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細胞生物學課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細胞生物學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細胞生物學課程

        第1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一、課程網絡建設的必要性

        醫學細胞生物學在我校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等各個專業都是在第一學期開設。同學反映此課程內容較多又抽象,大家普遍認為醫學細胞生物學非常難,在有限的學時數內掌握此課程有很多困難,而且大一新生要改變高中的學習習慣及模式,去適應大學更為自主的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教師探索適合于學生的教學方法及手段,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有效更換學習模式,學生除了課堂上學習教學內容,課下要花大量時間自主地學習相關內容及完善知識層面。而能夠實現這一環節的重要教學手段就是運用目前發達的信息技術的課程網絡模塊。我校課程中心的建立為各個課程建立網絡課堂提供了平臺,同時也是為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提供了有效平臺,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高度評價。我們醫學細胞生物學教研室積極參與課程網絡的建設,在新疆醫科大學2017年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獲得立項,得到學校的立項支持,可以讓教師們更好的完成課程網絡的建設工作。

        二、課程網絡建設內容

        課程網絡構建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依托學校教育信息化網絡硬件,開發建設課程網絡平臺,促進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課程建設,將傳統課程上線面向廣大師生予以開放,實現課程資源共享。我們教研室結合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特點,以學校課程中心為載體,樹立以“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推行課堂講授為主、線上課程為輔的同步教學,共享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改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果。為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并讓學生們能有效利用課程網絡,我們在課程網站建設中做到了分類明確,內容充實。具體內容包括課程簡介、師資隊伍簡介、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雙語教學、留學生教育、教學錄像、教學資料、第二課堂及互動欄目等十大模塊,每個模塊都包括具體的分類及詳細介紹[1]。

        三、課程網絡的應用效果

        醫學細胞生物學建設的課程網絡在我校點擊率排名較高,豐富的內容受到學生的好評,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課程網絡里學習教學內容,而且可以在線做習題練習,可以在線向教師提問,教師也可以統一安排同學們進行無紙化考核。這種評價方式可以隨時進行,無人員和場地的限制,極大地方便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也可以體現出學生的平時學習。醫學細胞生物學內容抽象,重難點多且不易理解,學生僅靠教師一周一次理論課的講授,很難全部掌握所接觸的知識。我校已經實行民漢合班上課,個別少數民族同學還存在語言問題,同學們的生物學基礎參差不齊,課堂上很難顧及到全部同學。課程網絡中有教師制作的各類微課課件,對課堂上的重點難點內容的講解,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吃透的內容,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微課繼續學習,這對一些學習基礎薄弱的同學來講,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學習平臺,微課的推出,將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無論是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還是答疑解惑、知識拓展,都為師生交流提供了平臺;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較少,這就為雙方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機會。我們的課程網絡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學生們還可以通過微信進入課程學習,在智能手機普及的時代,這也是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2]。

        在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講授的教學方式,還要將課程網站的建設作為資源共享課程的重要評價內容,課程網絡建設要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同時還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途徑,課程網絡的建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途徑,展現課程內容的同時,抓牢網絡互動環節,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線上線下的同步教學可以更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有助于增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納菲沙·卡德爾,希林古麗·吾守爾,許瑞.“醫學細胞生物學”資源共享課程網絡建設的實踐與思考,大陸橋視野,2016 年第18期:252 

        第2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地方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4-0277-02

        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領域發展最迅速的重要基礎學科之一。《細胞生物學》課程在高等學校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教學中已成為骨干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一直以來,細胞生物學都存在著教學內容豐厚而抽象的難題,應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進行授課,學生較為普遍地反映內容不易理解和難以記憶。面對信息化快速發展和互聯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網絡課程建設被認為是輔助應用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手段,是傳統教學的有益補充[1-2]。目前,全國也已有多所高校開展了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和應用實踐,尤其是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3]和四川大學[4]等,其細胞生物學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成效顯著,一些教學資源進行了開放和共享,輻射示范作用大,這為地方性綜合院校進行相應網絡課程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和借鑒。為了適應學科發展和新時代國家對創新性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結合南昌大學的辦學特色開展了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導向的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的實踐。本文小結了筆者對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的建設和實踐過程。

        一、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引入和建設思路

        細胞生物學的教學一直存在課時少內容多、教師少學生多、知識更新速度快的問題。盡管教師進行了充分備課且應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但仍因課件內容太多,特別是有時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而趕進度,上課速度快,學生反映跟不上節奏,缺乏思考的時間,一堂課下來,覺得眼花繚亂,像走馬觀花似的看了一場不太懂的電影,也沒有時間與老師進行交流,最終造成教學質量下降,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嘗試著從學生角度來探尋教師應采取何種適用于本校學生較容易接受的方式授課,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中。我們通過調查問卷,要求每個學生就老師對細胞生物學前1~2周的授課方式做出客觀點評及在后續階段應該做如何的改進和調整建言獻策,真正意義上實現以學生為本,以大多數同學所喜愛的方式進行授課。基于收集到的學生反饋意見和建議,我們合理地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了優化處理,在課堂教學中僅挑選重點內容進行講授,并依據教學內容不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對于一些未講到的知識點嘗試通過南昌大學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加以彌補,尤其是一些難點,在網絡教學平臺上以微課的形式進行精講,以期學生重復觀看且有時間消化和吸收。

        我們依托的南昌大學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上網學習。南昌大學網絡課程平臺由16個模塊組成,分別是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師信息、教學材料、課程通知、答疑討論、課程問卷、教學郵箱、教學筆記、個人資源、研究型教學、課程作業、試題試卷庫、在線測試和課程管理。基于此平臺,對于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的建設,我們的建設思路是為登錄訪問的學習者提供細胞生物學較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將梳理出的細胞生物學的知識點、概念體系和層次結構展現在網絡平臺上,并關注學生的訪問情況和學習狀況。理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生共同成長,以達到教學相長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的建設及應用

