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0.00/年
《金融評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經濟、金融學術刊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揚擔任編委會主任,實行規范的現代學術期刊審稿制度,旨在通過優秀研究成果的發表推動經濟與金融領域的理論探索,并為中國學者走向世界經濟理論前沿提供平臺。作為中央政府的思想庫,中國社會科學院承擔著跟蹤社會與人文各領域最新動態,探索學科理論,深入研究現實問題并將成果轉化為政策建議的任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旗下唯一的金融類學術期刊,它所接受的稿件包括原創性研究論文、研究綜述和學術評論三種類型。基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于學科發展趨勢和現實問題的把握,試圖通過對刊載內容的選擇來反映中國經濟與金融發展的最新動態,并引導國內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主題和范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金融評論》特別約請國內外具有較高造詣與聲望的學者就重大理論或實踐問題進行評述,同時積極鼓勵青年學者在學科前沿的創新性工作。歡迎志同道合的學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學者,積極參與我們的期刊建設,展示你們高質量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7號綜合樓7層,郵編:100710。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金融生態環境、銀行結構與銀企關系的貸款效應——基于中小企業的實證研究
弗里德曼規則還是泰勒規則——信貸周期下的我國貨幣政策選擇
國外關于民營化問題研究的最新進展
信息不對稱、機構投資者與股價波動率——基于擴展CAPM的理論與實證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簡介
適應金融發展需要重塑監管框架
貨幣政策方略:來自金融危機的教訓
中國大型上市公司治理與績效關系研究
現代金融危機的基本機制:文獻述評
全球經濟失衡:資本流動的視角
存款保險制度與商業銀行退出制度協調機制研究
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綜述
“小銀行優勢”理論面臨的挑戰——國外研究進展及評論
美國居民低儲蓄率之謎和美元的信用危機
“言”、“行”、人民幣實際匯率制度彈性與宏觀經濟績效
次貸危機是否與眾不同——本輪危機與既往金融危機的比較分析
金融危機與貨幣政策:一個新的理論框架——兼論貨幣區的“三元悖論”之解
制度差異對A、H股定價的影響
股票收益與通貨膨脹:代理效應還是通貨膨脹幻覺
金融中介的利益沖突、自我膨脹與經濟增長:實證研究與理論反思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203152) | 6 |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AZD045)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AJY018)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CTJ016)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2YJC910001) | 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10XNL008)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9ZD36)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JL079)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064)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7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6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5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48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23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19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1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10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 | 10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