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340.00/年
《課外語文》創刊于2002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管,遼寧人民出版社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教育委員會學術指導的教育期刊。本刊側重于教學研究與方法。從教育者的角度出發,收錄獨特、前沿、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廣大語文教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鑒,對于提高語文教學乃至于其他學科都有一定的促進意義。本刊秉承“讓課外知識開拓課內視野”的理念,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論壇、教學隨筆、教材教法、課改研究、教案選粹、閱讀與寫作、命題探索、語言研究、文藝評論、百家爭鳴、名校巡禮、語林學人。
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十一緯路25號,郵編:110003。
1.為尊重作品版權、維護本刊權威性及作品質量,作者保證論文無抄襲、不涉及保密、署名排序等爭議,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文責自負。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即認定作者將該文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化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力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本刊。如作者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聲明。
2.歡迎廣大教師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投稿。論文應論點明確,材料翔實,行文流暢,文字簡練。篇幅一般在2100—7000字符數為宜。
3.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WORD文檔投稿。凡給本刊來稿者,必須符合以下規范:文題一般不超過18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標題下注有作者姓名及單位全稱;正文前放置摘要和關鍵詞;文尾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單位全稱、省市名、郵編、電話、Emil)。來稿如果是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來源和批準文號。
4.本刊為加強學風建設,維護學術尊嚴,借助“社科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對所有文稿進行檢測,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5.本刊對所有來稿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激昂慷慨愛國情深——讀陳人杰詞《泌園春·丁酉歲感事》
情切切花自解語——如何寫出真情實感?
解析《大道之行也》與《小國寡民》
解析《馬說》與《伯樂與千里馬》
讓沉睡的語言醒來-說說文言詩文的美讀
傾聽小河的訴說
《匹克威克外傳》一部反映下層社會習俗的史書
解析文天祥的兩首詩
清溪中蕩起的一泓漣漪——趙師秀《約客》賞析
解析張養浩和陳草庵的三首散曲
跟隨時光,我們浙行漸遠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讀《流浪漢和時光老人》有感
解析劉禹錫《陋室銘》與元結《右溪記》
中考科技文解題備戰策略
解析陸游的兩首詩
劉備與曹操誰更適合當班長
姓氏只是部落的稱謂
寓理于景章法嚴密——讀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背誦在古詩文教學中的地位與意義
風景寂寥心境落寞——讀韋應物《滁州西澗》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GD12XJY06)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 8 |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 | 7 |
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 6 |
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 5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3 |
遼寧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立項課題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 |
甘肅省“十二五“規劃課題 | 2 |
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