        我們除了在網絡平臺相應模塊上共享本校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外,還提供網址鏈接到其他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細胞生物學精品課程網站。并效仿名校名師關于該課程的網絡建設的相關內容,在平臺上我們每年更新的課堂教學PPT,進行網上批改作業、答疑互動和在線測試等;此外,我們在課程討論區播報科研新聞,向學生介紹相關的科研網站,推薦一些較好的科普微信公眾號,培養學生自己探尋科研的習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選擇近年來細胞生物學相關的諾貝爾獎研究成果、當今細胞生物學研究熱點,引導學生針對細胞生物學教科書中與最新研究報道的異同點進行討論,激發碰撞新思路、新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多方位、多角度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個人資源模塊中,我們將一些實驗條件限制暫時不能大范圍開展的細胞生物學實驗進行細胞及結構觀察等,通過文字、圖像、錄像、配音等手段將實驗原理、實驗內容、手術操作等環節生動展現,讓學生如身臨課堂,提高其自學能力;由于創新仍離不開實踐的滋潤[5],我們在課程通知區模塊加大了本校與細胞生物學研究相關的創新學分、“挑戰杯”課外科技創新大賽、開放性實驗課題、科研訓練項目和“創新團隊建設”的宣傳力度,鼓勵和引導科研興趣濃厚的學生積極申請和參與到一些教師的課題研究中,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氛圍,以使教學和科研相輔相成,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

        學生還可通過網絡平臺上公布的課程教學指導進行網上自主學習,根據這個指導有重點地學習,并可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存在的疑問以及創新實驗或挑戰杯等研究的階段性可公開成果、工作照或疑難點問題通過師生交互平臺留言、發帖、跟帖,也可以用電子郵箱等方式與教師及時溝通和交流,并設置小組討論等專欄實現同學間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在網絡平臺上向學生進行圖文聲等信息的傳遞,通過網絡的交互功能獲得來自學生的圖文信息。還可以此平臺考察學生對研究的內容或提交的小論文表述得是否清楚,重點是否突出,回答問題是否簡明、扼要、準確;此外,我們借鑒了本校“生物化學”課程的新型考試模式在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平臺上的在線測試模塊做了相應實踐,即采用了網絡自測的形式進行[6]。教師根據細胞生物學課程學習內容和命題原則指導學生自主命題并制定參考答案,通過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中的教師郵箱模塊收集學生反饋的細胞生物學中的一些重點概念、要點知識,并編排成試題。教師對學生擬定的試題和參考答案全面評析,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能測試學生學習效果的、具有創新性的試題和參考答案輸入試題試卷庫模塊中。通過在線測試模塊隨時隨機進行組卷,并設定答卷時間,允許學生隨時可進行自我檢測。這一步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其學習興趣、訓練了閱讀文獻把握重點脈絡的能力,也增強了自身主動學習的責任感和創新意識。在研究型教學模塊區,通過學生對課程討論區模塊的信息,根據學生參與的科研訓練項目,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老師對這些題目進行征集,作為平時成績獎勵的依據,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可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創意思想和學習進展情況。在課外資源模塊中引入國內外學術大師的有關治學精神和人格魅力等摘錄或個性化選讀作品等。倡導學生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師生關系擺脫了舊時的“權威者”與“服從者”角色,而更像是師兄師姐,或是朋友。

        此外,由于該平臺可充分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因此,我們可通過課程問卷模塊區的問卷調查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根據實際情況對細胞生物學的課堂教學或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的建設改進作出相應調整,以更好地服務細胞生物學課程體系的優化。

        三、細胞生物學網絡課程建設成效

        第3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細胞工程;改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6-0045-02

        細胞工程學是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原理與方法,在細胞水平上借助工程學原理與技術,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生物遺傳特性,以獲得具有目標性狀的細胞系或生物體的有關理論和技術的學科。它是一門現代生物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國內外在此領域的研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對細胞工程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任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記,這種沉悶的教學氣氛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進而對學科產生厭惡。這種模式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重視人的社會化,重視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和對學生學習的控制,強調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化知識教育,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是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于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利于系統的科學知識的傳[1,2]。缺點是完全由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不能把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

        二、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應用探索

        現代教育的趨勢是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變成以教師和學生雙主體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逐漸發展起來的。我們在《細胞工程》這門課的授課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它主要是以雙主體教學為現代教學模式的主題。它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任何教學活動就其本質來說都是教師主體與學生主體的互動,教學成效如何,取決于兩個主體參與作用的有效發揮。尤其是近年來由于大學生就業遭遇瓶頸,考研率高,造成了高年級學生心態不齊并伴有浮躁情緒,逃課現象屢禁不止。因此在大學高年級學生的專業課教學中進行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對細胞工程學的雙主體互動模式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

        1.課堂討論教學方式的應用。《細胞工程》涵蓋內容廣,發展迅速,熱點問題多,在理論授課過程中適合進行討論課教學,內容包括: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細胞工程》內容的題目,并預先布置給學生,根據每個題目提供部分相關參考文獻,其余文獻由學生自己查閱。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小組,并確定討論題目的主講人,檢查小組幻燈材料的準備、資料的查閱、報告的撰寫、幻燈的制作情況,同時,教師可針對某些問題進行答疑。報告與討論:小組主講人報告后,學生自由提問,展開爭論與辯論,教師要及時補充與總結。通過設立討論課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獨立學習和動手能力,同學們普遍對《細胞工程》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對自主式學習有了較深的理解。課堂討論綜合發揮了各種教學方式的長處與優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水平,是深化大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3]。課堂討論的優勢在于它是知識信息交流的最好形式,它改變了由教師或個人自學單通道輸入知識信息所產生的“獨學”、“孤陋寡聞”的弊端,形成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獻資料(網絡)等多通道的知識信息傳遞與交流的“立體式”教學狀態,這就大大加快了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速度[4]。學生是積極的教學主體,而不是被動接收知識信息者,教育者應該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逐步學會如何學習,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5]。課堂討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是“演員”,而變成了“導演”,學生不再是“聽眾”,而變成了“演員”。正是由于這種“角色”的變化,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建立開放式教學模式。這使無聲的細胞工程技術變得具體化,化繁為簡、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表現力強的特點。為此,自制了全套《細胞工程》多媒體課件,并在每年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提高課件的整體水平。在試管嬰兒技術一節,借助多媒體直觀、清晰、形象的表達特點,將試管嬰兒操作過程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很輕松地了解了這一技術歷程。采用多媒體教學,不但節省了時間,也明顯改善了教學效果。但是,多媒體的使用應以更方便、更清晰地說明相關問題為原則,而不是用得越多效果越好。而且,多媒體教學方式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法,如:通過幻燈投影或電教錄像等形式,教學內容往往播放過快,且一些內容只有簡單的畫面和平淡的旁白,學生難以透徹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合理采用多媒體教學,實現教學內容的直觀化。同時,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的作用,主要由教師把握教學節奏、渲染課堂氣氛以及巧妙提出討論主題引導學生,實現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可見,借鑒教學理論的最新成果,充分挖掘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積極因素,優化課程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6]。

