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房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一般資料:對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中藥房管理資料進行分析,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我院近兩年的藥品盤點數據以年度平均值為基本單位進行分析。兩組管理前藥品的存盤數量等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通過隨機抽查的方式對醫院中藥房的藥品報損率、患者投訴率以及藥品賬目符合率等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對照組(2013年4月~2014年4月)進行常規中藥房管理,方法如下:根據醫院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管理,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實驗組(2014年4月~2015年4月)實施規范化管理,方法如下:①加強人員管理,提升專業技能。醫院中藥房在實施規范化管理時應該及時調整人員結構,加強中藥專業人員。醫院中藥房應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以老帶新,加大培訓的力度,并且在日常工作中更專業、更有效地和患者溝通交流;②完善中藥飲片采購,控制飲片質量。規范化管理時應該把握中藥飲片的采購質量,隨時招標,解決草藥價格不斷上升的問題。同時,中藥房硬件設施應該完善,保證中藥飲片能更好地保存;③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規范化管理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管理,制定中藥處方模板,編制中藥代碼,從而降低醫師以及收款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準確率。同時,發藥時應該配備電腦和LED顯示屏呼叫系統,從而縮短患者排隊時間,提高患者滿意率;④加強煎藥室管理。中藥房和煎藥室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規范化管理過程中還應該加強煎藥室管理,使得煎藥室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從而保證中藥湯劑的質量。
1.3統計學方法:搜集的數據采用SPSS16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藥品報損率為2.1%,患者投訴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藥品報損率為14.7%,患者投訴率為36%)(P<0.05);實驗組藥品賬目符合率為99.2%,顯著高于對照組(81.4%)(P<0.05)。
3討論
【關鍵詞】基層醫院;中藥房管理;改進對策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etheexistentproblemsindispensaryofTCMingrassrootshospitals,anddiscusstheimprovingmeasures.[Methods]Themainproblemsare:notstrictincontrollingqualityofmaterialsimport,notenoughsupervisioninprescriptioncourse,noadvancedinformationalization.Thecorrespondingmeasures:strictlycontrolherbsimportwithsystems,improvethecorrectnessofprescription,andstrengtheninformationalizaionmanagementofdispensaryofTCM.[Conclusion]ToensurescienceandstandardizationofTCMdispensarymanagement,thereforeguaranteesafewarehouseentry,preparationanddistributionofpiecesmedicine,aswellasthepatients’interest.
Keywords:grassrootshospitals;TCMdispensarymanagement;improvingmeasures
在基層醫院中,中藥房承擔的工作基本可細化為計價劃價、質量驗收、審配調劑、煎藥以及計劃采購管理等工作[1]。但總體來講中藥房管理首先是以質量驗收為重點,因為醫院中藥質量的優劣與中醫臨床治療用藥安全有效密切相關。醫院中藥房只有重視中藥質量管理,才能不斷提高中藥質量,確?!氨孀C準確、處方正確、用藥有效”,改變“醫準、方對藥不靈”狀況。
1存在的問題
1.1入庫把關不嚴
基層醫院醫藥消費者又是普通百姓,對用藥質量,療效沒有太多的認知能力,受到媒體及其他監督力量小,因此基層醫院往往在管理上不嚴格。另外國家對醫藥市場的部分開放使得醫藥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因此很多藥材經營者不顧倫理道德,為了牟取更大的利潤,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甚至對庫管人員行賄,更有甚者在草類藥材中摻雜大量沙土,在質輕的藥材里面夾雜土塊瓦礫等。針對這些手段,庫房人員如果沒有良好的鑒別能力和工作責任心,僅僅憑借私人關系或藥材外表就讓藥材入庫,嚴重影響了臨床療效和損害了病人的利益,甚至會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1.2配方過程不嚴格
中藥配方是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方的,否則對飲片的質量和療效影響非常大,甚至沒有任何醫療作用。中醫講究辨證用藥,即根據中藥本身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等性能來選擇的。但是在具體用藥時,又必須根據病人的病情和實際情況,通過炮制使得藥性符合醫療的需要,因此炮制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療效。而基層醫院中,很多配方人員沒有很豐富的理論知識,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土經驗來進行配方,炮制。另外基層醫院中藥配方的過程沒有很好的監督,從門診到配方及炮制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多個人,而多個人容易引起誤解而造成所配置的飲片失效。
1.3信息管理程度不高
