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素質模型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素質模型,也稱勝任素質模型,指相關行業人員在從業中勝任本職工作所應具備的素質框架,是當前企業管理中廣為流行的人力資源開發工具。素質模型的構成要素包括安全管理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創新發展能力、綜合職業素養等。素質模型對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素質模型
引言
安全工程專業是我國安全工程人才培養的搖籃,在礦山、機械電氣、危化品、交通運輸、特種設備等行業的人才輸送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相關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對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持續提升。[1]而從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重知識、輕素質,重技術、輕管理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嚴重制約了人才的培養效果。應用型人才是當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主流,而素質模型的構建則是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的客觀需要。作為一種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實踐的工具,素質模型能夠為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明確的方案。因此,安全工程專業需要從知識、技術、能力、素養等維度,構建應用型人才的素質模型。
一、安全管理知識
安全工程專業以復合型人才為培養任務,而安全生產管理則是復合型人才最為基本的素養,因此,安全管理知識自然也就成為應用型人才素質模型的基石,脫離了安全管理知識,素質模型將無所立足。安全管理知識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涵蓋與安全管理相關的各項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法律知識。隨著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立法也日益完善,學生需要掌握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了解我國安全工程領域的法律制度、法律責任;第二,安全生產知識。為保障安全生產的順利推進,政府部門乃至行業、企業出臺了大量的規章制度,學生需要熟悉安全生產的基本規章制度,了解安全生產體系管理的主要內容,如組織機制、教育培訓、檢查制度等;第三,應急管理知識。安全工程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性,每年均有多起安全事故發生。學生要具備相應的應急管理知識,能夠在安全事故發生后及時地采取措施,制定應急管理預案,同時,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也有深入的了解;[2]第四,事故分析。根據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學生要具備事故分析的基本知識與原理、方法,能夠研判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從而提高從業素質。
二、安全生產技術
對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而言,安全管理知識為基礎,而安全生產技術則是核心。是否具備熟練的安全生產技術,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工作表現與職業前景。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全生產技術是應用型人才模型最為關鍵的內容。安全工程專業的從業范圍非常廣泛,不同行業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技術要求有一定的差別,并且,基于安全工程的特性,各行業安全生產技術要求也有相似的地方,以礦山工程為例,安全生產技術主要有三點:首先,礦山安全技術。礦山作業安全風險具有廣泛性、客觀性、危害性等特點,學生需要對礦山、鉆井、修井作業中的安全風險有清楚的認知,并且對常見事故的發生因素以及控制措施有深入的了解,能夠對安全事故的發生進行有效的預警,并在事故發生后及時地采取措施,降低事故的危害;[3]其次,安全人機工程。機械設備是安全工程的物質基礎,學生要熟悉各種機械設備,把握人機系統故障的診斷技術,能夠準確分析、識別故障的發生因素,并對機械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進行分析;最后,職業危害控制技術。安全工程領域的工作多有一定的職業危害,如礦山開采中的粉塵危害,危化品管理中危害,學生要對各類危害的安全控制技術有深入的把握,能夠最大限度降低職業的危害性,保護自身安全。
三、創新發展能力
隨著煤炭、石油、核電、特種設備等相關行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升,傳統的單一技能型人才已經無法滿足行業需求,緊扣時展的步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為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客觀需要。因此,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素質模型需要包括創新發展能力,使傳統人才向學習性、復合型人才轉變。首先,學習品質。安全工程處于動態化的發展狀態中,而受教材編寫等因素的影響,安全工程教育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換言之,教學內容始終與行業發展慢半拍。因此,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能夠把握安全工程的發展前沿,以自主學習彌補專業教學的不足;其次,整合能力。在各行業交叉融合發展的今天,安全工程領域相關崗位的工作呈現出明顯的跨學科特征,從業者既要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也要對于工作崗位相關的其他內容,如政策、法律、管理等有一定的基礎。因而,安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要具備整合能力,以崗位為中心,整合各學科的知識;最后,創新能力。當前,我國已經步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作為新時期的應用型人才,安全工程專業學生需要具有創新能力,能夠根據崗位工作的內容以及要求創新技術、方法乃至管理機制,推動崗位工作乃至行業的發展。[4]
四、綜合職業素養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滿足市場需求和社會需要為首要目標,因此,在培養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專業基礎與實踐能力,更要重視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對安全工程專業學生而言,其綜合職業素養既有一般職業的共性,也有安全工程專業的特性,是應用型人才素質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工程專業綜合職業素養的構成比較復雜,撮要而言,有以下三點:第一,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個人在安全工程領域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也是從業生涯中奮斗的目標,具有很強的導向與激勵作用。安全工程專業學生需要具備崇高的職業理想,將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與行業乃至國家的發展緊密的融合起來。第二,職業道德。任何職業都有相應的職業道德,安全工程專業學生作為未來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對職業有高度的認同感以及責任心,并具備為國家安全工程事業的奉獻精神。安全工程領域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安全意識不僅是自我保護的需要,也是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第三,團隊意識。安全工程工作具有很強的團隊性,作為個體的學生要有專業的職業技能,而作為團體中的一分子,學生要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念,具有團隊歸屬感、榮譽感,善于與他人溝通,在團結互助中高質量完成崗位工作。唯有如此,學生培育才契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五、結語
素質模型是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工具,根據素質模型,從業者是否勝任某項工作,可以用素質模型來衡量,具備了素質模型的各個要素,從業者則能勝任某項工作。素質模型對當前的高等教育同樣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參照。安全工程專業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中,要以素質模型為基礎,從社會需求出發,為學生構建相應的素質模型,從而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朋震,孫敏.素質模型理論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中國勞動,2004(03):32-33.
[2]孔寒冰,邱秧瓊.工程師資歷框架與能力標準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33.
[3]邵安.安全工程人才的能力框架及評價體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5):87-91.
[4]鄭培興.基于開采模式變化的煤礦采掘工程師素質拓展之思考[J].中國煤炭,2012,38(8):37-40.
作者:閆偉 金佩劍 劉輝 孫世梅 張智超 付會龍 趙莉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