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論譚雜志(年刊)于2009年創刊,本刊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武漢市江漢區新華下路103號,郵編:430015。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論《太平廣記》類目的動物分類思想
張耒文學理論初探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與《神仙傳》之比較研究
人怎樣受捉弄:曹禺命運觀的構成
“吃人”傳說與“全人”夢想:《耙耬天歌》與魯迅作品的對話
郁達夫、馮沅君等作家的主情小說
現代抒情詩及主體形象分析——兼論車延高抒情詩寫作
在自我超越中走向深化的傷痕文學力作——評張賢亮的小說《習慣死亡》
審美期待與迎合市場——方方作品的影視改編分析
風雅不忘由善變,光豐之后益矜奇——當代中華詩詞的時代精神論析
一座城市兩種書寫——從文化生態視角看池莉、方方的文學語言生態
《論語》體詞詞類活用考察
論語言邏輯視域中的話語行為與含義理解
談網絡熱詞“女漢子”
武漢方言本字考
抗戰影視劇《戰長沙》的突破與創新
高校影視藝術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地方文化產業與消費心理研究
武漢城市文化品牌建設淺析
知音文化品牌建設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