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48.00/年
《惠州學院學報》是惠州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于1981年,它的前身是《惠陽師專學報》,1994年更名為《惠州大學學報》,為季刊。2002年刊名更改為《惠州學院學報》,刊期為雙月刊,每年第1、2、4、5期是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期為自然科學版。《惠州學院學報》乃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國內刊號為CN44-1553/Z;國際連續刊號為ISSN1671-5934。本刊在突出辦刊特色的基礎上,學術質量不斷提高。自1995年以來,我刊發表的學術論文已先后有50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復印。目前編輯部工作人員6人,其中副高3人,中級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人,碩士2人,本科3人。
《惠州學院學報》政治、哲學、經濟、文學、語言、宗教、藝術、歷史。
地址:廣東惠州市演達大道46號,郵編:516007。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代發請詳細看。
惠州市農業科技現狀及發展對策
廣東省普通高校“擴招”對體育課程建設引發出幾個最突出的問題研究
推進地方院校實施學分制的思考
結合新課標談中學生作文的實用性和個性
關于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問題的思考
論新形勢下農村信用社信貸政策調整——以惠州市惠陽區農村信用社為例
地方名人文獻數字資源建設研究——以廖仲愷何香凝數字資源建設為例
惠州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惠州推進低碳發展路徑研究
鄧小平領導藝術的主要內容及其時代價值
網絡民主與現實民主之關系辨析
論公民最低生活保障權的實現途徑
群體性事件的類型與社會原因探析
學術明星的崛起與人文知識分子的現時定位
香港導游罵人事件透視:零團費剖析
“五四”時代張競生改良生活習俗的主張
簡論梁廷枏對嶺南史的研究與著述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S2011010001601) | 7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BJY00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8212) | 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A820070) | 5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0151601501000003)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ZS086)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71380)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62026) | 4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GD10XYS04) | 4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GD12XZW10)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9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2 |
惠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 72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69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64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4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48 |
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 | 31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 | 30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