        三、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及人類對生物認識的不斷深入,細胞工程研究的內容將更加廣泛和系統,其研究方法也將更加成熟和完善,而完善生物技術專業《細胞工程》課程的教學體系是十分緊迫的任務。我們要注重《細胞工程》的特點,圍繞該學科的研究內容,加強教學建設,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培養出具有更加深厚和廣泛的專業知識的生物專業畢業生,使他們更能適應新世紀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汪維華.科研與啟發式教學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82-83.

        [2]謝蘇燕.在科研基礎上增強思想政治課啟發式教學的有效性[J].教學與管理,2007,(7):111-112.

        [3]田錚.淺談管理類課程的困境啟發式教學法[J].教育與職業,2007,(23):152-153.

        [4]許君,鄭文明,陳新建,等.雙主體互動模式在細胞工程學教學中的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08,(6):237-238.

        [5]焦小英,黃彬.課堂討論教學中的控制藝術[J].教育科學論壇,2008,(5).

        [6]王美才.大學教學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138.

        第4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一、精選教材 

        教材是課程知識內容的載體,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基本材料之一[2,3]。如何選擇和使用教材對教學任務的實施、完成和對教學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通過對相關院校的走訪、大量資料的查閱以及結合本校水產養殖學科的專業特點、課程學時數以及授課對象,最終確定以翟中和等主編的《細胞生物學》為教學用教材,并及時跟進該書的新版本。在應用該教材的同時,特別注重其他教科書的參考和補充,如將王金發編著的《細胞生物學》、王堃仁等主編的《細胞生物學》、鄭國锠等主編的《細胞生物學》、Alberts主編的《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等作為本課程的參考教科書。此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還注重尋求教科書之外的教學資源,如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國內外知名大學《細胞生物學》課程網站,特別是國外互聯網站上與細胞生物學知識相關的網絡資源。教學中將教材、參考教科書以及教科書之外的教學資源相互補充和凝練,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前瞻性。 

        二、教學內容的遴選 

        《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等是水產學院重要的學科基礎課。這些課程在內容上聯系極為密切,相互交叉和滲透。在《細胞生物學》課程的教學中,既要避免本課程與其他課程內容的過度重復又要保證授課內容的完整性、體現細胞生物學的核心內容。根據水產學院的教學安排以及授課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細胞生物學》理論課教學中對所用教材的內容進行遴選,合理取舍與合并,最終形成十章作為本校水產養殖學科《細胞生物學》理論課教學內容,即:“緒論”、“細胞的基本知識”、“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細胞表面”、“細胞基質和內膜系統”、“線粒體”、“細胞骨架”、“細胞核與染色體”、“細胞周期和細胞的分裂與分化”和“細胞的衰老與凋亡”。《細胞生物學》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遴選后,授課中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為主線,從顯微、亞顯微和分子水平闡述細胞結構,特別是結構與功能的相關性,認識細胞重要生命活動的基本內容和本質,掌握細胞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在《生物化學》、《遺傳學》和《生理學》課程學習的基礎之上,通過《細胞生物學》的教學,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化、深入化。 

        三、調整與優化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課堂教學仍然是在校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形式[4],因此教學內容確定后,教師要梳理每一章的教學內容,清晰講授的重點和應達到的具體教學目的。首先,教師要意識到第一次課的重要性,它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課程一樣,課程的講授內容通常以緒論開篇。但是,不僅許多學生不重視緒論的內容,教師也容易出現缺乏對緒論講授的激情[5]。教學中我們將教材[1]中緒論的內容重排、調整與優化,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授課中將細胞生物學的發展簡史作為最先講授的內容,并結合一些與之相關的逸聞趣事,激發學生對該門課程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學科的誕生、認識學科的發展與實驗儀器和技術進步的關系;通過介紹“細胞學說”的建立,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該學說的基本原理,還使學生意識到善于點滴積累以及歸納和總結對學習和工作的重要性,通過上述學習學生們也弄清了細胞生物學最基本的研究內容。之后再介紹當今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熱點,并將教材目錄與緒論的內容相聯系,這樣不僅使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內容深記于學生的腦海中,也便于他們對本課程后續內容的學習和提高學習的信心。其次,授課內容的順序編排要便于學生與已掌握的有關知識相銜接。根據授課對象的實際情況,教學中按著細胞的組織結構從外向內,即:細胞表面→細胞質→細胞核的順序,并將結構或功能上聯系極為密切的細胞結構的知識放在一起講授。以本課程的“細胞表面”與“細胞基質和內膜系統”兩章為例,對教材以及相關的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做了較大的調整,重新編排與優化。授課時“細胞表面”一章,首先介紹細胞表面的結構組成(質膜、細胞外基質和細胞外被、細胞表面的特化結構細胞連接),各結構的特點、功能以及這些結構的相互關系;通過這樣的講授使學生清楚地知道多細胞生物中雖然所有的細胞都具有“質膜”這樣一個界膜,它是細胞表面核心結構,但多細胞生物不僅由細胞構成,細胞外還有細胞外基質,同時沒有一個細胞是孤立的,細胞與細胞或與細胞外基質形成特定的組織連接結構,從而使多細胞生物成為一個和諧的統一體。之后再詳盡地介紹細胞表面核心結構——質膜的物質的運輸和信號轉導功能,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又使學生對膜的不對稱性和流動性有了更好的理解。此外,由于核糖體與內質網在功能上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將核糖體并入內膜系統中介紹,形成本課程的“細胞基質和內膜系統”一章。授課中首先講解非膜性細胞器——核糖體在細胞中的分布、化學組成和結構以及功能,之后介紹內膜系統中的內質網、高爾基體和溶酶體的超微結構與功能,但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蛋白質加工功能與蛋白質的分揀形成本章獨立的一節,即“蛋白質的分揀與加工”,內容包含信號假說、蛋白質的修飾與加工、蛋白質的分揀和膜泡運輸,此節為本章的教學重點之一。介紹信號假說時,由于有了核糖體的知識基礎,再結合具體的研究成果,學生則很容易理解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在細胞基質中起始、肽鏈延伸暫停、向內質網膜轉移等信號假說的具體內容;通過本節其他知識內容的學習,清晰了蛋白質的修飾加工可發生在肽鏈的合成以及運輸過程中,因此構成了蛋白質合成、加工與運輸的完整體系。此外,將溶酶體的發生也獨立成節,放在“蛋白質的加工與分揀”一節之后,以溶酶體酶的M6P分揀途徑為例,將信號假說、蛋白質的加工與分揀以及膜泡運輸的部分內容串聯起來。通過上述講授內容的遴選、調整與優化,也使學生對結構、功能、發生上相互關聯的內膜系統的理解更加透徹。再次,根據教學時數適當安排自學與課后討論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如“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一章,不可能在有限的學時內將該部分內容講透徹,因此該部分內容以學生自學、課下參觀相關的儀器設備及與教師交流討論的形式實現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獲取;此外根據授課專業特點,葉綠體的知識也以學生自學和課下與老師交流的方式進行。最后,注重講授內容與其他課程內容上既不過度重復又要較好地銜接。如在講授質膜的功能——鈉鉀泵的知識時注意與《生理學》膜電位的知識相聯系、細胞骨架中微絲的功能時注重與《生理學》以及《組織胚胎學》肌肉收縮內容的銜接,線粒體功能的講解則考慮與《生物化學》的內容不過度重復和較好的銜接,而細胞核與染色體的知識需要考慮學生在《遺傳學》課程上已掌握的知識。由于本課程的開設在上述幾門課程之后,這就要求我們與上述課程的任課教師以及授課學生良好的溝通,適當調整本課程的授課內容與重點,從而使學生通過《細胞生物學》課程的學習,使他們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化、深入化。 

