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果樹栽培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栽培集約化
目前,世界栽植蘋果果樹普遍使用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與傳統的蘋果果樹栽培方式相比,集約化栽培是一種更為先進的栽培模式。栽培集約化的特點在于,可以利用最少的土地種植最多的果樹,匯報快,效益高。
2.品種優良化
如今,蘋果果樹的優良品種正越來越多,我國的果樹栽培正呈現出品種優良化的特點。各地也通過引種、實驗等方法,推廣優質品種以及高檔品種。
3.苗木無毒化
如今,我國栽培的蘋果果樹均帶有病毒病。世界范圍內報道的蘋果病毒病目前有39種,我國鑒定有6種。近20年來,全世界都在研究無病毒苗木。近年來,我國在無病毒蘋果培育上已經起步,培育出了一大批無病毒蘋果苗。
4.管理化學化
如今,蘋果果樹管理離不開化學管理的方法。使用化學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果樹幼樹成活率,促使枝條發芽多,同時還能夠控制枝條旺長。此外,使用化學管理手段,能夠增大果實,使得果樹更加強壯。如今的化學手段已經越來越多,果樹生產離不開化學處理技術。
5.栽培設施化
設施栽培是現代化的栽培方式,一般設施栽培主要表現在大棚或日光溫室栽培中。如今,我國的大棚栽培正在推廣當中,日光溫室栽培也已經開始英勇。
與露天栽培相比,果樹栽培又是眾多。首先,設施栽培能夠達到定向栽培的效果,它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其次,設施栽培能夠有效減少蟲害,減少打藥頻率,保證果樹生產質量。最后,使用設施栽培可以使得經濟效益提高。
6.整形修剪簡單化
樹形的修建需要按照樹體結構來進行。其目的在于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如今,整形修剪正呈現出簡單化的趨勢,較之老式的人為修建,現代修建按照果樹的生長規律,更加科學化,簡單方便。
二、蘋果果樹栽培技術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1.建園園址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果品是否收到自然環境以及污染源的影響,與建園園址息息相關。其環境污染會造成果樹收到有毒物質的危害,也會造成果品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因此,果園應遠離污染源。在選擇果園地址時,一方面要考察周邊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對灌溉用水進行測定。
2.苗木品種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品種選擇上,早果豐產、優質抗病且適應能力強的品種應優先選擇。在栽培過程中也應選擇無病壯苗。而引進的外來苗木品種,應做到良好的檢疫,在最短時間內剔除病苗。此外,還應結合化學手段來進行栽培,70%的甲基硫菌靈活10%的硫酸銅溶液浸苗后,能夠得到更好的栽植效果。
3.果實實行套袋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果實實行套袋能夠加強果品的安全。其作用在于:減少蟲害;延長貯藏期;提高果實品質以及商業價值。此外,蘋果應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套袋。對大型果品實行套袋措施,能夠減少果品受到的傷害,加強果品的光潔程度,使得果品保持鮮亮,增加其商業價值。
三、蘋果果樹栽培肥料
如今,由于對食品安全及品質的重視,果品主要采用的肥料為農家肥、果園綠肥以及非化學合成商品肥料。農家肥即將雞糞、人糞尿、牛羊糞便等加工制作之后,腐熟使用。果園綠肥則是采用本科草類的加工肥料,果園綠肥的特點在于一方面能夠改良土壤,另一方面還有利于生態平衡,此外,果園綠肥安全且清潔。非化學合成的商品非通常為微生物肥料、腐殖酸等。此外,還有一些允許限量使用的化學肥料,這其中包含尿素、磷酸二氫鉀等等,化學肥料應與有機肥料配合使用。
四、蘋果果樹病蟲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
在蘋果果樹栽培選苗中,應選用抗病品種或脫毒苗木。應注意苗種是否為健壯的無病蟲害苗木。此外,苗木應有抗病蟲的特點。栽培中,應注意對果樹的營養輸送,這種手段能夠加強果樹的抗病蟲性,并減少果樹打藥次數。
2.采用物理、農業防治法
物理、農業防治法的作用在于清理果園。其手段一般為樹干涂白、燈光殺蟲、色彩殺蟲、清除病蟲枝葉等。在果園的防護林選種中,應避免防護林苗種與果樹有共同害蟲。
3.采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當下,生物農藥、昆蟲生長調節劑中應用較多的為白僵菌、生物桿菌等。生物農藥能夠有效的防治多種害蟲,如鱗翅目、雙翅目的害蟲。利用生物桿菌合成的殺蟲劑,有高效安全、不污染環境且對天敵無害的特點。此外,還應配合植物源制劑來進行防治措施,植物源制劑能夠起到驅避害蟲、預防空氣污染等功效。
關鍵詞:果樹;栽培;病蟲害;防治
1 果園選址及果樹的選擇
1.1 果園選址
在進行果園選址時,要充分考慮水土及周邊環境有可能對果樹生長造成的影響。首先,透氣性好、土層深厚、保肥蓄水能力強的壤土和沙壤土是最適合果樹栽培的土壤。如果是在沙灘地上栽培,則地下水位起碼要在100cm以下;而在山丘的條件下,宜有50cm以上的土層深度。其次,土壤應富含有機質,酸堿度為微酸性至中性,pH值在5.5~6.7之間,此外,還要求土壤有25%左右的非毛管孔隙。最后,在地理位置方面,應盡量選擇靠近水源、朝陽、背風、遠離雹線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1.2 果樹的選擇
1.2.1 苗木品種選擇。應盡量少用那些外來引進的新品種,而選用當地原有或經引進表明比較適合當地水土環境的品種。
1.2.2 苗木質量選擇。首先,苗木要經森林病蟲害防疫部門檢驗,無檢疫性病蟲害方可選用;其次,要選用主根無傷、側根發達、苗干無傷、木質化程度高、芽包飽滿的苗木。具體來說,一般要求苗木高度為80~120cm,苗木粗度地徑在1cm以上;側根4條以上,分布均勻且每條長度要大于15cm,小側根較多;苗木在定干下80~40cm處須有8個以上健壯芽,這樣在定干后能發出好枝條,保證嫁接成活;要注意有無秋梢,應該選擇茸毛少、表面光滑且不帶秋梢的果樹苗,以提高抗寒越冬的能力;還應選擇那些皮色鮮艷的果樹苗,皺皮脫水或者失水干枯的苗木,即使栽植也難以成活[1]。
2 苗木的栽培
2.1 苗木處理
由于出圃后,在苗木包裝、運輸、臨時貯存的過程中,苗木的根系極易脫水從而影響其存活率,可以將苗木根系浸蘸保水劑、粘土以及水的混合泥漿。此外,為促進幼樹迅速生長,并縮短植苗后的緩苗時間,可將生根粉液加入到保水泥漿中。
2.2 土地修整與果樹栽植
在果樹栽植之前,需要對土地進行修整,一般要挖好直徑80~100cm的圓坑,在坑底壓表土與秸稈拌肥回填。糞肥每坑為50~100kg(熟糞)、過磷酸鈣1.0kg、黑礬0.1kg。此外,要注意有農藥殘留的土地上不能栽植果樹,在藥效期間栽植則要進行換土處理或者過藥期再栽植;春季栽植一般在4~5月中旬栽完,踩實并灌足水;秋季挖坑則要在9月以前做完,秋季栽植要在土壤封凍之前完成,踩實并灌足水。栽植后,定干一般在60~80cm或80~100cm。在植苗時,要注意將苗木的根系舒展開,回填土要踏實,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傷及根系。此外,在填土時,先將混有肥料的表土回填,這樣可以加快幼苗的生長,對幼樹新根的生長較為有利。
2.3 栽植密度控制
