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實驗室是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場所。近年來,高校實驗室事故時有發生,為實驗室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為維護校園安全和穩定,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特別是2015年“8.12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后,教育部科技司每年組織開展高校實驗室安全檢查,并建立實驗室安全技術專家組。2020年10月,教育部科技司召開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現場檢查啟動暨培訓會,就實驗室安全管理、安全基礎理論內容等開展報告交流,推進全國高校實驗室安全建設、安全教育與管理各項工作。由馮建躍主編的《高校實驗室安全工作參考手冊》(中國輕工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基于浙江大學2009年以來實驗室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經驗,并結合教育部高校實驗室安全技術專家組5年130所高校實驗室安全督查總結,經過多次修訂完善而成,為高校實驗室管理者、使用者以及其他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了一本非常實用的工作參考手冊。
該書共分12個章節。首先,該書開篇前2章,明確了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需構建的組織體系和規章制度,從學校、院系層面提出了落實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第3章安全教育,明確了高校應進行的安全課程建設、常規及專業教育培訓、應急演練等安全教育活動,以及應進行的安全知識學習考試體系、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具體活動方式,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建議。針對高校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該書第4章提供了實驗室危險源識別、安全檢查與自查、隱患整改、安全報告和檢查人員規范等工作內容及要求。第5-12章分別對實驗場所(環境、管線基礎安全、衛生、日常管理等)、安全設施(通風系統、防爆、消防設施、應急噴淋與洗眼裝置、門禁監控等)、基礎安全(用電與用水安全、個人防護等)、化學安全(危險化學品采購、驗收與發放、實驗氣體管理、實驗操作安全、危化品倉庫與廢棄物中轉站等)、生物安全(實驗室資質、場所與設置、病原微生物采購與保管、人員與操作管理、動物安全、廢棄物處置等)、輻射安全(實驗室資質與人員要求、場所設施、采購與運輸、安全操作、廢棄物處置)、機電設備安全(常規管理、機械安全、電氣安全、激光安全、粉塵安全)、特種設備和常規冷熱設備(起重類設備、壓力容器、場內專用機車、冰箱、烘箱與電阻爐、明火電爐與電吹風等),逐條逐項落實安全管理細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說明,并提供常見錯誤、隱患說明及典型圖片示例。
依法治校,制度先行。該書以國家法律、法規、標準為基礎,從校級、院級層面明確高校實驗室管理者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實驗室使用者需履行的職責,明確各級各類人員落實安全責任的基本工作內容、要求、要點、注意事項,為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發展提供指導。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該書基于實驗室安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知識、基本原則,注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術的落實,強調預防管理。通過12大類59小類358個條款的解讀,對不同危險源和危險現象的分析、預防與管控進行細化,分門別類地對實驗室安全檢查進行逐條逐項分析和示范,對典型錯誤案例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提供相關成功案例示范,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確保了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的可操作性;同時,該書在各章節后分別提供了實驗室安全各項事務相關法律、法規、標準,使實驗室安全檢查各項指標有法可依、有據可查。該書附錄中的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項目表,可以作為高校相關部門實驗室安全檢查、自查、抽查內容的依據。同時,各分項檢查表可以作為化學、生物、醫藥、機電等專業各類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等場所日常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內容的對照清單。
作者:王曉艷 單位:天津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