        由于細胞生物學的知識面廣、信息量大、發展快,因此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教學改革最重要的部分。結合我校水產養殖學科的專業特點和授課對象的實際情況,對《細胞生物學》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進行遴選、調整重排與優化,并且應用于《細胞生物學》的教學中,提高了教學效果。此外,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完成好教學內容,教師尤其要注重自身知識理論水平的提高,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晶,華子春.細胞生物學課程體系優化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1,33(6):716-719. 

        第5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

        細胞生物學是科學家們結合現代分子生物學理論要點,采用科學技術分析手段,分別從生物分子水平、細胞水平、組織水平等方面去研究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規律。經過多年的長期發展,我國科學家們通過不斷對細胞生物進行分析與研究,最終在生命科學領域獲得許多重大發現,推動了我國生物學、醫藥學、農林業學、畜牧學等的發展。隨著細胞生物學研究成果的不斷發現,高校細胞生物學課程內容也隨之更新,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簡短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掌握更深入的細胞生物學知識,對細胞生物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刻不容緩。

        一、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實踐分析

        (一)適當取舍,合理突出教學重點

        隨著科學文化的不斷發展,細胞生物學與不同學科之間的教學內容在不斷充實完善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重疊,由于不同學科在教學安排上有先后之分,因此,教師如何有效避免與先行課程的教學內容重復,又能為后續課程留有余地,合理突出教學重點,成為每個細胞生物學教師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針對此,教師必須科學制定教學大綱,合理劃分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制定教學計劃。

        例如,細胞周期調控的遺傳基礎內容是現今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熱點內容,學生對這方面的內容也較為感興趣,但由于學校之前已經開設過遺傳學、生物化學等課程,為了避免教學內容重復累贅,提高教學成效,本人在授課時側重講解CAD基因的實驗操作、原癌基因的發現和基本調節功能、常見抑癌基因的調節等內容,便于學生對生物細胞的功能及其內部關系有一個系統而全面的認識。

        (二)優化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本人在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1.多媒體教學法。細胞生物學中涉及較多知識繁雜的抽象理論,學生在學習時難免會覺得抽象難懂,甚至會感到很大的學習壓力。為更好地讓學生學習掌握各個知識點,本人在教學中會借助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制作和編輯大量的多媒體圖片和動畫,幫助學生梳理各個知識點。例如,在講到“細胞信號轉導”的相關內容時,本人制作了關于細胞信號通路與分子間作用的教學PPT,使復雜的知識點更為簡化,學生也容易歸納知識重點難點,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討論式教學法。個體生物的遺傳到變異、生理到病理都與細胞的生長發育情況密切相關,為加深學生對細胞生物學課程的興趣,本人在教學課程中增加了6個課時的討論課,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給的議題分組進行討論,最后統一結論后在課堂上總結展示各組的討論成果。例如學生曾經參與過“光合作用對人類未來糧食影響的問題探討”、“探究細胞信號傳導與環境的適應性”、“生物克隆對人體遺傳及生物倫理的影響”等討論議題,學生通過分組協作討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各組自主查閱文獻資料、制作PPT展示成果、課堂成果匯報等工作,最后由教師作出綜合評價,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問題探索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

        3.探究式教學法。細胞生物學的理論思想是建立在無數的實驗探索之上的,因此,教材中也列舉了許多經典實驗。在細胞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本人注重講解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原理和操作過程,進而引導學生自主分析、總結和歸納實驗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課后本人會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本人的植物細胞組織培養科研項目中,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一些基本的探究實驗環節,并將科研問題帶到課堂上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全面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三)圍繞重點,推進實驗教學改革

        細胞生物學是一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學科,因此,本人在教學課程中會適當增加實驗環節,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進行免疫熒光法顯示細胞骨架實驗時,本人不僅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細胞骨架在細胞的分布情況,同時也讓學生鞏固了熒光顯微鏡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深知識印象。為充分培養學生的科研探索精神,本人在細胞骨架顯示實驗中,要求學生細心觀察細胞的生長發育情況和培養基的顏色變化特征,同時要求學生要仔細觀察被污染的細胞培養情況,加強學生對“無菌培養”的認識。此外,本人還要求學生分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細菌培養觀察報告,要求學生詳細記錄細胞從單個懸浮狀態至貼壁的形態變化,并根據這個過程提出自己的疑問,逐步培養學生的科研嚴謹思維和求真務實的科研態度。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細胞生物學已成為生物學、醫藥學、農林業學、畜牧學等專業的基礎課程,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專業特色和學科發展要求,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實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逐步優化教學評價手段,同時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綜合性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金朝霞,肖萍,曹芳,張宗申.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29):114-115. 