對于樹冠高大的果樹,一般采用3m×5m的株行距,也就是栽植株數控制為44株/667m2,可采用寬行窄株,即(2×8)m~(2×9)m和(2.5×6)m~(2.5×7)m;矮樹冠果樹則采用2m×4m株行距,栽植株數為83株/667m2,可采用(2×6)m~(2×8)m,也可以采用3m×2m的株行距,栽植株數為111株/667m2。
2.4 果樹苗的養護管理
為了給幼樹的生長發育創造適宜的條件,需要對幼林進行養護管理。合適的養護管理能有效促進幼樹生長,提高果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其主要措施包括培土、擴穴、扶正、澆水、防除雜草和整形修剪等。新栽植的幼樹由于根系不固定,抗風能力較差,在澆水或大風過后,易造成苗木倒伏、根部暴露或懸空等現象,使得水分流失。因此,要及時將苗木扶正,培土踩實,然后再覆一層薄土保濕。在雜草生長旺盛時,要及時進行除草松土,并將雜草覆蓋在植坑上,不僅可以減少水分蒸發,還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此外,還要注意防止牲畜與林果生產無關的人進入到果園中,特別要注意避免果樹遭受牲畜啃傷以及機械性損傷,以保證幼林的順利生長。
3 果樹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
3.1 加強果樹的栽培管理
果樹防治病蟲害最根本、最經濟的辦法就是采取合理的果樹栽培管理措施。通過加強果樹的栽培管理,能夠有效地控制對病蟲害侵襲,大大地提高了樹體的自身抵抗力。同時,合理的灌溉和施肥也是降低病蟲害,并增強果園的樹勢的有效措施。因此,要特別注意搞好果園衛生,平時要及時剪除病蟲樹梢,蟲果、病果一旦發現也要及時摘除,以減少病蟲害源頭。總體上,要結合害蟲的習性和特點,在其抵抗力較弱、暴露也比較明顯的時節對其進行防治,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
3.2 科學地使用農藥和殺蟲劑
目前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用藥單一情況下會促使多種病蟲害產生明顯的抗藥性,導致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因此,要注意科學地使用農藥和殺蟲劑[2]。
3.2.1 注意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要有一個交替性。之前沒有使用過或互抗性的藥劑,可相互交換使用能夠提高防治效果。以梨黑星病為例,在第1次可用退菌特進行殺滅,第2次則在早春噴石硫合劑,第3次就噴波爾多液。通過前期殺菌力強的退菌特以及后期保護性的波爾多液相互組合,可明顯增加防治效果。
3.2.2 農藥和殺蟲劑要混合使用。將性質相近的農藥以及殺蟲劑混合進行使用,能大大提高防治效果,還可以兼防多種病蟲。
3.2.3 在農藥中添加粘附劑和增效劑。粘附劑一般可以用中性洗衣粉,而增效劑則用增效磷、增效散等。
3.2.4 提高噴藥質量。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直接受到噴藥質量高低的影響,在噴藥時應確保葉片正反2面、樹冠內外上下以及樹干,都要細致地噴灑到,防止漏噴。
3.3 害蟲的生態防治
害蟲的天敵可分為捕食性和寄生性2大類,它們是與害蟲同時存在的蟲群,其中,捕食性主要有草蛉、瓢蟲、薊馬、小花蝽、食蚜蠅和寄生菌等。為了引導果樹蟲害的生態防治,在施用農藥時,也要對害蟲的捕食性天敵進行充分的保護。例如在果園中生草,這不僅可以有效地對果園的肥力、水分供應進行調節,還有利于害蟲天敵的繁衍和活動。更為重要的是,害蟲天敵在進行害蟲防治時,可躲避于草中以免觸藥被殺。
4 改善果實品質的措施
4.1 套袋
作為一種提高果實外觀質量和降低農藥殘留量的先進技術,套袋已經在全國很多地區有了廣泛的應用。例如:河北省已將其應用于蘋果、梨、桃和葡萄等果樹上;山東省也對蘋果等果樹進行了使用。套袋還具有防治病蟲鳥害、減少落果等作用。符合要求的紙袋應用全木漿紙做成,不僅耐水性強,還能夠耐日曬、不易變形、經風吹雨淋不破裂。紙袋需經藥劑處理,可防治特定的病蟲害。之前媒體上曾廣泛報道山東使用有毒紙袋的情況,給套袋技術增加了許多質疑和指責之聲。一定要注意,必須按照專家的指導,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紙袋套袋,切忌不能貪圖便宜而使用了質量低劣的有毒紙袋,害人害己[3]。
4.2 摘葉和轉果
在果實成熟前約20天左右,為增加果面對直射光的利用率和果實的著色度,可摘除貼住果實或其周圍2~3片樹葉。不過要注意,摘葉早雖著色好,但對果實增大不利,不僅影響產量,還會降低營養貯藏水平。此外,可在陽面著色后將果實陰面轉向陽光直射的一面,這樣就能使得果實陰面著色。
5 結論
在果樹的栽培過程中,要做到嚴格選址、選用優良樹苗、合理施用肥料、抵制病蟲災害,做好養護管理工作,切實解決果樹栽培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提高果樹種植的栽培技術,生產出綠色安全健康的果品來保證消費者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王廣江.果樹栽培技術及抗旱技術[J].北方園藝,2010(14)
2011年7月《城市建設》 合同號:6012735 業務員:莫蘭英
摘要:我國隨著農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以特色林果業為主的林業產業體系的發展,林果業已逐漸成為我區農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但是我區果樹栽培管理中卻存在不少問題,如:引種問題。有些地區由于急于發展果樹業,對一些引種品種缺乏引種實驗就開始大面積種植,給由于生物因子和氣候因子造成的破壞留下安全隱患;不科學施用化肥。過多施用硝態氮會造成果實的硝酸鹽含量升高,盲目施用含氯化肥極大的影響了果實的原有風味過多施用化肥破壞了土壤的微生物系統,易引起根部病害。還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減弱土壤的持水力,降低土壤抵御干旱的能力;大量施用殺蟲劑在消滅害蟲的同時也殺死了有益天敵昆蟲,有的果園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采收時仍然施用劇毒殺蟲劑,因此生產出的水果會出現“好看不好吃,好吃有危險”的食用等安全問題。
關鍵詞:果樹栽培技術措施 管理
1果樹主要栽培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1.1建園園址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建園園址的選擇決定果品是否受自然環境和周圍污染源的影響。園址的環境污染將會造成果品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及有毒物質的危害。因此,果園的選址要遠離一切污染源。污染源主要是指與果樹生長和果品發育息息相關的土壤、水質和空氣等的污染,主要是指以下幾種情況:農藥生產廠家、化肥廠、制釘廠、發電廠及造紙廠等等,這些工廠不僅會散發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氟化物等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排放出的廢液會嚴重污染地下水源,進而毒害果樹,使果品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在選擇園址時,既要考察果園周邊的自然環境,還要對果園的灌溉用水的水質進行質量觀察和測定。