條件較好的醫院都實行了計算機管理,而基層醫院中藥房更多的是依靠人工管理。但是人工管理對于藥材的使用期限,當前庫存,療效,注意事項等并不能保證熟記于心,更關鍵的是,幾乎所有的基層醫院中,其他部門,如掛號,劃價繳費等都使用了信息管理[2],但是中藥房的信息化卻相對落后,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醫師開具書寫不規范,字跡不清晰的處方給藥房,藥師再進行核對,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大了出錯的幾率。另外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不能傳遞到藥房,使得藥師在發藥時存在一定程度不方便。
2管理對策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嚴格把關藥材入庫,嚴格監督配方過程等。
2.1嚴保入庫質量
首先需要建立藥庫的監督管理機制,嚴格按照藥品質量標準進行驗收。比如可以仿效中藥企業中對毒性藥材的管理,即對于入庫采取雙人簽字的辦法,這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情交易,并提高對藥材的鑒別能力。另外對于中藥飲片,應用一體化管理手段,逐步完善中藥房內部機構的設置。有條件的基層醫院中藥房還可以逐步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如建立中藥鑒定室等,通過有效的鑒定辦法,對藥材開展真偽、優劣鑒定,對飲片含水量進行測定等一些簡單易行的理化、顯微鑒定工作。
2.2嚴格配方全過程
在基層醫院,一般是醫師開具處方,病人拿處方到中藥房配藥,然后將中藥飲片發給患者。中藥飲片是否嚴格按照醫師的處方進行炮制,配藥人員是否能清晰地理解醫師的意圖都影響著飲片的療效,因此必須提高配方工作的質量。為此配方人員必須首先要能很容易辨別各種藥材以及其君、臣、佐、使,然后正確閱讀處方并嚴格按照配方炮制藥品,這是保證飲片療效的關鍵。另外就是發藥時必須嚴格核對。不像西藥可以運用包裝說明識別,絕大部分患者不能辨別中藥,因此保證發藥準確率也很重要,這可以采取多查多對制度。另外在調配處方時,需認真備藥,并按規定稱取,做到“稱準分勻”。
2.3提高信息化程度
藥品信息化管理是聯系臨床醫師之間的紐帶,這樣藥房人員可以準確了解藥品名稱、規格、價格、用法用量等數據,更安全的用藥。醫師將處方通過電子單據發給藥房,病人則根據收費票據到藥房取藥,藥師對應配方發貨,這樣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證了用藥的安全。
【參考文獻】
1.1藥師對癌痛患者進行全面疼痛評估①詢問患者疼痛的部位并提供以下詞匯供患者選擇:鈍痛、銳痛、壓迫性疼痛、彌漫性疼痛、絞痛、刺痛、燒灼樣痛、放電樣痛、麻痛、脹痛等,以判斷疼痛性質;②以數字分級法(NRS)、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及面部表情評估量表法量化癌痛,評估疼痛程度[6];③評估患者放療效果,以建議對治療的調整。
1.2Karnofsky評分標準(KP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QOL)[7]以上述評分法全面評價患者身體功能狀態及生活質量。
2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藥學服務
2.1對患者進行用藥依從性評分根據依從性差別,分別給予不同級別藥學服務。對依從性好的患者給予普通藥學服務,對于依從性中等或差的患者給予強化藥學服務。采用MMAS-8調查患者用藥依從性[8]。該量表共8個問題,依次為:(1)您是否有時忘記服藥;(2)在過去的兩周內,是否有一天或幾天您忘記服藥;(3)治療期間,當您覺得癥狀加重或出現其他癥狀時,您是否未告知醫生而自行減少藥量或停止服藥;(4)當您外出時,您是否有時忘記隨身攜帶藥物;(5)昨天您服用了鎮痛藥物嗎;(6)當您覺得自己的癥狀已經好轉或消失時,您是否停止過服藥;(7)有人認為每天服藥很麻煩,您是否覺得堅持鎮痛治療計劃有困難;(8)您覺得要記起按時按量服用鎮痛藥物很難嗎。1~7題的備選答案為二分類,即“是”和“否”,1~4、6、7題答“否”計1分,答“是”計0分,第5題答“是”計1分,答“否”計0分;第8題的備選答案為Likert5等級計分,即“從來不”、“偶爾”、“有時”、“經?!焙汀八袝r間”,依次計為1分、0.75分、0.50分、0.25分和0分。量表滿分為8分,得分<6分為依從性差;得分6~7分為依從性中等;得分=8分為依從性好。
2.2普通藥學服務①發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冊》請患者仔細閱讀,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介紹了疼痛相關內容,包括疼痛是病嗎,怎么引起的,需要治療嗎,怎樣表達疼痛,疼痛的治療方法,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為什么要按照規定時間用藥,用藥后需要注意什么,阿片類藥物介紹等;②對患者及家屬面對面進行用藥教育:強調疼痛是對身體有傷害的,必須治療,口服藥物是治療疼痛的最佳選擇,鎮痛藥物按時服用疼痛緩解最佳,鎮痛藥物可能包括嗎啡等阿片類藥物,不必對其產生恐懼,癌痛治療時應用該類藥物引起成癮的現象極為罕見,最明顯的不良反應是便秘及如何防治。普通藥學服務平均每位患者每天10min。
2.3強化藥學服務①發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冊》的同時,給予詳細講解,并幫助患者仔細閱讀;②對患者及家屬面對面進行用藥教育:除普通藥學服務內容還包括:鎮痛藥應按時規律服用,不宜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和給藥方案;如出現疼痛緩解不佳或便秘、惡心嘔吐、排便障礙等不良反應及時與醫生或藥師溝通,由醫生或藥師更改治療方案,切不可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藥品不良反應大多可以治療或隨著服藥慢慢減輕等;③與患者及其家屬深入交流,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的困惑及面臨的困難,藥師盡力給予解答,強化藥學服務平均每位患者每天20min。
3為醫生提供藥學服務
在全面評估的基礎上,結合患者的肝腎功能等化驗指標,與醫生一起進行鎮痛藥物的選擇、初始劑量滴定、阿片類鎮痛藥不良反應的防治以及輔助用藥使用等。阿片類藥物劑量個體化滴定是癌痛治療的難點,藥師以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成人癌痛治療指南為依據,結合患者癌痛及肝腎功能等情況,為醫生提供鎮痛藥物治療建議,并在用藥最初的24h內對患者進行多次癌痛評估,及時調整劑量,爭取在24~72h內完成藥物滴定,達到疼痛穩定控制,并轉換成緩控釋制劑。在鎮痛治療全程中注意觀察藥品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及時向醫生提供防治建議。
4藥學服務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