        第6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細胞生物學在大學生物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學科,也是我校本科生培養計劃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因此,在細胞生物學的教學中,我們要兼顧其基礎性和前沿性,使學生在掌握細胞生物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關注細胞生物學最新發展動態,這樣及時將基礎知識與科技發展前沿相接軌。教學計劃的改革,學時數的減少,需要更高效的教學手段。多媒體的使用大大解決了這方面的矛盾,但實際多媒體授課有利也有弊。

        一、細胞生物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優點

        (一)圖文并茂的課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細胞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如果把看上去枯燥的純理論知識放在一個比較活潑且生動的情境中,將會更易激起學生學習細胞生物學的興趣。現代化的多媒體正是創設情境的有力工具之一。在形、聲、畫、光作用下,圖文聲像并茂,多媒體課件將抽象變為具體,化理性為感性,可營造出科學性、知識性、形象性三者為之一體的教學情境,強烈感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細胞生物學的積極性。

        (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匯聚大量知識

        我校近年對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專業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細胞生物學教學時數被壓縮,總課時數減少。每個專業所設課程相互之間密切聯系,生物學專業也不例外。細胞生物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面臨嚴重不夠的學時,我們考慮研究了很多改善方法,比如刪減部分內容。但又不能刪減太多,因為生物科學專業的整個知識鏈是相互聯系的,刪減太多的教學內容必然會導致整個知識鏈的不完整,更會導致本科學生在后來開設的細胞工程、微生物等課程上學習吃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極大地壓縮傳統教學中板書以及學生記筆記的時間,而其屏幕的快速播放,在較短時間內可以傳遞給學生較大量信息,提高了教學效率,并且解決了學時矛盾。

        (三)易突破重點并分散難點

        細胞生物學側重于從形態學的角度研究。在整個授課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及功能機制是細胞生物學的重點與難點內容。輔助教學工具――多媒體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是可以進行大量精美圖片的演示。在細胞生物學教學課堂上,不管教師多么善于表達,繪畫功底多么強,都難以表現一些抽象的、繪出逼真的圖畫,但這些有關細胞結構的知識內容又往往是細胞生物學大綱中的重點和難點。多媒體可以實現過程再現等操作,重復演示細胞的相關功能機制。比如,“細胞質膜的物質轉運”這一知識要點,我們通過改革把該內容做成動畫模式并配上講解,讓學生把課本中的書面理論和靜態圖片變成看得見的動態圖像,授課效果顯示學生們更快更易理解和掌握這個知識點。

        二、細胞生物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不足

        (一)容易忽視情感交流,降低師生互動

        教學實際是一門綜合藝術,在過去教學中教師一般是以豐富的肢體語言、生動有趣的講解以及豐富的面部表情調動學生。而這些學生也正是通過老師的語言、動作或表情得到激發,更加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對于人與人的交流、溝通是教學中不應缺少的,也是任何形式的教學手段與工具所不能媲美的。多媒體教學往往缺乏這樣的表達方式。比如教師如果只知道一味點擊鼠標,照著電腦講授,而學生們眼睛不離屏幕,雖然多了聲像俱全的有趣畫面,但卻缺少了人與人即師生間的互動。即師之授業,還應有學生的反饋。

        (二)課件固定化,降低了主體性

        多數多媒體課件都是授課教師備課時設計好的,而老師的整個課堂教學思路要按已有課件設計來進行。那么每一屆學生只能遵循固定課件固定的教學思路來學習細胞生物學知識和思考相關問題。表面上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以及圖文并茂的課件帶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上,多媒體教學課件像計算機一樣程序化、格式化,降低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7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留學生;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2-0098-02

        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最前沿的學科之一,是21世紀生命科學研究最受青睞的領域[1]。伴隨著先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細胞生物學新理論、新技術越來越多地滲透到臨床醫學專業各學科中[2]。因此,細胞生物學成為當代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學生理解疾病形成過程中所涉及的遺傳和分子機制的前提,是明確包括分子靶向、干細胞療法等新穎的轉化醫學手段的基礎,其學科地位不可替代[3]。然而,目前對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開設該門課程的院校數量較少,筆者將以浙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留學生《細胞生物學》課程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為基礎,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旨在提高醫學本科留學生課堂教學效果和推動醫學教育的國際化進程。

        一、臨床醫學本科留學生《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細胞生物學》課程理論性強、知識更新快、內容豐富且深奧難懂,使用我國“老師講,學生聽”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不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容易使學生因為課堂內容枯燥乏味而失去聽課興趣。再加上授課對象為來自不同國家的、教育背景較為復雜的國際班學生,使得教師在《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中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1)各國學生教育背景不同,對《細胞生物學》認識程度參差不齊;(2)課程理論性強且較為抽象,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學目標死板教條,忽略了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主動挖掘和深入理解;(4)教學過程中仍采用“教師教為主體,學生學和考為任務”的傳統教學模式;(5)英語對于教授方(教師)和學習方(學生)都不是母語,而不同國家和地區來源的人,其英語發音都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增加了授課和口語交流的難度。教師花費成倍的精力,學生學習效果卻難令人滿意。因此,尋找適合留學生的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二、醫學院校本科留學生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的初探