1.2苗木品種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果樹栽培品種的選擇上,應選擇適應性強、早果豐產、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品種。栽培時選擇無病壯苗。如從外地引進的苗木,應嚴格執行產地檢疫制度,及時地剔除病苗,剪除病部,并用70%的甲基硫菌靈或10%的硫酸銅溶液消毒苗木,浸苗后再栽植。
1.3果實實行套袋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套袋將有效地保障果品的安全。對適于套袋的大果型品種,如蘋果、梨、桃、等,在疏花疏果后適時實行套袋,可以促進果實著色,增加果面的光潔度,減少果實表面的煤污斑塊、藥害斑塊,避免枝葉迎風擺動對果面造成的機械磨損傷害,使果面更加光潔鮮亮。
(1)套袋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入侵機會
多年來的生產實踐表明,套袋對在果面產卵的蛀果害蟲。如桃小食心蟲、卷葉蛾類、葉螨類、及玷污果實表面的木虱類、蝽象類,都有較好的隔離效果;對病害類,如輪紋病、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全年噴藥次數減少了三至五次,可以降低果品中農藥殘留量。測定表明:套袋后果實的殘留量僅為0.045毫克/公斤,而不套袋果實農藥殘留量為0.24毫克/公斤,兩者相比,農藥殘留量降低了6倍。
(2)套袋可以延長果實的貯藏期
內部水分是通過皮層及角質層裂縫向外散失的,角質層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通道。套袋后,果皮的發育環境穩定緩和,均勻一致,從而使果實表面的皮孔少而小,角質層分布均勻一致,果實不易失水變皺,同時套袋的袋料隔離了病蟲害的侵染,使貯藏期的病害也相應地減少,大大地提高了耐貯性。
(3)套袋可以提高果實內在品質和商品價值
套袋后可以防止灰塵、農藥污染果實表面,減少鳥類、蝽象、金龜子等害蟲叮咬果面,機械碰撞傷害果面,同時由于果實發育的局部小環境得到改善,還防止了裂果現象的發生。近幾年來的市場調查表明。套袋果品比不套袋果品市場價高出3倍左右。
1.4土肥管理方面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化肥的施用將導致果品重金屬含量超標及其他不良危害。施用過多的氮素化肥,在土壤中易產生有毒副作用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甚至還污染周圍水體,增加了果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降低果實品質,因此,在生產中禁止使用硝酸銨、硝酸磷肥等硝態氮肥。還有一些氮肥,如硫酸氨、氯化銨屬生理性酸性肥料,長期施用會導致土壤板結,即使是尿素以及磷酸二氫鉀和過磷酸鈣等,在生產綠色產品時,也僅僅允許限量使用,而且還應該與有機肥混合使用,最后一次施肥必須在采收前20天完成。
1.5病蟲草害的防治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農藥的使用將直接造成果品的安全危害。施農藥時,只有10%的藥液附著在樹體上,其余90%通過各種形式向周圍環境擴散,特別是一些性能穩定、殘效期長、分解后仍有毒副作用的農藥,進人人體后不易排出,在人體內濃縮積累,極大危害人體健康,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在果品生產過程中要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農藥。
2果樹種植技術對策
2.1選址
果樹種植要選擇在遠離污染源的地方建園。
2.2肥料施用種類
生產綠色安全果品主要使用的肥料,一類是農家肥、綠肥及未污染的餅肥。農家肥中廄肥、牛羊糞、雞糞、人糞尿、秸稈生物肥等需經腐熟施用;果園綠肥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三葉草、田菁等禾本科草類,是改良土壤、維持生態平衡、清潔又安全的肥料。另一類肥料是非化學合成的商品肥。如腐植酸、微生物肥料等。對允許限量使用的化學肥料,如尿素、硫酸鉀、磷酸二氫鉀,應與有機肥配合使用,有機氮與無機氮比為1:1;也可與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但最后1次追肥應在采果前30天。化肥中應禁用硝態氮肥。
2.3痛蟲防治
(1)選用抗病蟲品種及脫毒苗木。選用已經檢疫的無病蟲為害的健壯苗木,同時要求品種抗病蟲,增強樹體營養,提高抗病蟲性,保持樹體健壯,減少打藥次數。
(2)采用物理、農業防治法。如燈光、色彩殺蟲,樹干涂白,清除病蟲枝、葉、果,刮除翹皮,清理果園。防護林避免選用與果樹有共同病蟲害或可作為中間寄主的樹種。
(3)采用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昆蟲生長調節劑防治病蟲害。使應用較多的有核多體病毒、白僵菌、生物桿菌(Bt)等。新型高效生物農藥阿維菌素能有效防治螨類、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的害蟲。Bt殺蟲劑,由于成本低、高效安全、不傷天敵、不污染環境,可取代1605、敵百蟲、菊酯類農藥,還可與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農藥如滅幼脲3號、殺鈴脲交替使用,防治鱗翅目為主的害蟲。植物源藥劑有除蟲菊素、煙草水、魚藤根、大蒜、苦楝等。在害蟲捕捉器中使用昆蟲外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動植物源引誘劑。另外,植物源制劑如生物膜(高脂膜),噴灑后形成的分子膜層,雖不具殺蟲、殺菌作用,但可起到驅避害蟲、抑卵孵化,預防空氣污染、防治小型害蟲等功效。
(4)實施套袋栽培技術。果實套袋是生產綠色安全果品的重要措施。但果袋價格較貴,且套袋較費工。因此,大面積推廣尚有一定難度,今后應進一步研究開發高效、低成本套袋技術應用于生產。
(5)禁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對劇毒、高殘留的農藥應絕對禁用,如福美砷、賽力散、滴滴涕、六六六、殺蟲脒等。另外,各種遺傳工程微生物制劑(GEH)也應嚴格控制。
(6)加快果品安全質量與標準體系的建設。按照綠色果品的標準來生產。制定統一的果品食用安全衛生標準(強制),包括水果種類、主要品種、必檢農殘的種類、農殘限量、重金屬種類及限量、氟、氯和(亞)硝酸根的限量等。
1果樹栽培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主要影響因素
1.1果園園址選擇對果品安全的主要影響。園址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果品是否遭到被破壞的自然環境和周圍污染源的危害。環境污染后,生產的果品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及有毒物質的危害就會加劇。污染源主要是指與果樹生長和果品發育息息相關的土壤、水質和空氣等的污染,主要是指以下幾種情況:農藥生產廠家、化肥廠、制釘廠、發電廠及造紙廠等等,這些工廠不僅會散發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而且排放的廢液會嚴重污染地下水源,對果樹的危害較深。1.2實施土壤施肥技術對果品安全的主要影響。果樹施肥是一項主要管理技術,尤其是在對果樹施用化肥的過程中,將導致果品重金屬含量超標及其它相關的危害。施用氮素化肥過多,在果園的土壤中極易生成有毒副作用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嚴重時還污染果園周際的水體,果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激增,則果實的品質就會下降;除此之外,化肥中的硫酸銨、氯化銨均屬于生理性偏酸肥料,如若長期施用,果園土壤則會出現板結。1.3實施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農藥的大量使用將對果品的安全產生較大的危害。在對果樹施用農藥時,僅僅有10%的藥液附著在樹體上,其余的90%通過水、風等液體、氣體向果園內部及周圍環境擴散,尤其是穩定較好、殘效期較長、分解后其中的毒副作用仍然存在的農藥,當人食用果品后進入人體后就會殘存在人體內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易排出,在人體內不斷濃縮積累,進一步損害人體健康。1.4實施果實套袋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果品套袋技術是一項新型技術,果品進行套袋后,套袋將最大程度的保障果品的安全。尤其是對適于套袋的大果型品種,如寒富蘋果、錦豐梨、久保桃等,在進行系統的疏花疏果后適時實行套袋,可以促進果實全面著色,與此同時還會大幅度增加果面的光潔度,大幅度減少果實表面的煤污斑塊、藥害斑塊發生程度,另外,實施果品套袋還能在果實生長發育期間,避免因貼近果實枝葉迎風擺動對果面造成的機械損傷。
