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研究雜志(年刊)于2011年創刊,本刊在開展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基礎上,在綜合性的平臺上進行綜合創新,提出了自主性與相關性統一的完整主體性分析范式,試圖創建“浙商主體環境和生態”的思想理論體系。同時,確立了“東方管理思想和浙商文化”、“浙商與企業家和企業發展”、“浙江民營經濟與浙商競爭優勢”三個主攻方向,浙商行為與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浙商社團組織、浙商與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浙商的分支包括溫商、臺商、甬商、婺商、越商、湖商和杭商等研究內容。同時,采取“四位一體,兩個對接”,即學者、商人、官員和傳媒人四位一體,對接政府決策和企業實踐的工作思路。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杭州市教工路198號,郵編:310012。
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淺析當代浙商公共行為的時代意義
——基于公共行為的歷史沿革的分析
如何根據浙江實情落實“國新36條
——浙商研究中心提出15條建設性意見
后危機時代浙商發展的金融法律政策研究
后經濟危機時代浙江省對反傾銷的對策
純粹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出資制度的反思
中國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農業產出效應研究
社會公共交往領域與公共政策合理性——以浙江省民營企業政治行為調研為基礎的分析
官員規模、公共品供給與社會收入差距:權力尋租的視角
金融改革的法律障礙與司法破解
經濟發展、制度環境與就業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考察
工業化、城鎮化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門檻效應研究
出口商品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的門限效應:浙江省與全國的對比研究
中國ODI能導致產業空心化嗎——以浙江省和廣東省為例
國際油價波動對國內農產品價格的沖擊傳導機制:基于LSTAR模型
跨國外包體系下技術創新的出口效應——基于浙江省制造企業問卷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
主體與生態——浙商的嚴峻挑戰與創造機遇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體—生態模式——基于浙商的視角
文化價值觀與浙商財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