        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技巧等的集中體現,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對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留學生迫切的學習需求與高校嚴峻的教學現狀,迫切需要我們教學人員在現有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的基礎上,摸索出一套適應留學生學習《細胞生物學》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效率,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1.簡化知識點,巧用比喻和視頻素材。大部分國際班學生反映《細胞生物學》課程信息量大,記憶點多,課堂上無法跟上教師步伐,時常伴有挫敗感。因此,我們對教學方法進行修改,對知識點化繁為簡、抽絲剝繭,用形象的比喻和直觀的視頻素材來展示晦澀的生物學現象。比如,在講述Importins介導Cargo蛋白入細胞核的機制時,將Importins比喻成Uber打車,Cargo蛋白NLS序列與Importins相互識別就好比客人信息與Uber司機的信息匹配,成功匹配后才能上車。通過簡單的比喻,使復雜的生物學機制變得一目了然,加速學生理解。

        2.優化教學模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盡管教師在授課時已經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增加了視頻素材,但是許多復雜機制仍較為抽象,留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通過仔細分析,我們首先將教材知識分割、提煉成不同的專題,每次課圍繞一個專題進行闡述,避免過度灌輸。其次,我們對教學模塊進行優化,將課堂教學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引入”:通過觀看視頻短片、提出貼近日常生活的問題等課前活動引出主題,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聯系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經驗,引導學生的思維走進課堂。比如,講授“細胞內信號傳導”這一專題時引入與學習任務緊密聯系的主題――腫瘤,鼓勵學生自由發言闡述腫瘤的致病因素,有哪些行為會增加患癌幾率等問題。

        第二階段“探索”:在此階段,教師為學生提供活動基礎(小組討論的方向),引導學生完成特定目標的探索。如布置學生隨機從多種致病因素中選出一種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文獻及教材分析各因素映射到細胞水平所對應的通路類型以及傳導過程,學生建立起自己對“細胞內信號轉導”的理解方式。

        第三階段“闡述”:該階段是基于學生在前兩階段積累的經驗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對于概念理解、問題處理技能和行為的機會。

        第四階段“加工“:教師對本專題知識點系統地講解,闡述各種概念之間的聯系,點出本專題重點、難點,幫助學生鞏固前三階段學習的知識。

        第五階段“評價”:此階段為教師評價教學效果和學生能力提供依據,也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

        3.強化學習主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我國傳統教育方式是“教師為中心,教材為導向”,對于教育背景復雜的國際班學生并不適用[4]。盡管有部分教師已開始引導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綜述總結的方法接觸細胞生物學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但大部分還是羅列文獻數據,沒有科學地引導,學生很容易在復雜的信息和數據中喪失學習的信心。因此,我們認為國際班學生的《細胞生物學》授課應通過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融入到接近日常生活、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生間相互幫助來解決問題,從而主動挖掘隱含在任務背后的科學知識,不斷增加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4.弱化期末考試,構建多元化考核體系。普通層次本科生細胞生物學課程的學習效果通常采用終結性評價方式,即――課程結束時閉卷考試的分數決定一切。試卷中理論性、概念性、原理性的考題偏多,需要花大量時間記憶,不適合教育背景復雜、學習習慣差異的留學生班。為了更科學地評價留學生的教學效果,我們構建多元化考核體系。首先,降低期末考試分數所占比例;其次,將課堂報告納入考核,留學生可以對課程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擴展,寫出專題報告在課堂上和教師、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記錄分數;另外,將課堂提問、隨堂測試和課后作業加入考核體系,均記錄分數。

        5.克服英語障礙,自編細胞生物學教材。我校本科留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差異較大且地方音濃厚,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口語交流障礙。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標準自己的發音的同時,更應該在課下多與留學生交流,在日常交流中適應他們的英語口音。另外,為了便于留學生的學習,授課教師應根據教學計劃,參考國內外的優秀《細胞生物學》教材,自編適合留學生專用的基礎教育教材,并每年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本年度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熱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

        以上是筆者從事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細胞生物學教學的一些心得。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攀升,來華學習的留學生越來越多,留學生教育已經成為醫學院校本科教育的重要內容。《細胞生物學》作為當代醫學的基礎課程,在醫學本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應該成為醫學本科留學生必備的科學素養。掌握細胞生物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是留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醫學課程的前提。留學生教育是我國高校面向世界的窗口,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從事留學生教育教師的責任。面對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教師應在尊重各國留學生信仰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各國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學習習慣,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的不斷探索創新,才能在教學工作中積累更加豐富的經驗,教學水平獲得更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翟中和,等.細胞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蕤.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基礎學科[J].合肥聯合大學學報,2000,(1):88-91.

        [3]余曉麗,等.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5(6):75-78.

        [4]謝暉,高明悅,劉天驕,朱漢越.醫學院校留學生(英語授課)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初探[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0):352-355.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Cell Biolog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TIAN Nan*,FAN Chun-lei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53,China)

        第8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

        【前言】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既基礎又前沿的一門學科,它是我國基礎學科發展規劃中的四大基礎學科之一[1]。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各個分支學科在細胞層次上的交匯,它從顯微、亞顯微和分子水平對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開展研究,進而探討人體細胞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衰老和死亡的生命活動規律及發病機理,是高等醫學院校的核心主干課程之一。

        進入21世紀以來,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發展迅猛,新知識、新方法、新成果層出不窮,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2]。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學時內,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讓學生在完整系統地掌握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及時了解細胞生物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現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優化與改革,探索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1、高等醫學院校細胞生物學的教學現況

        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的細胞生物學理論教學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學時少,二是內容繁雜、抽象、枯燥且知識點瑣碎。作為醫學基礎的必修課程,我校的細胞生物學安排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二學期,理論授課采用大班(130人左右)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即以教師為中心,以系統授課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這一方式雖可以系統講解基礎知識,但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3-4]。而病例教學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典型病例為先導,將臨床與相關基礎問題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方法[5-6]。這種教學方式雖能克服LBL的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但是否適合在超過百人的大班授課過程中實施,仍有待商榷。針對我校現存的細胞生物學的教學現狀,我們采用C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期探索出適合我校的切實可行的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