2增進果品安全的果樹栽培技術措施
1.1 果品業現狀 建國以來,我省果樹發展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發展的是蘋果、梨等;第二次是改革開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蘋果、梨、桃、紅棗、板栗等為主;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樹生產得到全面發展,面積、產量、產值急劇增長。
我省地處北緯38度線周圍,發展果樹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現有果樹樹種103個,主要栽培有蘋果、梨、紅棗、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種,以蘋果、梨、紅棗、板栗為主。河北鴨梨、雪花梨、京東板栗、滄州金絲小棗、贊皇大棗、阜平大棗、保定磨盤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黃驊冬棗等在市場上久負盛譽,馳名中外。我省生產的梨、蘋果、桃、板栗、紅棗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銷售較多,約占其總產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體是近2000個民營的一體化組織和數萬個個體商販。國內銷售以南方市場和城鎮市場為主,約占總銷量的75%。據調查,1998年我省為京、津市場提供果品3億公斤,約占其外調果品的40%。國外銷售以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為主,歐美及中東市場較少。
1.2 存在的主要問題 (1)果品質量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名牌精品較少,果品市場占有率不高。(2)樹種、品種結構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一是水果面積偏大,優種干果面積偏小;名特稀果品、時令果品、錯季果品等面積和產量相對不足;蘋果、梨、桃等主要樹種的早、中、晚熟品種比例與市場的需求不相適應。二是新品種的選育、引進力度不夠,適合市場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換代品種、特別是加工品種不足。(3)果品產業化程度較低,龍頭企業和組織較少,產業鏈的聯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靈通,組織程度較低;果品貯運設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較低,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果品市場體系不健全,有場無市和有市無場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4)部分果樹立地條件較差;農業特產稅返還果樹生產少,果樹經費嚴重不足;管理機制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急需健全和改進。總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狀況是總量不足,特別是干果和名特優新果品、時令果品、錯季果品不足,與局部大路果品相對性、結構性、低質性過剩同時存在。
2 果樹種植技術對策
2.1 選址 果樹種植要選擇在遠離污染源的地方建園。
2.2 肥料施用種類 生產綠色安全果品主要使用的肥料,一類是農家肥、綠肥及未污染的餅肥。農家肥中廄肥、牛羊糞、雞糞、人糞尿、秸稈生物肥等需經腐熟施用;果園綠肥如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三葉草、田菁等禾本科草類,是改良土壤、維持生態平衡、清潔又安全的肥料。另一類肥料是非化學合成的商品肥。如腐植酸、微生物肥料等。對允許限量使用的化學肥料,如尿素、硫酸鉀、磷酸二氫鉀,應與有機肥配合使用,有機氮與無機氮比為1:1;也可與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但最后1次追肥應在采果前30天。化肥中應禁用硝態氮肥。
2.3 痛蟲防治
2.3.1 選用抗病蟲品種及脫毒苗木 選用已經檢疫的無病蟲為害的健壯苗木,同時要求品種抗病蟲,增強樹體營養,提高抗病蟲性,保持樹體健壯,減少打藥次數。
2.3.2 采用物理、農業防治法 如燈光、色彩殺蟲,樹干涂白,清除病蟲枝、葉、果,刮除翹皮,清理果園。防護林避免選用與果樹有共同病蟲害或可作為中間寄主的樹種。
2.3.3 采用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昆蟲生長調節劑防治病蟲害 使應用較多的有核多體病毒、白僵菌、生物桿菌(Bt)等。新型高效生物農藥阿維菌素能有效防治螨類、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的害蟲。Bt殺蟲劑,由于成本低、高效安全、不傷天敵、不污染環境,可取代1605、敵百蟲、菊酯類農藥,還可與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農藥如滅幼脲3號、殺鈴脲交替使用,防治鱗翅目為主的害蟲。植物源藥劑有除蟲菊素、煙草水、魚藤根、大蒜、苦楝等。在害蟲捕捉器中使用昆蟲外激素,如信息素和其他動植物源引誘劑。另外,植物源制劑如生物膜(高脂膜),噴灑后形成的分子膜層,雖不具殺蟲、殺菌作用,但可起到驅避害蟲、抑卵孵化,預防空氣污染、防治小型害蟲等功效。
2.3.4 實施套袋栽培技術 果實套袋是生產綠色安全果品的重要措施。但果袋價格較貴,且套袋較費工。因此,大面積推廣尚有一定難度,今后應進一步研究開發高效、低成本套袋技術應用于生產。
2.3.5 禁用劇毒、高殘留農藥 對劇毒、高殘留的農藥應絕對禁用,如福美砷、賽力散、滴滴涕、六六六、殺蟲脒等。另外,各種遺傳工程微生物制劑(GEH)也應嚴格控制。
2.3.6 加快果品安全質量與標準體系的建設 按照綠色果品的標準來生產。制定統一的果品食用安全衛生標準(強制),包括水果種類、主要品種、必檢農殘的種類、農殘限量、重金屬種類及限量、氟、氯和(亞)硝酸根的限量等。
3 果樹栽培新思路
傳統果樹種植技術見效慢、產量低、管理難、品質差,而果樹“一邊倒”種植技術是以樹型為基礎的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樹型為主干型,向西或向南拉倒呈45度角傾斜,所有側枝呈平面型生長,整個樹體呈魚刺狀,整齊劃一,至簡至易。
