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80.00/年
《產業經濟評論》(雙月刊)創刊于2013年,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電子工業出版社主辦的國家級產業經濟學術刊物。刊物要站在中觀角度,立足產業融合背景下產業發展現狀,結合國內外產業經濟最新研究成果,從系統的角度出發,通過產業組織理論、產業布局理論、產業結構理論、產業關聯理論的研究來指導產業發展實踐,優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主動提出對產業發展有利的前瞻性的政策建議,使其成為連接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橋梁和紐帶。刊物擬設欄目為:權威、專家觀點、理論與實證、國際視野等。各板塊欄目設置將緊緊圍繞“現代產業經濟”之根基,加強產業發展同財稅、金融、貿易等政策的協調配合,營造實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促進產業興國、工業強國,為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貢獻智力資源。
要聞報道、理論與實證、專家觀點、國際視野
地址:北京市萬壽路南口金家村288號華信大廈,郵編:100036。
一、來稿方式。來稿必須用打印稿(A4)并附帶3.5軟盤(需用word文檔編輯)或發E—mail;文稿上注明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及郵寄地址。
二、質量要求。來稿應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注重創新性、主題向上、文理通順、選題新穎、觀點明確、論述嚴謹。
三、標題與作者。論文題目要求不超過20字(有必要可加副標題),姓名下行寫明作者單位、省、市(縣)、郵政編碼。
四、作者簡介。內容為: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及職稱,學術研究方向。
五、摘要、關鍵詞。摘要是對正文的簡明概括,要求準確完整,一般不加評論性文字,字數不超過正文的5%,以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為反映本文主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每篇3—8個,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六、正文。正文字數在3500字左右為宜,各級標題不用標點符號,層次為:一、;(一);1.;(1);一般不宜用①。文字、數字、圖表、計量單位均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七、參考文獻。如有參考文獻則依順序附于文后,著作按順序提供作者、書名[文獻類型識別]、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頁碼;期刊要提供作者、篇名[文獻類型識別]、出版地、期刊名、年份、卷號、期號、頁碼;其他資料注明來源。
八、英譯文。題名、作者名、單位、省、市(縣)及摘要和關鍵詞要譯成英文并與中文一一對應,置于參考文獻后。
九、來稿處理。本刊有權壓縮、刪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請來稿時注明),來稿不退,請作者保留底稿
品質升級的衡量與評價——基于對轉型時期我國耐用品的實證分析
轉型時期中國產業發展動力的SDA分析
《產業經濟評論》投稿體例
專利聯盟創新效應及形成研究動態
橫向合并單邊效應的識別:一個評述
我國農村居民內部收入差距的實證分析
中國裝備制造業“先進性”發展水平研究——基于系統評價模型的實證分析
城市化對中國能源消費的影響機制研究
高管規模與公司業績: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鋼鐵產業的需求與重組效應分析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安徽省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sk634)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371198) | 3 |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2522075)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JY085)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BJL045)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068) | 2 |
黑龍江省博士后基金(LBZ-Z10104)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1JJDZH004) | 2 |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項目(11JBGP037) | 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H69F03)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2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1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4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25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0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7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 | 7 |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 | 6 |
全國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