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8.00/年
同學科期刊級別分類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統計源期刊 部級期刊 省級期刊
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方言》是一個登載方言調查和方言研究成果的學術季刊,每期96頁,全年四期共384個頁面。每年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的24日在北京出版。
《方言》編輯部現有專職編輯人員11人。除三位主編外,其他編輯人員有:黃雪貞研究員、周磊博士、覃遠雄博士、李藍博士、沈明博士、聶建民助理研究員、李琦助理研究員、謝留文博士。
漢語方言專業刊物。讀者對象包括方言研究人員、語言工作者、大學語言專業教師及學生。有英文目次。
主要登載有關漢語方言研究的有關文章、包括專題論文、調查報告、書評書目以及資料介紹等。
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1、版面本刊版面寬度是40個五號字,即149毫米,約46.5個新五號字,52.5個六號字。雙欄排印時,每欄19個五號字,中空2個五號字。新五號每欄22個字,六號每欄25個字。本刊版面高度是39行五號字,行間空五號對開,即215毫米。書腳刊名、刊期和頁碼在外。新五號和六號行間也空五號對開。圖表最大尺寸不得超過左右相對的兩面。自成一行的例子、公式請注意字數和空格。
2、稿紙來稿請用行間有空的有格稿紙單面橫寫。為了便于計算字數,設計版面,請用每行20字或每行40字的稿紙。兩張每行20字的稿紙貼在一起就成為每行40字的稿紙。無論大字小字,都是一格一字,標點和引號也占一格。行尾的標點及引號下半,可以寫在格外。
3、文字簡體字請用正式公布施行的,不自造簡體字,不用已停止使用的簡體字。如必須用繁體字或造字,請用鉛筆在稿紙邊上注明,并且請附一張《本文使用的繁體字和造字表》,說明使用次數,用于哪一頁。文字請寫正楷,字跡不清,涂改過多,請重新抄寫后再寄編輯部。
4、音標和外文音標和外文請寫正楷。有些音標和外文字母形狀相似,書寫時請分清。本刊使用的音標(包括調號及其他記音符號)見本刊1979年第2期157—160頁。音標就高低說,可以分成四類,a類音標居中,h類音標望上伸,g類音標望下伸,j類音標既望上伸,又望下伸。表示不帶音的小圓圈和表示成音節的小豎棍都在下,小圓圈和小豎棍都在上,舌尖元音望下伸,不要寫得跟i一樣高。
凡是使用音標的稿子,都請附一張《本文使用的音標表》,列舉本文使用的音標,包括調號及其他記音符號,且根據前面說的157—160頁,注明代號。調號代碼用159頁代碼。來稿所附的《本文使用的音標表》供電腦排版參考用,不發表。
5、調號調號排印校對不易,調形要書寫清楚,且區別顯著。本刊用五度制調號,一般情況下,為了醒目,最好單數配單數,雙數配雙數,即“1,3,5”相配,“2,4”相配。如某方言有31調和21調,而沒有11調,就可以用11調調號來表示21調,用文字說明是21調。標音時,調號要緊挨著本字的聲母韻母,和后字的聲母韻母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有相近的調號,請作者用紅筆在調型號上批出數字。
6、圖表圖表均請編號,如圖一、圖二、表一、表二之類,不用左圖、右圖、上表、下表一類字眼。如只有一個圖一個表,必須有圖名表名。圖請用黑色墨水繪制。圖和較大的表都自成一頁,用鉛筆注明插入正文何處。表最好用無線表,必要時才用有線表。
7、注文為便于閱讀起見,隨文釋義的注文可用行內小字夾注,或用行間小字夾注。圖表注文附于圖表之后。其他注文可用腳注,排在本頁末了;或用尾注,排在全篇之末。注文一般用六號字或新五號字。注文盡可能不用或少用音標。
湖南汨羅方言的處置句
閩臺閩南方言的反復問句
湖北安陸方言的兩種正反問句
勘誤
中性指示詞與中指指示詞
溫州方言語氣詞“過”
四川宜賓方言的被動句和處置句
河南葉縣話的“叫”字句
粵語能性述補結構“Neg-V得OC/CO"的來源
三部粵謳作品中的可能式否定形式
福州土白“叭"問句的來龍去脈
連讀變調與輕聲產生的年代
廣東茂名粵語小稱綜論
山東汶上方言“個”的一些特殊用法
陜西平利洛河方言同音字匯
漢語方言分區方法再認識
晉陜寧三省區中原官話的內外差異與分區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2BYY006)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I)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YY050)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YY027)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73)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77)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CYY009)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YY020)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BYY011) | 3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A40084)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4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50 |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 | 20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11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 | 10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8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8 |
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7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