果樹“一邊倒”技術適用于一切干性果樹,包括桃、杏、李、蘋果、櫻桃、柿子、梨等。采用密植、矮化、早產種植方式,露地種植株距1.2米,行距2.5米,畝種220棵;大棚種植株距0.75米,行距1.8米,畝種500棵。一般傳統大棚種植果樹密度大,光照不好,內膛極易光禿,果樹產量低、品質差、管理難,而大棚果樹“一邊倒”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以上難題。
大棚果樹與大棚蔬菜相比又具有很大的優點:
3.1 投入少 平時投資少,每年約為1200—1500元,是大棚菜的1/3-1/8;
3.2 用工少 是大棚菜的1/10-1/20。冬暖棚拉草苫3個月(拱棚也可不拉草苫),施肥3次,澆水5-7次,打藥4-5次,整枝2-3天,授粉10-30個小時;
3.3 產量高 畝產5000-10000斤,桃、杏、李、棗栽后12-15個月豐收,櫻桃、蘋果、梨、石榴栽后24-32個月豐收。
對于果樹栽培,首先應加強信息引導,強化綜合服務。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盡快實現國際、國內網絡聯通,及時、準確向生產和經營者提供各種有關信息;積極開展產前、產中、產后的綜合服務,努力提高果農組織化程度。其次,實施精品工程,爭創名牌產品,開拓國內外市場。再次,加強領導,加大組織協調和支持力度,建 立組織,明確分工,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關鍵詞】:蘋果;栽培管理;技術研究;初探
1【前言】
近年來,我國的果樹栽培業發展前景非常可觀[1]。但果樹栽培業對專業性的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個階段的栽培管理技術都對果樹的高產穩產以及優質有重大影響。因此,在蘋果樹的栽培管理中,應根據蘋果樹的生長習性,針對蘋果樹栽培管理中的品種選擇、整地、施肥、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的問題進行探討提高栽培管理技術的有效性。
2蘋果樹栽培技術分析
2.1果園建立和品種選擇
果樹質量對蘋果樹初期的栽培影響重大,要確保蘋果樹能夠良好生長,果農需要加強果園建設,并選擇品質優良的果苗,一般來說矮化蘋果樹和半矮化蘋果樹這兩種品種都是不錯的選擇[2]。蘋果樹培育生長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如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肥水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續性生產能力且基礎設施配套良好的地方更適合果樹栽培[3]。矮化蘋果樹具有樹體矮小、結 果早、便于管理、單位面積產量高等優點。為提升品果樹的產量,需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方式,除此之外果農應掌握市場需求和變化,同時要根據土壤特性選擇合適的果樹品種,做好果樹的嫁接工作。
要選擇好的、品質優良的果苗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好的果樹苗,其根系的須根和側根比較多,且分布比較均勻,而較高級別的苗木應該有3條以上的側根,且不能失水。在選擇果樹苗時也要兼顧發芽情況,一定要選擇有三到四個比較成熟的飽滿芽的樹苗,同時要考慮是否有病蟲害,應進行檢疫來驗證。
2.2整地
一般來說,蘋果樹的適應能力相對于其他果樹品種還是比較占優勢的,對土壤的條件沒那么苛刻。但前期的土地整理可為高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整地的時間一般選在秋季比較適宜,一般采取大穴中培肥的方法,植穴規格一般在1m×1m,每個栽植坑施羊農家肥15kg左右、復合肥500g。再在坑上鋪設一層表土,以隔開混合物,這樣可以避免幼苗根部被燒傷。另外,可以在種植坑底部施加一層碎麥草秸稈,這個辦法可以改善土壤特性,調節土壤酸堿平衡度。
2.3栽植密度
矮化蘋果樹樹冠的體積相較于普通果樹樹冠體積來說較小,但是單朱產量要低于普通蘋果樹。因此,合理的密植對矮化蘋果樹的產量有重大影響。一般情況下,在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和肥水條件優越的地方栽植密度可以小些,平均600~900株/hm2為宜。
2.4栽植方式和技術
常見的果樹栽植方式有三角形栽植、正方形栽植和長方形栽植等。對于有良好灌溉條件的地方而言,在冬灌溉之前挖好栽植坑,施加土、肥后進行灌溉將其封凍是比較好的栽植方法。另外在挖栽植坑時應注意新土和熟土的使用方法。在栽植過程中幼苗根部不能埋的太深,大約低于地面2~3cm左右為宜。將果苗根部放土提抖之后要將土踩實,然后灌水之后再在上面覆蓋一層虛土,以提高果苗移植存活率。
2.5水肥管理
蘋果樹栽培過程中一旦水肥供應量達不到植株的營養要求,則會加強果樹的衰落,因此除了要在栽植初期施肥外還要注意及時追肥。在花期前要追肥,因為此時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追加肥料可以加快植株發芽,使花期整齊。而在落花后該時間段內速效氮肥會急劇缺乏,因此要及時追肥,促進新稍生長,充分進行光合作用,防止落花落果。在果實快速生長期要施以適量的氮磷肥,促成養分的積累。在果實生長后期主要是要追加氮、磷、鉀,以提高果實產量,改善果品品質。注意在水肥管理中除了追加肥料還要結合施有機肥和灌水。在花期前大水澆足,果實生長期要定時澆水,冬季灌溉封凍,以提高抗旱越冬能力。
3優質蘋果樹管理技術
3.1合理修整枝干
目前大多數蘋果樹的樹形主要采用小冠樹形。一般來說,蘋果樹樹形選擇要根據栽植密度來確定。如果要進行長萬形栽植,株距在4米左右的可以選擇小冠疏層樹形;如果株距大于4米,則適合用大冠疏層樹形;株距在3米左右,可以選用自由紡錘形;株距在2米左右適合用細長紡錘形;株距小于等于2米時圓柱形或者各種扇形是比較好的選擇。
3.2改善肥力
以施用農家肥為主,化肥可作為輔助肥料。這樣既可以減少成本,又能保護生態環境同時符合當下綠色農業的要求。在改善土壤肥力的同時要注意做好抗旱措施,在果樹生長期,土壤的最佳含水量是70%,因此灌溉要少量多次。
3.3授粉管理
果樹授粉通常以蜜蜂授粉為主,人工授粉為輔。授粉期間不能噴農藥,然后再選擇一些優質品種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是生產優質蘋果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人工授粉時要注意,應從樹冠上下、內外逐枝授粉把花粉蘸到柱頭上。倘若花期遇有降雨時,則要冒雨突擊搶授,授粉量要比常年增加30%左右。
3.4病蟲害防治
蘋果樹主要有腐爛病、蘋果枝干輪紋病、金紋細蛾、葉螨等病害。蘋果樹腐爛病和枝干輪紋病主要在初冬或早春出現,治療方法是刮除病斑或病瘤后抹藥。在刮除腐爛病時特備要注意的是,刮病斑的寬度應比原病斑寬出1厘米左右,深達木質部,將病皮徹底消除;刮治前后所用工具要消毒,刮的病皮帶出果園燒毀;病斑刮除后要用腐必清涂抹消毒,以防止病害再生。蚜蟲、介殼蟲、山楂葉螨等多種病蟲害開始發生危害。防治這些病蟲害可選用阿維菌素、吡蟲啉、啶蟲脒、氟氯氰菊酯、殺滅菊酯等;防治葉螨可選用噠螨酮、噻螨酮等,按照推薦用量,混配后全園噴霧。
4結束語
蘋果樹的優質高產栽培涉及到多個方面,因此除了前期的育苗、整地、移植還要注重中期的修剪、授粉。而果樹施肥和灌溉則貫穿整個果樹栽培的全程。要實現蘋果樹高產、穩產的關鍵除了要采取先進的栽培技術,選擇合適的幼苗之外,做好授粉管理、水肥管理、修剪管理以及預防凍害工作,也是提升蘋果樹的產量和質量不可忽視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新B.關于果樹栽培技術的探討與分析[J].南方農業,2016,06:80+82.
