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認真貫徹“雙百”仿真,繁榮學術研究。突出學術性、示范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促進校內外學術交流,為提高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水平起到積極作用,為發展民族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曾用刊名:青海民族師專學報。
《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青海的原文化研究、語言文學研究、藏學研究。
地址: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五四西路38號(青海省師范大學五四校區田家炳教育書院403室),郵編:810008。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陳那論師思想的變化
試論敦煌T藏經者
論藏族放生習俗的形成及其生態特征
藏族“鍋莊”舞在全民健身運動中的地位與作用
關于加強民族地區高校“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育的思考
青海農牧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策——以青海省海北州為例
被懸置的“孔門福音書”——典范視域下的《論語》
《海上花列傳》創作動機諸說
《霍嶺大戰》軍事戰略思想芻議
略論《水滸傳》中的官司
古漢語中的合體字與英語中的CompoundWord和DerivativeWord淺析
民族文化中的宗教元素
《左傳》中春秋貴族的葬禮、喪祭禮及其喪葬思想
年都呼“於菟”巫風之我見
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青海省民族高等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從心理健康測查的局部看心理健康教育
解讀人類動機——分析馬斯洛的人類動機理論及實踐意義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XZJ016) | 2 |
青海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2007-N-120) | 2 |
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10YJA850002) | 1 |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2jyxm513)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XXW001)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BMA130110)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無)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XZJ0004)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XYY024)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xz1224)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40 |
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3 |
青海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 2 |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 | 2 |
青海大學中青年科研基金 | 1 |
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 | 1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1 |
安徽高等學校省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