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60.00/年
《公共管理學報》(季刊)創刊于2003年,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學術刊物。《公共管理學報》辦刊的原則是”求道無籬,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經世致用”。學術之本在于創新,學術之基在于致用。創新要求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摒棄門戶之見,允許各種不同觀點的交流與碰撞;致用要求深入觀察、嚴謹務實,對現實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背景而深刻的理解。為此,我們將努力建造一個氛圍寬松、百家爭鳴、研究規范、論證嚴謹的學術論壇,與本刊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我國公共管理研究水準。《公共管理學報》不是私家園,而是我國公共管理學界和關注公共管理的各界人士共同耕耘的一塊公共園地。希望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踴躍來此播種、耕耘和收獲,與我們一起打造一份高質量的《公共管理學報》。
公共管理理論論壇、公共政策論壇、公共管理現實焦點問題、政府治理案例分析、國外公共部門改革評介、信息技術與電子政務、經濟全球化中的政府治理、公共項目管理、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公共管理教育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法院街13號,郵編:150001。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智力資源管理的若干基本問題
以公眾滿意為導向的城市管理模式研究
我國數字城市建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教育經濟混沌動力學模型構建及應用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基礎建設及其應急管理
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村老齡化的影響及其對策建議
農村公共品投資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西北五省農戶的調查
就業風險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影響——模型與實證
發展型政府:地方政府轉型的過渡態——基于滬、蘇、錫的海歸創業政策案例調研
縣級政府規模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四川省為例
浙江省勞動生產率與工資關系的敏感性分析
FDI、環境規制與污染避難所效應——基于中國省級數據的經驗分析
教育不平等與收入分配差距的內在作用機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
農村代課教師清退補償模式研究——以《蘭州市解決農村代課教師問題工作方案》為例
基于扎根理論的網民公共政策態度形成研究
相對剝奪與相對滿意:群體性事件的動因分析
公私伙伴關系績效的關鍵影響因素——基于若干轉型國家的經驗研究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IRT0855) | 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ZD057)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073074)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373107)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221001) | 4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07-0858)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BZZ035)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233005)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73092)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373120)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8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4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7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47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32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20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1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11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9 |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