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獸醫生物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得益于農業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工作的逐級推進,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實驗室設備設施等硬件基礎建設和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因部分陳舊設備年久失修和實驗室新進人員缺乏相關生物安全意識而出現了一些實驗室生物安全隱患,對基層實驗室日常實驗活動的開展產生了影響。為了掌握呼倫貝爾市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狀況,提升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及時發現和整改存在的生物安全隱患,避免發生實驗室生物安全事件,通過現場調研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呼倫貝爾市轄區內15個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進行摸底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匯總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1調查方法
1.1調查對象
呼倫貝爾市轄區內15個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
1.2調查方法
赴各旗市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現場考察實驗室基礎硬件設施、相關生物安全防護裝備設備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運轉情況。并以《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和農業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管理辦法》等法律規范要求的相關標準制作統一格式的調查表,對各基層實驗室開展問卷調查。
1.3調查內容
包含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人員狀況、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演練和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等方面的共14項調查內容。
2基層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情況
2.1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共考察15個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實驗室建筑面積總和近3600m2,平均每個實驗室240m2。其中6個實驗室在近五年內對實驗室進行過新建或改擴建,2個實驗室十年內從未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修建。全部實驗室中,有8個實驗室不具備獨立的給排水或應急供電系統。
2.2實驗室人員情況
被調查的15個基層實驗室,共有專職實驗室工作人員52人,平均每個實驗室3.5人,工作人員最多的6人,最少的只有2名兼職人員。全部人員中,高級職稱13人,占總人數的25%;中級職稱22人,占總人數的42.3%;初級職稱7人,占總人數的13.5%;其他工作人員10人,占總人數的19.2%。其中,畜牧獸醫類專業人員共45人,占總人數的87%。
2.3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情況
參加調查的15個基層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全部為BSL-2級,均于2013年通過了農業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并取得了證書。全部實驗室均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并根據各實驗室實際情況制作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并能通過一系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制度和應急預案來規范實驗室活動及處理應急突發事件。全部實驗室均簽訂了獸醫主管部門-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實驗室-實驗室工作人員的三級生物安全責任狀,對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責任進行了明確劃分并落實到人。全部實驗室均具備二級生物安全柜、高壓滅菌器、臺式離心機等必要的生物安全設備,以及一次性眼鏡、口罩、帽子、鞋套、手套、防護服等個人防護裝備。
3討論
通過調查發現,在農業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工作的推動下,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視和規范,各實驗室均能保持現有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正常運轉,生物安全管理現狀總體較好,但在個別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3.1存在問題
3.1.1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部分基層實驗室多年未進行實驗室基礎設施的改造修建,或隨行政辦公單位不斷搬遷,導致實驗室設備設施丟失或損壞。部分實驗室布局不合理、硬件設施損壞,一些常用的實驗室儀器設備多年未進行檢修、檢測或已經無法正常運轉。部分實驗室沒有獨立的給排水系統和應急供電系統,幾乎全部的實驗室都不具備專業的無害化處理設備設施,仍依靠傳統的先高壓滅菌,再深埋或焚燒的處理方式,然而一些廢棄物在離開實驗室后,有可能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會在基層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時,帶來巨大的生物安全隱患。
3.1.2實驗室專職工作人員少,相關生物安全培訓有待加強
通過調查發現,部分實驗室專職工作人員過少,且老齡化程度較高。平均每個實驗室專職工作人員不足4人,有的只有2名兼職人員。在被調查實驗室中,某基層實驗室,沒有專職實驗室人員,只有2名兼職人員,因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該實驗室目前已無法開展相關實驗室活動。其他實驗室僅有的“專職人員”在日常的實驗活動中,往往身兼數職,在做好主要動物疫病采樣、檢測、診斷、監測及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的同時,還需開展其他日常工作和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難以保障全部工作順利進行,也造成了一定的生物安全隱患。同時,一些實驗室人員對生物安全知識認識不足,開展實驗活動時,往往不按規定穿戴防護服、手套、帽子、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在處理未知樣品時,不充分利用通風櫥、生物安全柜等安全設備;部分實驗室未將實驗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感染性廢棄物、病理性廢棄物不經滅菌或消毒即作醫療垃圾處理甚至隨意丟棄,缺乏警示標簽等行為極易造成人員受傷感染和導致病原微生物擴散。
3.1.3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不適宜,可操作性差
部分實驗室在建立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時,過于注重參考一些先進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模式。雖然這樣的體系涉及的內容更加全面,對實驗活動各方面的生物安全要求更加嚴格,但體系過于龐大,與現有的實驗室實際運行機制不匹配。對基層實驗室而言,運行如此龐大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不僅得不到預期的管理效果,更造成了原本并不富裕的人力物力資源不必要的浪費。
3.2建議
3.2.1加大實驗室資金投入,設立實驗室運行專項保障經費,用于完善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定期對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等工作,確保基層實驗室環境安全、運轉正常。完善基層實驗室獨立給排水和應急供電設施設備建設工作,確保基層實驗室廢水、廢氣等非常規廢棄物得到妥善處理,確保實驗室應急用電保障。為基層實驗室配備專業的無害化處理設備設施,開展規范的實驗室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工作。
3.2.2積極引入專業人才,建立保障措施,防止人才流失,提高實驗室人員隊伍素質。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周期性的培訓,確保實驗室人員熟悉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各個環節的工作要求,使其能夠規范正確的開展相關實驗室活動。加強實驗室基本操作技能、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保養維護等培訓,定期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演練工作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自查工作,不斷提高實驗室人員的生物安全意識,自覺遵守相關實驗室管理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3.2.3在充分總結現有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定期修訂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冊、生物安全應急預案及相關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確保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自身實驗室活動實際情況,正常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楊澤林,等.重慶市基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動物檢疫,2010(4):18-19.
[2]歐陽慧敏.基層獸醫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隱患及對策[J].湖南畜牧獸醫,2015(3):35-37.
作者:王冠玉1 王景春2 馮巖3 余興邦1 單位:1.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3.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