[2]商子明.蘋果樹栽培與凍害預防技術[J].農業工程,2015,02:93-94.
關鍵詞:栽培管理;意義;措施;技術要點
正是基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農林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結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果樹栽培種植管理項目運行過程中,相關部門要結合農業發展的相關要求,提高農林業的管理力度和控制機制,建構系統化的運行維度,升級種植技術和栽培管理措施,進一步落實其科學性以及權威性,實現整體管理維度的綜合性優化。
一、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分析
1.優化提升果樹選址栽培管理機制
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過程中,管理人員要結合實際需求和現場地質條件,建立健全系統化控制措施,確保栽培環境能得到有效處理,整體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符合一般標準。要想有效落實規范化種植項目,就要結合實際需求,強化果樹的栽培環境要素。果樹栽培地區一定要選擇距離污染環境較遠的地方,減少果樹受到污染水的影響,從而有效避免果樹成活率降低的問題。基于此,果樹栽培管理人員在實際選址操作過程中,要對區域內的水質和土壤進行多元化分析和集中考量,并且升級栽培機制的有效落實,實現整體管理效果的升級。
2.優化提升苗木選擇栽培管理機制
對于果樹品種的管理,要結合實際管理需求進行集中控制,積極落實有效的栽培機制,確保因地制宜的有效升級,由于種植區域要保證光照強度以及雨水充足,這就需要栽種喜陽且需水量較大的種子,在選中項目進行過程中,要結合實際需求和管理模型,系統化的升級控制維度,并且對氣候條件以及土壤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只有保證管理效果的有效落實,才能提高管理維度和管控效果。另外,種植人員在對苗木進行綜合控制管理過程中,不僅僅要對其綜合價值進行統籌分析,也要對果樹后期生長條件以及產量和質量處理效果進行分析和信息整合。
3.優化提升果實套袋栽培管理機制
在果實套袋處理過程中,要從其管理目標出發,保護沒有生長成熟的果實,從而減少病蟲害對于果樹的影響。由于果樹生長期間會遭遇大風天氣和大雨天氣,就需要種植項目管理人員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集中處理和綜合控制,確保處理效果的最優化,并且升級處理效果和運行維度,升級樹木處理效果的同時。利用相應措施減少刮擦問題,從根本上提高果樹產果的優質率。
二、果樹栽培種植技術
1.果樹栽培種植技術之果樹選址
在選址項目開展過程中,要結合實際管理要求進行集中控制,升級管理系統的有效性,選址操作要結合地區的地質特征,保證種植基地符合標準,提高水源的處理效果。因正是基于此,在際管理機制建立過程中,要保證果園選址遠離一切污染源。其中,要對污染源進行集中界定,確保主要管理參數和控制維度符合標準,果樹生長和果品發育息息相關。
2.果樹栽培種植技術之果實套袋
在管理機制建立后,要結合市場需求,對果品質量進行綜合防護和處理,并且要積極踐行更加有效的系統化處理機制,因此,要對套袋操作提高重視程度,從根本上保障果品的安全價值和整體水平。對適于套袋的大果型品種,種植管理人員要進行及時性的套袋,不僅僅能有效促進果實著色,也能有效增加果面的光潔度。在套袋處理后,能有效減少果實表面的煤污斑塊和藥害斑塊,提高果面的光潔的,升級種植效果,也為整體管理效果和管控措施優化提供堅實基礎。另外,在實際種植項目中,利用套袋處理,能有效減少病蟲害的入侵,套袋操作能對果面害蟲進行有效處理和控制。其中,主要是對桃小食心蟲、葉螨類、木虱類、蝽象類昆蟲進行有效防護。對輪紋病、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進行系統化處理,也能提高整體預防效果,一般而言,套袋前要進行3次到5次噴藥處理,降低果品農藥殘留量。例如,套袋后果實的殘留量中,每公斤為0.045mg,若是不套袋,則果實農藥殘留量會達到每公斤0.24mg。
3.果樹栽培種植技術之土肥管理
在實際管理機制建立過程中,相關種植人員要結合實際需求進行系統化分析,確保控制措施和種植效果的最優化,從根本上提高果樹栽培種植技術的應用情況,并且保證整體肥料使用效果符合預期標準。其中,若是要生產綠色安全果品,在選擇肥料方面,要結合實際需求和控制要求,積極踐行更加系統化的處理機制,對肥料的選擇也有較為明確的標注。第一,主要是農家肥以及綠肥,肥料來源于農家肥,或者是利用廄肥、牛羊糞以及雞糞等,能有效提升整體肥料的使用效果,升級管理措施的實效性,為種植效果的優化奠定堅實基礎。另外,果園綠肥中小冠花、三葉草以及田菁等禾本科草類也能有效改良土壤,優化生態平衡項目的控制機制和管理措施,保證清潔安全的肥料施加效果。第二,非化學合成的商品肥。目前,較為常見的就是腐植酸和微生物肥料,種植人員要對其進行綜合分析和集中處理,并且保證處理效果符合預期,主要包括尿素、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種植人員要將其和有機肥混合應用,其中氮元素比例為1:1。亦或是和微生物肥進行綜合配合,提高管理效果和管理要求的實效性,保證最后1次追肥時間的控制效果,約為30天前。
總而言之,在果樹栽培種植項目中,要結合管理機制和控制措施,提高選址項目的有效性,并且提升控制效果的有效性。對于農藥殘留問題以及重金屬超標處理問題要進行統籌分析和集中處理,對種植培育項目的處理效果進行統籌控制,進一步優化果品生產效果和種植穩定性,從而優化果品效果,也為果樹栽培種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現產業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愛霞.北方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J].吉林農業,2016,29(21):103-104.
