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408.00/年
《中國土地》(月刊)創刊于1982年,由中國國土資源報社主辦。土地管理專業刊物。宣傳黨和國家有關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介紹有關土地管理的理論和科學技術成果,交流國內外土地管理的經驗。
地政時評、特別策劃、理論探討、新聞月評、就地說法、經驗交流、地產市場、調查研究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郵編:100860。
1、投稿時請將稿件電子版(以WORD形式)發送至本刊投稿郵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單位、電話、電子郵箱、樣刊投遞地址和郵政編碼,如需署筆名請注明;并提供作者簡介、中文摘要和關鍵詞、參考文獻等內容,具體規范要求如下。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
3、中文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8個。
4、參考文獻: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初版日期(版次).
(4)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本刊已被國內多家數據庫收錄,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6、對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電子郵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訴作者,請及時查收電子郵箱;對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對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對采用的稿件,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作必要的修改、刪節或摘編,如不同意請說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約定。
土地登記官,讓登記制度更完善
科學謀劃解決用地瓶頸——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土地利用現狀與對策
土地市場應城鄉統一
完善土地儲備制度的思考
土地調查體制反思
認識特性,實現“善治”——土地市場化配置與政府公共職能之間關系的探討
用好技術管好土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規范農村土地整治項目管理的思考
新的制度新的角色——國家土地督察制度評析
供地的又一場革命——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評述
我國土地出讓基金制度構想
淺議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實施規劃
征地制度改革再思考
工業用地招拍掛須正視四個問題
規劃修編,別落了生態用地
頻繁調控,為何難抑房價
保障重點項目規范用地——對河南省重點項目用地的調查與建議
土地承包經營權不等于集體土地使用權——與《頒發土地使用證,是行政確權不是行政許可》一文商榷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的救濟途徑
對公共地役權立法的建議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771207) | 2 |
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011018) | 2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7318-005-02) | 1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1BAD04B03) | 1 |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2011GXQ48015)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FX061) | 1 |
北京學研究基地課題(BJXJD-KT2009-B02)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335046) | 1 |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基金(04ELB009)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02JA820014)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1 |
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 | 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4 |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 | 3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 |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2 |
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