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質量標準安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14年至2018年,在教育部的領導下,高等教育92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歷時4年完成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簡稱《國標》)的編制工作,并于2018年1月正式[1],貫徹了“質量為王,標準先行”的指導思想,也為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安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直以來受到特別關注。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了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教育,經過多次本科專業目錄調整,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安全科學與工程列為一級學科,2012年將安全科學與工程單獨列為一類,下設安全工程專業。由于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是跨理、工、文、法、管、醫等各大學課門類的交叉型學科,應用領域幾乎覆蓋了人類生活的全部領域,各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均有自己的行業特色和側重,各院校間的差別較大。《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規定了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培養的基本要求,對標《國標》是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一、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概述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分為概述、適用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質量保障體系7部分以及作為附錄的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知識體系和核心課程體系建議,附錄主要是對安全工程專業知識體系、核心課程體系、人才培養的多樣化三個方面提出的建設建議。為了達到在《國標》視角下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研究的目的,本文從《國標》中選取與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有關的內容作為考核評價標準對樣本高校進行實證分析,體現《國標》“保底”的同時“不封頂”的特點,為提出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建議做好鋪墊。
二、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比分析
根據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的數據中心及2017年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選取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江蘇大學、中南大學、西安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中國民航大學10所高校作為研究樣本,覆蓋不同行業、類性和層次的高校。
(一)培養規格總學分是決定高校專業培養規格的重要參數。安全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專業,又具有相應的行業特色,需要學習多個領域的知識并掌握行業方向的專業性技術知識[2]。如培養規格過小,在有限的學時或者較少的學分要求下,無法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及專業技術知識,如培養規格較大則會影響學習效率。對此《國標》中給出了總學分的區間,即140~180學分。通過對比分析,10所樣本高校中,總學分平均分為176.7分,安徽理工大學、江蘇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在總學分上超出了《國標》要求,其中江蘇大學超出上限23學分,培養規格過大。
(二)培養目標《國標》中人才培養基本要求包含思想政治和德育、業務、體育三個方面。思想政治與體育兩個方面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各高校較為一致,因此著重參照《國標》中的業務要求對樣本高校進行對比分析。《國標》中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業務培養做了六個方面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國標》中所要求的業務能力,每種業務能力還應建立在掌握相應類型的知識基礎上。為達到對比的全面性與準確性,對樣本高校的業務要求進行兩個方面的對比,一方面參照樣本高校培養計劃查看是否對在校學生的業務方面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參照樣本高校課程設置對照其對應學生各類業務能力所需知識的課程類型是否齊全。通過對比分析,樣本高校中有過一半的高校沒有明確地提出對于在校生應具備安全經濟分析能力的要求。其次,國際視野交流能力的要求也有部分高校沒有提出。進一步對樣本高校開設的六種課程知識類型(即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管理科學、安全專業、工具性知識)進行分析,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缺少管理科學類課程。樣本高校在安全工程人才培養中將培養重心放在了工程技術方面,忽視經濟與管理類知識。對照《國標》提出了的新要求,各高校應適當調整課程類型結構。
(三)課程體系《國標》定義了安全工程的專業知識體系,也相應提出了課程體系的構建原則。課程體系中分為了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自然科學課程、工程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類課程與實踐環節,其中工程基礎課與專業課都歸屬于專業課程類。通過對比分析,樣本高校在人文社科類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建設上都滿足《國標》的建議要求,人文社科類課程占比均高出《國標》建議5%以上,而自然科學類課程占比相對較低。專業知識類課程與實踐教學作為安全科學與工程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支柱,在《國標》中的占比要求達到50%以上。其中專業知識類課程,樣本高校均達到了《國標》規定,平均36%左右。《國標》規定專業知識類課程分為工程基礎、通用安全、行業安全三類,進一步對樣本高校深入分析發現,工程基礎與行業安全兩類課程占比較高,通用安全類課程占比較少,樣本高校通過行業安全課程的設置突出各自的行業特色。樣本高校中礦業安全方向的高校包含中國礦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安徽理工大學、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湖南科技大學6所高校;火災安全方向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業安全方向為江蘇大學;石油安全方向為西安石油大學;航空安全方向為中國民航大學。各高校行業安全課程設置均突出了各自的行業特色。實踐教學環節是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標》中規定實踐教學環節課程學分的比例應在20%以上。樣本高校中40%高校未達標,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實踐教學所占比例僅為5.4%,嚴重不足。此外,各高校實踐教學過程還存在實踐環節較少、實踐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缺乏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訓練、創新意識的培養缺失等問題。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現今我國高校安全工程專業建設現狀。由于安全工程屬于綜合類學科,在辦學同時需兼顧其行業性特色,大部分高校培養規格存在偏差,總學分較高,部分高校已經做出及時的調整;高校在專業培養中對學生的業務要求不夠全面,對經濟管理業務能力的培養缺乏重視;在知識體系結構中各高校展現出共同的特性,即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與專業知識課程學分占比相對較高,自然科學課程與實踐環節占比相對較少。
三、安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1.積極對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對各高等教育機構工程教育專業培養質量的評估,具有國際認可度[3-5]。我國安全工程認證自2008年開始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不僅可以提高各高校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綜合競爭力,也是高校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進行行業特色發展、提高培養質量的探索過程。目前,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優秀院校的安全工程專業先后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學校及學生提供了更為國際化的平臺。由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的通用標準與《國標》中的標準相輔相成,對接工程認證為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2.優化課程體系方面,部分高校安全工程專業發展中的短板在于安全科學與工程培養定位不清晰,主要體現在專業課程內容繁多系統性不強;同時專業課程內容無法對接行業安全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與處理方法。校企合作制度可以有效解決此類問題[6]。高校平衡資源調配與行業企業合作開設安全工程企業專業課。由學校提供學習平臺,企業提供在職導師進行工作經驗與專業知識實際運用方面的講解,使學生通過課堂準確的學習到行業安全專業知識,以企業專業課為導向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與就業綜合素質。
3.實踐教學環節方面,提高高校的實驗實踐基礎設施,以免修學分等方式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同時,開展校企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實習機會,鼓勵學生進入企業實習,進行實際的企業實踐。
4.教學評價與持續改進方面,安全工程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專業,需加強學校、企業、社會三者間的聯系。將企業、社會對學校的畢業生跟蹤反饋作為持續改進的驅動力,學校通過企業、社會反饋的真實畢業生數據改進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為企業、社會吸收高素質的安全工程人才提供保證,促進安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61.
[2]佟瑞鵬.高校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8,28(3):1-6.
[3]廖可兵,劉愛群,等.基于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安全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9(08):35-37.
[4]李潤求,施式亮,等.專業認證下安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改革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9(06):41-44.
[5]梁天水,李潤婉,等.面向專業認證的安全工程專業分類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44):140-141.
[6]孫忠強.安全工程專業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2):78.
作者:賈子若 李明睿 單位:中國民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