場,對1500多名學生開展公交車“盲區”體驗教育,從小培養交通安全意識,掌握交通安全技能,以期通過孩子向長輩分享安全知識,共同營造出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圍。將公交車開進校園,在車輛周圍布置“盲區”圖,圍繞汽車構造特點,向學生講解公交車存在的“盲區”,邀請老師和學生代表到駕駛室模擬公交車駕駛員體驗公交“盲區”,通過在盲區站位及駕駛座位的輪流體驗,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與汽車保持安全距離,規避盲區風險,避免交通事故。同時借助視頻、PPT課件、展板,以通俗易懂、靈活豐富的形式加強與學生互動交流,為學生普及車輛慣性、安全乘車和應急逃生知識,重點介紹在站臺候車、上車、車輛運行及下車過程中的安全要點,引導孩子“乘車三不”,即不在車頭車尾跑、不在車身兩旁停、不在車廂里面鬧。(2)主題宣講進社區,對老年乘客進行乘車雙重“警示”。經對近幾年公交事故受傷群體的家庭住址分布情況統計,篩選出了公交事故比較多的社區,這些社區大部分為城市老小區,老年居民比較集中,周邊公交線路比較密集,市民乘公交出行比較便利。我們主動與社區對接,在多家社區的支持下,組織老年人公交安全出行知識講座7場,發放乘車安全出行手冊600多份。通過PPT講稿,播放公交車內的典型客傷事故視頻,逐一分析事故原因,同時結合社區發生過的事故案例進行重點講解,總結告知客傷事故高發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位置、不安全時段。結合《哈爾濱乘客拳打公交司機換來6年徒刑》案例,對兩高一部《關于依法懲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3種定罪行為和7種從重處罰行為進行宣傳,同時播放近年來我市公交司機遭到老年乘客辱罵毆打的視頻,對老年人進行安全警示。(3)一圖系列進場站,探索公交司機安全教育新“模式”。實施公交駕駛員安全文明駕駛教育培訓專項行動,編制事故警示案例視頻41份,在運用新版公交駕駛員教育手冊抓好集中學習的同時,推出“碎片化”學習模式,編制一圖認識公交“盲區”、一圖防范“春困”駕駛、一圖學會乘公交防竊、一圖學會安全乘坐公交車、一圖看懂危害公交安全駕駛行為、一圖看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秋季容易犯困謹防疲勞駕駛、冰雪天氣安全駕駛等10余套圖片,將駕駛員行車中可能遇到的11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規程制作成動漫,提煉成口訣,制作成11張動漫口訣圖,通過易拉寶展示、站務室張貼、微信群共享等方式向駕駛員廣泛宣傳,實現一圖教育時時有、處處有、常出新,提高對駕駛員的吸引力。“碎片化”學習模式打破了時間、空間限制,特別是一圖系列兼具趣味性,參與率更高、靈活性更強、針對性更突出,與傳統課堂式安全教育形成了優勢互補。
3體驗式安全教育在公交取得的成效
體驗式教育提高了公交乘客的出行安全意識,提高了公交駕駛員安全行車意識,不僅減少了交通違章,還壓降了交通事故,減輕了事故責任,5項指標大幅度下降。2019年事故總量同比下降15.04%,報表事故同比下降23.94%,受傷人數下降33.78%,死亡事故同比下降28.57%,事故費用同比下降20.35%。在細分的各類事故中,2019年報表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7.57%,報表客傷事故同比下降15.22%;在事故責任認定上,除非責事故同比增長16%外,有責事故均實現下降,全責、主責、同責、次責事故分別同比下降25.91%、40.74%、19.57%、53.97%;2019年下半年客傷事故占比由37.58%下降為32.42%,60周歲以上客傷事故占比由75.41%下降為71.67%。
4體驗式安全教育今后在公交的方向
(1)打造綜合體驗平臺。根據國內外的發展趨勢,應建立綜合性的教育基地,提供多種形式的體驗教育,形成規模化優勢。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公交展示館和信息指揮中心,系統設計體驗項目,采取視、聽、體驗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公交開放日”“小記者進公交”等活動,實施可感受、可操作的實體化體驗教育,推動廣大乘客更多了解公交、更好關心公交、更大支持公交。(2)打造品牌體驗課程。結合各群體的特點創新教育方式,形成豐富多彩的體驗課程。對于學生群體,可以結合開學第一課、生命安全教育周、假期休學式等,聯合開發校本課程,形成系列化的教學資源。對于乘客可以結合“安全生產月”推出“隱患隨手拍”“安全出行大家談”,開展“今天我跟車”換位體驗活動,加強輿論引導。公交駕駛員可結合文明駕駛專項行動開展“文明交通志愿者”“安全駕駛聽我說”等活動,形成聽、說、做的立體教育模式,增強學習教育互動,提高安全教育實效性和實用性。(3)深化運用媒介載體。安全教育既要體驗,更要多方宣傳,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全面整合內部各類宣傳媒介,積極借助新聞媒體,打造安全體驗教育的“融媒體”。公交車載電視播放安全出行宣傳視頻、典型事故視頻,公交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安全出行知識,企業微信開設安全生產專欄,推行“碎片化”學習,公交報紙推廣員工安全運營經驗做法,新聞媒體深度報道體驗活動。
作者:杭福兵 單位: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