        2、引入臨床案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校臨床醫療專業的細胞生物學理論教學只有28學時,學時相對緊張,因此我們在授課方式上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對于教材中理論性較強,通俗易懂的知識,仍采用傳統的LBL方式講授,而對于一些難點、重點且與臨床結合緊密的知識點則采用CBL模式。在CBL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擇與問題的設計是關鍵。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搜集與授課章節密切相關的常見病例,查閱文獻資料,對病例進行適當的修改和補充,進而編寫成教學病例,并設計相關問題。例如在講授細胞膜物質運輸時,引入“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引導學生學習受體介導的胞吞作用;利用“矽肺”病例,講解溶酶體膜穩定性的重要;通過囊性纖維化(CysticFibrosis,CF)病例分析,引導學生學習蛋白質在內質網腔中正確折疊的重要性。CBL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成為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環節中的主體。學生通過學習、研究案例來掌握基礎理論知識,變抽象為具體,而不再是死記硬背單一的知識點,這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逐步提升,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及日后從事臨床工作頗有益處。

        3、多媒體教學和網絡學習相結合

        醫學細胞生物學的某些理論知識相對抽象、晦澀,因此在以LBL為主進行授課時,PPT課件的制作至關重要。我們力求在每一章節的授課過程中將圖片、動畫與視頻相結合,圖文并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不同的角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的同時,我們還利用學校覆蓋全面的無線網絡,將教學過程延展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目前,我校的細胞生物學已成功獲批遼寧省精品資源共享課,課程建設已順利完成。因此,教師可以將教學網站提供給學生,方便學生及時查閱PPT課件、課后自測習題、拓展學習等教學相關資料。同時,我們的SPOC網絡教學平臺也于2018年3月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該平臺的應用進一步夯實了網絡教學基礎,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堂教學學時緊張的問題。另外,我們還建立了細胞生物學教研室的教學公眾號,定期推送細胞生物學研究的最新進展,課后教師和學生還可以利用微信群和QQ群進行交流與學習的互動。

        4、優化理論教學內容,拓展研究型課堂

        作為醫學基礎課程,細胞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生理學等其他課程的內容有部分的重疊和交叉,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保證細胞生物學與其他課程知識的緊密銜接,教研室與相關課程的授課教師進行溝通,刪減醫學細胞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的部分重復內容,合理安排教學章節。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選擇地補充了與本課程密切相關的科研進展,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查閱相關文獻,了解本學科最新的相關研究進展,逐步深化、拓展研究型教學,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反饋與評價

        在2017年、2018年學期末課程結束后,我們連續兩年分別在2016級和2017級臨床醫學專業的260名學生中發放調查問卷,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問卷發放260份,收回有效問卷254份,有效回收率為97.7%。通過對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調查結果:95.8%的學生認為開設細胞生物學課程非常必要或有必要;95.5%的學生認為非常必要或有必要建立網絡教學平臺;98%的學生認為在教學中介紹臨床相關知識非常必要或有必要;97.4%的學生認為非常必要或有必要在教學中介紹相關的研究進展和熱點問題;87.7%的學生喜歡并接受C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中有92%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但有21.4%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在對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和理解方面無顯著促進作用;87%的學生認為CBL與LBL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明顯提高或提高自學能力在調查中,學生還結合自己的體驗對細胞生物學的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綜合分析調查結果和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意見,我們將采取下列改進措施:由于授課對象是大一學生,學生相關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因此在選擇課堂教學案例時,應盡量選擇典型而淺顯的病例,并請教臨床的醫生,進行更為準確的描述,重新撰寫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完善教學案例素材;課堂教學及時補充與案例相關的知識點,逐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完善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并配備專業人員進行平臺監管,真正實現師生時時互動,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空間延展性。

        總之,教無定法,因材施教。教學工作就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在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過程中,我們將不斷總結反思,探索前行,選擇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教學過程,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成為符合時展需要的新型醫學人才。

        【生物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1]付燕燕,陳彥,吳健,等.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2):135-136.

        [2]楊利艷,王祎玲,馬娜.細胞生物學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3,36(6):65-67,77.

        [3]劉鴻業.CBL聯合LBL教學模式在普通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85-86.

        第9篇:細胞生物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實驗;綜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開放教學

        細胞生物學作為生命科學中的一門重點學科,其實驗教學在課程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細胞生物學中重要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同時對培養學生的細胞學實驗技能與創新思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現行的實驗教學由于諸多因素很難行之有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單一的實驗教學枯燥,很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第二,實驗內容簡單過時,基本上是驗證性實驗,缺乏綜合性、設計性。在實驗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實驗內容、實行開放式管理的創新實驗教學模式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為學科專業競賽提供人才、為教師科研提供助手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發揮綜合性實驗的教學特色,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主,鼓勵學生探索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筆者針對細胞生物學綜合性實驗的安排和實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環節進行一定的探索,以期探索一套開放式、研究型的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式。

        一、開放式、研究型的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式

        1研究型教學內容的安排

        細胞生物學作為生物學的專業基礎課,實驗教學的開設與之相輔相成,是對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和鞏固。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實驗條件等硬件設備的限制,實驗課程的開設局限于顯微觀察等較為簡單的內容。對于那些推動細胞生物學快速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特別是在現今實驗室廣泛采用的實驗技術等,由于實驗教學平臺的不足而導致綜合性實驗無法開設,客觀上造成了學生在實驗課堂上僅能學到較為簡單的實驗操作,而對先進技術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停留在書面上,造成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脫節。

