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以人為本理念下企業安全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以人為本的企業安全管理概述
在企業安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主題,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出發點,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途徑。首先,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管理理念和內在驅動力,是人們的思想觀念在安全管理上的反映,企業健康的安全文化是建立在員工珍愛生命、熱愛工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的,而企業安全文化的主題內容便是“以人為本”。其次,現代企業管理的企業環境觀、人才發展觀、價值實現觀無不以“人”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也使企業在文化氛圍、形象塑造、精神信念等方面對員工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員工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再者,現代企業員工普遍具有能力提升、精神滿足等更高層次的價值需求,“以人為本”的企業安全管理策略不僅可以給員工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工作環境,而且可以為員工提供更為廣闊的自由、平等的學習平臺和晉升空間,管理者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信任尊重,也會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員工的忠誠度和對企業的認同感。
2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突出“以人為本”
2.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安全價值觀和安全預防意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的安全管理,一定要將安全預防意識放在首位,將安全隱患扼制在搖籃中。一方面,企業要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念。作為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內容,安全價值觀制約者企業員工在實際生產活動中的目標和行為。企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價值觀,管理人員以身作則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告訴員工倡導什么、尊重什么、為了什么,制止盲目蠻干的冒險行為。另一方面,企業要引導員工樹立積極的安全預防意識,從源頭上扼制安全事故的發生。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原因和征兆的。增強對安全事故的預防意識,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員工這一實踐主體的能動性,通過安全講座、員工安全培訓等一系列活動,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和規避風險的自覺性,使每個人都能規范工作行為、提高安全意識。只有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實現企業安全管理。
2.2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安全管理保障體制
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安全管理機制就是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從制度上建立企業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實現規范化生產。首先,隨著科技進步和企業生產活動的日益復雜化,安全科技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安全科技設備不僅可以做到員工做不到的一些復雜工作,也可以替代員工做一些危險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企業應加強對安全科學技術的專門人才培訓,保證科技投入的比重,培養專業化的安全技術隊伍,從而建立能夠正常運行的企業安全科技保障系統。其次,企業應建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第一,管理人員制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時要讓員工參與,鼓勵員工提出見解,體現員工的價值,使員工有成就感、被尊重感。最終讓員工認識到制度約束性的目的就是保護員工的身心健康。第二,管理人員通過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引發員工心靈共鳴,讓員工不僅知道必須這樣做,還要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不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第三,管理人員在對待違章違紀員工時不能簡單粗暴地斥責和經濟處罰,而是要耐心細致地擺事實、講道理,力求員工心服口服,不再重復違章,這是根本目的。最后,安全管理順應了人性化管理,員工認為企業尊重人,愛護人,自身價值能得以體現,員工才會有榮譽感,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員工有了好的安全合理化建議,才會主動提出來;才會發揮潛能想方設法改善崗位的勞動條件,主動落實規章制度,把被動式安全管理轉變為主動式安全管理;才會主動消除安全隱患,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
2.3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員工培訓和有效溝通
企業員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主體,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業務素質,是實現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和關鍵,也是企業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一方面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其中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生產的培訓,也包括對員工業務素質、業務技能的培訓。作為獨立的個體,員工具有不穩定性和主觀能動性;作為企業的一分子,員工的實踐能力又對企業的安全管理起著推動或制約的作用。只有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教育,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企業的安全管理離不開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有效溝通。管理者要將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標準、規程等要求準確傳達給員工,又要獲得員工所需的信息和對要求的充分反饋。有效溝通的建立,有助于管理者安全管理決策的有效實施,也有助于員工之間的密切合作,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3結語
“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就是要在企業的安全管理中將“人”擺在核心地位上,從安全意識、保障機制、培訓溝通等各方面突顯“人”在企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使企業安全管理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真正發揮廣大員工的積極作用,完善企業安全管理。
作者:趙蘭斌 單位:甘肅久聯民爆器材有限公司蘭州和平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