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192.00/年
《科技與經濟》雜志創刊于1988年,是一份關注科技與經濟有機結合,以軟科學研究為特色的綜合性科技期刊。《科技與經濟》雜志旨在追蹤科技與經濟工作的發展,探討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傳遞科技經濟信息,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雜志緊扣科技與經濟一體化主題,力求解決理論與實際問題,指導科技發展與經濟建設實際工作,為科技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研究與宣傳平臺。本刊熱忱歡迎廣大專家、學者、企業家、科技經濟管理人員及相關研究工作者賜稿。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稿編入該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各地郵局均可訂閱。訂戶也可直接與本刊聯系。
發展戰略、科技管理、創新體系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化、信息化研究、科技與經濟論壇、科技了望。此外還辟有科教興農、企業技術進步、科技與社會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投融資、WTO與科技、科技史話、科技人才、企業之窗、專題講座
地址:南京市成賢街118號南京科技中心,郵編:210018。
1、題名和作者
文稿題名務必精練,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作者署名限于主要參加者,一般不超過6名;作者單位應寫標準全稱及所在城市(非省會城市須加省份名)和郵政編碼。并注明全體作者的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電子信箱等個人信息。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以空格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隔開。
文稿題名和作者信息應提供相應的英文。
2、摘要
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扼要、確切地闡述文稿的創新點或主要研究結論。摘要須采用第三人稱,不應出現圖表、數學公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及“本文……”之類的用語;并提供相應的英文。
3、關鍵詞
關鍵詞是論文的文獻檢索標識,關鍵詞選用是否恰當,關系到該論文被檢索的概率和該成果的利用率。關鍵詞一般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中選出來,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每篇文稿可選3~8個關鍵詞,分別以中、英文提供,多個關鍵詞之間應以分號分隔。
4、基金項目
基金項目指文稿的資助背景,屬于文稿題名注釋的一種;本刊優先發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以及省(部)級基金等資助的優秀創新論文(請附基金項目證明材料)。
基金項目須注明資助基金項目來源、類別、項目名稱、項目編號、項目負責人;并標注于正文首頁頁腳,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5、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工作或學習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并標注于正文首頁頁腳的基金項目之下,作者簡介按署名順序依次排列,其間以分號隔開。
6、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引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本刊采用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每篇文稿的參考文獻數原則上不少于8篇。
參考文獻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并在正文相應位置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明序號;文獻作者3人以上者,只列出前3人,后用“,等”;文獻內容及文中引用序號須核對無誤。一處引用多篇文獻的,須將各篇參考文獻的序號在方括號內全部列出;多次引用同一參考文獻的,要在序號的方括號外著錄引文頁碼。
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示例見附件1:10類常見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及示例(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與注釋的區別:
參考文獻是作者寫作文稿時所參考的文獻書目,集中列表于文末,序號用方括號標注(如[1]、[2]…);
注釋是對文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集中列表于文末,序號用數字加圓圈標注(如①、②…)。
注釋也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并在正文相應位置的右上角用數字加圓圈標明序號。
信息服務業對區域經濟帶動作用——基于29個省(市)2000—2008年面板數據
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南京市軟件服務業發展路徑研究
科技成果及其分類探討
新一輪科研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與建議
我國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戰略思考
科技創新與中國的能源經濟
大連市優化科技創新環境的思路及對策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國際貿易政策
影響石家莊市科技成果轉化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業專家大院技術推廣的現狀及對策建議
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農業面源污染系統控制研究
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制度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2008GXS1B022)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2D020)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AJY01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973039)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171134) | 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AJY024)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371154)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1YJA630013) | 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1JJD790036) | 4 |
安徽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0030503063) | 3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9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31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99 |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 | 71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64 |
江蘇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 6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49 |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 | 44 |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43 |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