        細胞生物學作為生物學的專業基礎課,實驗教學的開設應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并作為理論教學的有力補充和鞏固。我校細胞生物學的理論課往往在大二第一學期,學生剛剛接觸專業課,并且生物學相關知識和實驗技能缺乏,甚至連顯微鏡的基本操作都不熟練。因此,綜合實驗的開設應建立在基礎實驗的基礎上,而且不能脫離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基于上述相關情況,筆者在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后期針對不同專業提供一系列相關的綜合性實驗,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來制訂實驗方案;學生則可以自由模擬實驗的內容和方案;實驗中的缺點和漏洞必須由教師指點后,方可開展。綜合性實驗開設在課程后期,具體完成由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在學院實驗室內完成實驗。比如,基于水稻原生質體轉化的亞細胞實驗。原生質體轉化實驗在各實驗室里廣泛應用,已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細胞生物學類實驗技術,但由于該實驗操作時間長而且實驗教學不具備熒光共聚焦顯微鏡平臺等局限,導致此類實驗很難在實驗課上開設。但是,這些條件可以在科研實驗室內得到滿足,因此,綜合性實驗的開設首先從地點上由傳統的實驗教學平臺轉移到科研實驗室。水稻原生質體轉化實驗是依賴纖維素酶進行酶解水稻幼苗分離原生質體,后續利用PEG將外源片段轉入原生質體15~20小時,觀察熒光蛋白在原生質體中的表達情況。該實驗的重點是如何增加外源片段的轉化效率,其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培養的幼苗生長狀態、選取的幼苗部位、w維素酶酶解時間、PEG濃度以及轉化時間等。這些影響因子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使原本枯燥、簡單、機械的實驗操作變得更具有研究性,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外源片段的選取來自于已經報道的融合熒光蛋白的各類細胞器標志性蛋白,如內質網、細胞核和質膜等,最終通過熒光蛋白的觀察可以更形象地幫助學生認識植物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形態。本實驗跟理論課中介紹的細胞培養、細胞轉化、熒光蛋白標記和細胞器結構等知識點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更深刻地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教學內容的實施

        (1)課前準備。綜合性實驗的開設應基于過硬的基本技能和扎實的理論知識,不能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追求創新性、研究性試驗的開設而放棄基本技能的培養,因此,綜合性試驗開設應基于一些基本實驗,如顯微操作和細胞培養等。同時,實驗課內容的選取也應與理論課的開設保持一致,這樣既能避免知識的重復講述浪費時間,也有利于學生對實驗內容的更好理解,增強實驗課的實驗質量和課堂效果。同時,針對學生對綜合性實驗相關理論與技術上的欠缺,一方面,教師可以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針對實驗內容督促學生加強文獻閱讀,根據自身情況制訂具體的實驗方案,并提前準備實驗材料和試劑;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規范的操作視頻,并在課前展示給學生,直觀生動地闡述實驗難點。這樣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積極性,還能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為開放式實驗模式的順利采用打下基礎。

        (2)實驗分組。為了既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又使其具有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要求每4~5個學生為一組。教師按照學生擬定的實驗計劃充分提供實驗試劑和操作平臺,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創造實驗操作機會,爭取每一個實驗環節都由學生親自動手,包括課前實驗試劑的配制和實驗材料的準備,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3)實驗操作。綜合性實驗在科研實驗室中的開設是開放式的。實驗開始時,學生自己動手,依靠教師的機會減少;教師也不能像平時上課一樣隨時指點學生,因此學生自己動手創新的時間增多,以此來看,實驗式教學的效果有效。學生的實驗操作規范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實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針對上述問題,除了課前多媒體教學視頻的示范,實驗室中的研究生會為學生及時提供技術支持和實驗安全監督,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3課后反饋

        實驗結束后,實驗結果的總結和實驗方法的優化是綜合性實驗開設的重要環節,是研究性實驗的重要體現。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各組實驗效果不盡一致,甚至會因某些實驗環節考慮不周、操作不當而導致實驗失敗,比如,在溶液配置過程中,僅僅考慮了融合劑的濃度而容易忽視溶液PH值的調節,影響質粒的轉化效率而導致實驗效果均不理想;還有沒有考慮水稻幼苗的生長狀態,導致分離的水稻原生質體狀態不佳影響實驗效果,等等。而通過實驗課后的分析和總結對實驗設計的優化,不僅使學生了解到科研實驗的基本流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和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對這種能使自己主動實驗的課程持歡迎態度,實驗效果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結論

        筆者利用正常教學周的周末在個別班級探索性地進行開放性、研究型的綜合實驗教學模式的摸索,在內容上體現從單一實驗到研究性實驗的漸進,從教學方式上體現從常規教學到半開放教學的轉變,以期在教學目標上達到訓練基本技能與基本理論到綜合實驗能力、創新實驗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取得了一致好評。多名學生因為綜合性實驗的吸引對生物學實驗產生濃厚的實驗興趣,他們在上好課的前提下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加入本課題組中參與更深入的科學研究,并獲得了國家、省和校級創新課題的資助,且所參與的課題部分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最令人欣慰的是,學生并沒有因為花費大量時間在實驗室而影響課程的學習,他們每年幾乎都能獲得國家等各級獎學金,多人被保送到著名大學和科研院所,并獲得導師的好評。

        開放性、研究型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相對于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在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方面都有所改進,但隨著細胞生物學學科的發展及實驗條件的改善,筆者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這一教學體系:第一,緊跟細胞生物學學科前沿,密切聯系科研技術,逐步更新完善實驗內容。例如:細胞轉化實驗可以同時提供煙草表皮細胞農桿菌注射、洋蔥表皮細胞基因槍法以及水稻原生質體法等試驗方法供學生選擇,比較各種方法的實驗效果并進行相關改進等。第二,合理加大設計實驗在日常教學中的比例。遵循“通”與“專”結合,充分尊重個人專業興趣,盡可能為感興趣的學生提供進一步訓練的實驗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實驗積極性,挖掘學生潛能及創造力。

        參考文獻:

        [1]余光輝基于細胞生物學教學的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2,34(12)

        [2]閏曉梅,王蓮蕓,秦敏君,林志新試論實驗教學中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2013,3(3):39-44

        [3]孟盈細胞生物學實驗研究型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6,8(35):276-277

        [4]覃永華,徐鑫,余光輝,王春臺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2):127-129

        [5]王煜,王亞男,李姣,馬丹煒基于翻轉課堂的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設計和實例應用[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6,38(7):843-849

        [6]楊海波,宋巍,陳蘭英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科教研究,2013(28)

        [7]楊洪兵,張玉喜,侯麗霞,張艷萍關于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J]科技信息,2012(5)

        [8]薛雅蓉,劉常宏細胞生物學“半開放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意義與實施方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8(30):167-170

        [9]薛雅蓉,莊重,康鐵寶構建三級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13,2(108):92-9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野花视频在线看免费 | 日本人妖中文字幕片 |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6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另类日本欧美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