關鍵詞:果樹;栽培;管理措施;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1031
隨著我國林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林果業已經成為了我國林業的關鍵性產業,果樹栽培管理技術受到果農的重視,我國也大量地投入資金進行果樹資源的開發和種植技術的研究,從而使我國果農業實現高速的發展。
1 果樹栽培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因素
1.1 果樹園址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進行果樹栽培和管理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果樹園的選址問題,在果園選址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針對果樹種植,而且還應該遵循一些客觀的原則。由于果樹的生長環境和生產條件都比較特殊,因此,在果園選址的過程中要防止一些污染源的靠近,并且防止在果園的附近開設工廠等。不論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確保果樹在清潔的環境下生長,如果果樹的生長受到的污染源的影響,就會導致果實中產生毒素,如果人們食用了這類果實,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在進行果園地址選址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勘察,分析在果園的附近是否有發電廠、造紙廠等,這些都會對土壤和水資源產生污染。
1.2 苗木品種的選擇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進行果樹栽培的過程中,果樹品種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好苗木的選擇工作。在進行苗木選擇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選擇那些質量好的苗木,可以選擇一些抗旱、抗逆性的苗木進行栽培,而且在進行苗木選擇的過程中,還可以選擇無病害的苗木,從而才能確保果品的安全。
1.3 果實套袋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套袋對果品的安全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果樹的栽培技術實現了高速的發展,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在果樹栽種的過程中,套袋非常關鍵。由于果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如果果皮受到損壞后,就會導致果實發生破壞。因此,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在果實的外部套上一層外套,從而可以防止果實的表面發生損壞,而且還能確保果實的顏色比較有光澤。在很多時候,果實在風力的作用下很容易發生刮傷的問題,如果在果實外面套袋就可以有效防止這類問題的產生。
1.4 土肥管理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在果園中,施肥中一定要按照規定執行,不能隨便采用化肥,否則就會導致嚴重的污染問題,還會對果園周圍的水體產生嚴重的影響。近年來,很多肥料都會導致果品的污染,在對果品進行檢測中,發現果品中有大量的金屬元素,在果實成長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氮肥,就會導致土壤中含有超標的亞硝酸鹽,導致果實毒副作用的嚴重。所以,在進行化肥選擇的過程中,要合理選擇化肥,對化肥中的元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使用化肥,如果化肥使用過多,就會導致土壤中的金屬元素超標,對人體和水體都會產生嚴重的危害。因此,為了減少各類危害的產生,要對化肥的使用進行合理的控制。
1.5 病蟲草害防治對果品安全的影響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農藥的過度使用會導致很多不良后果的產生。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10%的農藥會附著在果實上,而且其附著能力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農藥的毒性比較大。如果農藥進入到人體后,就會在人體內產生積累,農藥長時間在人體中聚集,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為了確保人在食用果實中的安全性,應該在果品生產的環節中禁止使用高毒性的農藥。
2 果樹栽培的特點
2.1 不同種類的果樹生長習性差異很大
果樹與一年生糧油作物差別非常大,果樹一般都是多年生喬木和小喬木構成,如核桃和板栗都是喬木,柑橘是大型的喬木,由于不同類型的果樹在生物學特性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其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同,其生產和發育特點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同,如南方的果樹適合在高溫多濕的氣候下生長,北方的果樹適合在寒冷干燥的氣候下生長,所以果樹栽培的難度比農作物要高。
2.2 栽培周期長
果樹是木本的植物,其栽植當年不能結果,一般在3~5a才能結果,在5~8a才能進入到盛果期,有的果樹盛果期長達數十年。相比而言,桃樹的壽命比較短,但是核桃和板栗的壽命非常長,在進行果樹栽培的過程中,要促進其結果期,所以,要采用一系列的栽培技術從而實現果樹早日進入盛果期。
2.3 生長發育具有生命和年生長2個周期
生命周期指的是種子植物發育的過程中經歷萌芽、生長和結實等,實生果樹的生命周期分成幼年、生長和衰老等。
3 果樹高產栽培管理措施
要不斷地完善果樹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采用先進的技術,并且還應該對果樹的高產栽培進行管理,從而提高果樹的質量,對果實的生產進行嚴格把關,對各類影響果品質量的外在和內在的因素進行控制。果樹高產栽培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選擇合適的果樹栽培位置
在進行果樹栽培的過程中,栽培的環境對果實的質量產生關鍵的影響,合理的栽培位置的選擇是培養優質果實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工業園區的數量和規模都在擴大,這就導致了工廠周圍的水質比較差,而且周圍的種植環境非常的惡劣,果樹栽培的發展受到各類限制。為了提高果樹栽培的安全性,培育各類綠色果實,果農在選擇果樹栽培位置中,應該充分分析土壤的質量,選擇在土壤肥沃并且蓄水能力強的地段進行果樹的種植,防止在水源不充足的地方進行果樹的種植。而且,還應該確定果樹種植的環境中有優質的水源,防止果樹種植周圍的水源發生各類污染的問題。在果樹栽培位置的選擇中,應該遠離污染源,應該遠離工廠和出現污染的河流。相關的部門還應該對果園周圍的空氣質量進行定期的監測,防止大氣污染的產生,要對土壤和水質進行定期的監測,對果樹的生長指標進行密切的分析。
3.2 慎重選擇肥料
果品種植的最終目的在于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和無公害的產品,所以,在果樹施肥的環節中,應該采用綠色和無公害的化肥。在果園種植中,盡量選擇農家肥的方式,在確保果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具有充足的養料作為支撐的基礎上,還能確保綠色果實的生產。在進行肥料的選擇過程中,可以采用化學肥料的方式,如尿素和硫酸鉀等,在果品的采摘過程中,每個月可以采用追肥的方式,在果樹種植的后期可以強化果樹的催肥工作。
3.3 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施肥
果樹要想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大量的肥料,在施肥過程中,應該按照相關的流程進行。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恰當地使用有機化肥,防止食用一些沒有進行加工過的肥料。農戶在施肥的過程中,應該在對果樹需要的化肥種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施肥。而且化肥使用的時間也應該進行合理的規劃。一般是在秋季進行施肥,而且施肥的方式比較多,但是果樹一般采用的是葉面噴施和溝施的方式,從而果實可以充分的吸收化肥,提高果實的產量。
3.4 病x害的防治
要確保果樹健康的成長,就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果農應該選擇抗蟲害較好的品種,并且選擇無毒的品種,在果樹的種植前,果農應該對果樹進行檢疫工作,從而確保果樹的安全和健康。為了防止各類病蟲害帶來的問題,果農應該提前做好病蟲害的防御工作,在種植的過程中應該著力的栽培一些沒有病蟲害的苗木,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果農也可以采用物理手段的方式防止各類病蟲害問題的產生,可以采用燈光照明或者色彩的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可以采用涂白粉的方式防治病蟲害。果農還可以采用生物農藥的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從而起到無毒害的效果。在對不同的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藥物,從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并且防止病蟲害防治中產生污染的問題。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套袋的技術,這項技術在顆粒較大的果實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可以確保果實的色澤,并且延長果實的保質期。
4 高產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4.1 矮化密植技術
在果樹栽培的過程中,最常見的技術就是矮化密植技術,這項技術在矮生品種中非常的常見,并且采用一定的種植技術,使果樹體積比較矮小,并且果樹與果樹之間的間隙也會比較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樹種植的密度,并且消耗比較少,果樹的產量可以得到提升。矮化密植技術的使用可以使果樹產果更早,并且結合了光合作用的原理,相關人員也完善了果樹冠的處理。
4.2 良種化技術的應用
良種化技術的運用結合了果樹的生長環境,是一類新型的栽培技術,可以使果樹更加適應周圍的環境,防止果樹發病,使果樹的產量上升,從而實現果農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4.3 無毒苗木技術的采用
我國很多果樹在生長的階段都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導致苗木不能正常的生長。無毒苗木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的產生,從而可以防止病蟲害的生長。通過多年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已經建成了蘋果、草莓等果樹脫毒果園,實現果樹栽培技術的現代化。
4.4 機械自動化生產
在新的歷史時期,果園的發展逐漸朝著機械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很多地方都實現了果園的機械化生產,在農藥的噴灑和果樹種植過程中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
4.5 套袋技術要點
套袋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果的質量,但是,在進行套袋技術管理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局限性,由于套袋的成本比較高,而且在操作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在推廣的過程中也存在局限性,而且很多果農還不能充分地掌握套袋的技術,在進行各項操作的過程中會出現操作失誤的問題。所以,相關的人員要對套袋技術進行大力的宣傳,從而進行套袋技術的引導。
5 結語
果樹的栽培于管理措施對幼苗的發育和果實的生長起到關鍵的作用,隨著我國林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很多先進的技術都被采用到果樹的栽培中,但是在先進技術采用的過程中,還是要通過對果園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從而對苗木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從而才能確保果園的增產。
參考文獻
[1]曼尼汗?阿不都拉.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要點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6(06):215.
[2]喬艷云.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要點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06):151.
關鍵詞:果樹栽培;管理措施;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9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水果的需求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在持續增長,因而對果樹采取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和采用合理的種植技術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高質、優產、無公害成為果樹栽培種植研究和生產的追求目標。為了能夠有效保證水果的種植生產,實現果樹栽培管理和種植的最優化,必須充分對果樹栽培的管理要素進行分析,提高果樹種植技術。
1 果樹栽培管理措施要素分析
1.1 果樹栽培環境
果樹的栽培環境選擇不同于其他行業,果樹對于其生長環境和生長條件都有著一定的規范和要求。果樹的栽培環境要遠離污染源和產生污染源的工廠,如果果樹在栽培和生長的過程中遭遇到污染源的話,對于果樹會產生“毀滅性”的作用。因此,必須要保證果樹栽培的土壤狀況、水質條件、空氣狀況等,注意遠離像發電站、造紙廠、化工廠等工業污染源。
1.2 果樹品種選擇
果樹的品種對未來果樹的生長發育和結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一旦選擇不當,將會大大影響水果的產量和質量,甚至于果樹出現枯萎。因此,對于果樹的品種最好選擇一些較好的果樹品種進行栽培,而且在對果樹品種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栽培區域的栽培條件和氣候狀況,合理選擇果樹品種進行栽培。
1.3 果樹套袋措施
果樹的套袋措施其實就是在果樹的果實還未完全生長時提前進行套袋,起到保護水果的作用。比如說碰到刮風下雨的時候,造成樹枝的搖擺而刮傷果皮,通過對水果套袋能夠有效減少對水果的果皮磨損,保障水果顏色的新鮮度。
1.4 果樹肥力管理
果樹所吸收的營養對于果實的生長發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果樹的營養都來自于根系的土壤,由于土壤的營養分布不均衡,必要通過對果樹施肥。但是,在給果樹的施肥過程中,要注意施肥的營養元素搭配,避免過量的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污染,結合果樹栽培區域的狀況,合理選擇施肥方案,盡量使用天然綠色化肥。
1.5 果樹病蟲害防治
果樹的病蟲害嚴重影響果樹的生長和水果的質量,在果樹的栽培管理中,必須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當前對病蟲害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使用農藥,但是使用農藥的過程中大部分都被附在果實中,一旦被人食用長期積累的話就會威脅到人體的健康,必須要嚴禁使用高毒性、高殘留性的農藥。
2 果樹種植技術的要點
2.1 果樹套袋技術要點
在果樹種植技術中,果樹的套袋技術是一種常用的果樹種植技術,對于提高水果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施果樹套袋技術中,還需要注意以下要點。果樹的套袋價格相對要昂貴,而果樹的果實較多,這樣操作起來會非常費時費力。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果農掌握的套袋技術并不完善,操作存在漏洞,很難在大面積的果樹種植中進行推廣。在具體的套袋過程中,要注意加大套袋技術宣傳力度,加強對果樹套袋的技術指導。
2.2 果樹施肥技術要點
人們對于水果的質量更加追求綠色健康,因此,要注意果樹的施肥技術要求和管理。傳統的氮素化肥對于水果的質量會有長遠的影響,有必要通過施用農家肥、綠肥等作為果樹種植肥料,像禽畜的糞便、稻田的秸稈等,為果樹的生長和果實的成熟提供充足的營養補充。隨著科技的發展,綠色肥料的施用范圍更大,通過和有機肥料的結合施用,豐富和提高果樹肥料的營養元素,但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搭配的比例。
2.3 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
在果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做好果樹的病蟲害防治預防工作,選擇質量較高、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果樹樹種,提高果樹對病蟲害防治的抵御能力;要做好果樹的農藥控制工作,采用最近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成果,像通過燈光、色彩、利用涂白石灰粉、剪刀修理等方式對果樹進行防治,對于出現病蟲害的果苗或者果樹要及時進行清理,以防病蟲害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3 結 語
果樹栽培種植作為當前推進新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推進果樹栽培種植的發展,必須要從果樹的栽培環境和種植技術出發,注意果樹種植技術要點,結合果樹栽培和種植的環境特點,堅持走綠色健康的果樹種植道路,實現林果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